广州市花都自来水有限公司成立于1986年10 月,原为花都区国有独资企业,2016年4月成建制划转至广州水投集团,现为集团下属二级企业。公司下辖水厂5 间、加压站8间,子企业10家,负责花都区约970平方公里的供水工作,总产能约70万立方米/日,管网长度约3400公里,服务人口近200万人。 2024年,公司圆满完成花都国有供水企业整合,基本实现全区供水“一张网”,并从源、厂、网、端四个环节全面发力,持续推进供水服务水平提升和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4年8月,总投资23亿元的北江引水工程水源项目整体投产。花都区形成北江、流溪河、西江“三源并举”的水源格局,总取水量可达121万立方米/日,从根本上解决了花都区水源单一、总水量不足、水质性缺水的“三重”困境。 2024年12月,花都水厂首期48万立方米/日全面投产,区内缺水缺压区域供水压力普遍增加0.03~0.09Mpa,极大提高了用户用水幸福感,实现了从“放心水”到“优质水”的转变,为花都区实现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供水保障。 花都水厂投产后,公司全力打造“三横六纵”管网布局,推进散水管网建设、改造和提升工作,探索利用国家政策性融资工具解决老旧管网更新改造资金难题,确保优质北江水“引得进来”“散得出去”,最大限度地惠及民生。 为提升居民终端用水体验,公司大力推广“建管服”供水新模式,积极利用自身市政施工二级资质,以不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投入二次供水设施建设服务和机场安置区、老旧小区微改造等惠民项目。目前已为15个项目提供建设服务,惠及约2.07万户,近8.3万人口。 2024年,公司供水服务满意度达到94.26%,同比提升2.91%,花都供水工作被列入广州市全过程人民民主典型案例。 同时,公司以全面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助力企业提质增效。优化组织架构体系,职能部室从16个精简为9个,构建集约化生产管控体系,累计节省人工成本超1000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同比提升11%;实施干部竞聘改革,畅通“能上能下”机制;持续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实施员工持证上岗和师带徒人才培养制度,试行轮岗机制;推进工资总额承包制和计件工资制,打破薪酬分配的“大锅饭”现象,营造“多劳多得、不劳不得”的劳动氛围,员工工作效率显著提升,企业面貌焕然一新。 以科技创新推动运营效能提升。公司大力推进协同创新平台、智慧化调度平台及远程控制系统建设,实现智慧化管理升级;深化技术研究,与中国科学院王中林院士团队合作,推动自驱动智能水表等科技项目技术开发;初步实现Deepseek本地化部署,加快推进供水管理、服务走进人工智能新时代。 近年来,公司先后获评“广东省诚信企业”“AAA级信用企业”称号;入选“粤港澳大湾区国有企业社会价值蓝皮书(2024)”十佳案例,首次在中国企业社会责任领域最专业、最具影响力的沟通交流平台斩获2024年“责任鲸牛奖·责任新秀奖”;《以“1+6+9”党建工作激发传统水企“新动能”,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获2024年国企改革创新成果(案例)一等奖;花都水厂“基于工艺创新的水资源循环利用研究”项目获得国企管理智库理事会及《国企管理》杂志主办的2024(第十届)国企管理创新年度成果一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