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HD00-60-2010-000207 分类: 财政、金融、审计
发布机构: 花都区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2010-04-17
名称: 广州市花都区2009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0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文号: 发布日期: 2010-04-17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广州市花都区2009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0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发布日期:2010-04-17  浏览次数:-

  一、2009年预算执行情况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花都财政发展较为困难、压力挑战较大的一年,也是沉着应对危机、科学谋划、积极作为,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一年来,我区财政部门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上级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努力克服金融危机影响进一步加深的不利因素,坚决执行区“保增长、促发展,保民生、促和谐,保建设、促提升”的方针,立足财政实际,以“十个务必”为总要求,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狠抓增收节支,扩大公共投资,着力保障民生,深化体制改革,提高支出绩效,严格依法理财,做到“集中财力办大事,运筹财力办好事,调控财力办实事”,2009年全区财政运行情况良好,财政工作取得较好成绩,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一)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情况。

 

  2009年,我区克服金融危机冲击和经济财政的严峻形势,财政收入在危机中“弯道超越”,实现较快增长。全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逆势上扬,节节攀升,达377,737万元,比2008年增收67,815万元,增长21.88%,增幅列全市各区第一,总量居全市第三,为区人大十四届四次会议通过的年度收入任务299,115万元的126.28%,超额完成全年任务。

 

  由于财政收入情况好于预期,11月份已完成2009年区第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财政收入预算计划。为此,区政府提请区人大常委会调整2009年花都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经区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2009年花都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年初计划299,115万元调整为373,390万元,比年初预算增加74,275万元。汽车城和空港委两大经济园区呈现良好的增长势头,带动区级收入增长。狮岭镇、新华街和花东镇按时间进度全额完成收入任务。

  (二)财政一般预算支出情况。

 

  2009年,在财政支出的安排和使用上,我区严格执行区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财政预算,财政资金主要用于法定支出、民生和发展,市“惠民66条及其17条补充意见”和区“支农惠农24条”措施,扩大“农村免费治小病”试点范围,着力推进民生福祉,教育、社会保障、治污、体育场馆等的投入同比出现大幅增长,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全区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完成434,371万元(包括上级追加的项目资金),比2008年增加85,308万元,增长24.44%。

 

  1、基本公共管理与服务全年支出95,524万元,同比增加9,289万元,增长10.77%。支出主要用于部门预算的项目,如全区行事单位的住房公积金,另外兑现白云机场税收分成1,598万元,偿还历年行事单位拖欠工程款及解决遗留问题4,730万元是主要因素。我区加大维持社会稳定的治理力度,专门出台了《花都区信访维稳应急保障经费使用审批制度》,每年专项拨付400万元用于信访维稳,而2009年用于维稳专项经费达到500万元。

 

  2、 教育全年支出76,465万元,同比增加10,900万元,增长16.62%。支出主要用于完善教育保障机制,为免费义务教育补助资金实行专户管理,建立农村免费义务教育经费保障长效机制,扩大义务教育受益范围,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改善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让城镇家庭子女享受免费义务教育,推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支持发展职业教育,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保障公民享有平等教育权利。落实教师“两相当”政策,确保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兑现全区教师绩效工资约5,632万元。

 

  3、 医疗卫生全年支出22,787万元,同比增加7,389万元,增长47.99%。支出主要用于推进新农合医疗和农民免费治小病工作,改善医疗卫生设施,加强医疗保障,重视疾病预防,妇幼保健经费供给,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安排农民免费治小病试点工作经费677万元,改造村卫生站建设经费206万元,实行镇村一体化管理,完善基层卫生服务体系,有效解决我区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状况。

 

  4、公共安全全年支出44,514万元,同比增加9,219万元,增长26.12%。增长的支出主要用于看守所、戒毒所的建设和视频监控项目。公共安全是我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视频监控、交通违章拍摄等现代科技的应用,派出所建设、公检法项目装备的完善,我区的治安得到了较好改善。

 

  5、社会保障和就业全年支出30,324万元,同比增加3,780万元,增长14.24%。经济的发展要与全体居民一同分享,随着财政收入的增加,我区用于农民职业培训、企业离退休人员、退役士兵安置和被征地农民社保等项目的支出不断增长,分类救济经费支出和残疾人康复经费支出等同比都有所增加。

 

  6、文化体育与传媒全年支出11,835万元,同比增加7,359万元,增长164.41%。增支主要用亚运场馆建设,随着亚运场馆工程进度的推进,已及时拨付用于建设的财政资金11,617万元。

 

  7、城乡社区事务全年支出52,413万元,同比增加19,875万元,增长61.08%。其中较大的支出项目包括:市政基础设施资金15,000万元,各镇城乡建设支出29,800万元,中心镇兑现政策3,152万元,区政府配套设施手续用地款807万元,巴江水厂扩建项目100万元,农村危房改造经费1,000万,联邦快递及配套工程征地项目资金1,000万。

 

  8、工商等事务全年支出41,198万元,同比增加3,421万元,增长9.06%。其中较大的支出项目包括:东风日产企业扶持资金25,000万元,中小企业发展专用资金(含区技术进步财政配套资金)2,000万,关闭人民砖厂安置人员费用620万,炭步镇退二进三项目建设工程款(第二期)500万元。

 

  (三)基金收支主要情况。

 

  我区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将基金定向安排指定项目,在规定的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内使用,在预算上单独编列,自求平衡,结余结转下年继续使用。2009年土地出让金市返还90,206万元,上年结余46,407万元,收入合计136,613万元,已拨付资金115,723万元,主要用于新赤公路建设、107国道西项目,旧城区改造、东风大桥建设,以及汽车城、空港委的扶持项目。水利建设基金市返还9,643万元,上年结余26,753万元,收入合计36,396万元,已拨付资金16,976万元,主要用于花都区赤坭镇白泥河防汛公路、天马河整治、老山水河一期整治工程和狮岭镇大布河整治工程。

 

  二、2010年预算草案

 

  (一)财政收支形势总体分析。

 

  从2009年全区预算执行情况来看,财政收支整体运行平稳。2010年,我区总体经济形势将继续企稳向好,积极的因素不断增多。但从另一方面看,经济回升的基础仍需进一步巩固,金融危机带来的地区贸易保护主义仍有所加剧,外需增幅放缓;企业经营环境的改善和盈利水平的提高仍不理想,投资、消费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仍有赖于政府政策的带动,制约内需扩大的因素仍然较多,要保持稳定的回升势头还面临较多困难。

 

  财政收入方面。经济的继续企稳向好,有利于带动财税收入的稳步增长。但是,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外需不足、工业生产回升较慢、民间投资增长乏力等问题依然存在,相关主体税种税基缩减较多,制约了财政收入短期内大幅增长。同时,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结构性减税政策形成的减收效应依然明显,上级继续减少和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非税收入规模也难以扩大。

 

  财政支出方面。贯彻国家扩大内需政策,落实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教育、社会保障、治污、亚运体育场馆等重点支出,都需要财政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加上市对我区的分成体制调整,区每年将有约3亿元资金上解市级财政,实现收支平衡的任务仍然较困难。

 

  (二)指导思想和预算安排要点。

 

  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中央扩大内需政策,紧紧围绕“三促进一保持”中心工作,按照区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提出的“保增长、促调整、重民生、强队伍”方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坚持增收节支、统筹兼顾、留有余地,大力压减一般性财政支出,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教育、卫生、社保、“三农”等重点支出投入,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一步深化财政改革,加快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政体制机制,着力提高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确保2010年我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和财政稳健运行。

 

  基本思路是:一是应征尽收,加强收入征管工作,按照与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相适应的原则安排财政收入任务,保持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二是审慎稳妥,合理安排预算收支,量入为出,量力而行,统筹兼顾,确保收支平衡,略有结余。区本级财政支出计划按当年可支配财力安排。三是厉行节约,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除“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之外的一般性财政支出原则上要比2009年度压减。四是集中财力,落实区的决策意图,稳步推进我区各项重大项目建设,加大对亚运、污水处理、交通、工业园区及产业基地等重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增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后劲。五是改善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改善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公共交通、社保保障、住房保障、就业保障和医疗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资金安排上向社会公益事业、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倾斜。六是加大投入,推进农村改革和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增进农民福祉,不断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七是保障运转,增加公共服务管理投入。保障政权机关正常运转,维护全区安全和社会稳定。八是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增加促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投入,加快节能减排工程建设,推进企业技术改造。九是深化改革,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强化预算约束,加强财政监督和绩效评价,推进财政信息一体化工程建设,不断深化公共财政改革。

 

  (三)财政一般预算收支计划。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结合我区国民经济发展预期目标,并考虑各项改革和政策调整因素的影响,2010年我区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计划安排以2009年收入372,737万元实绩增长10%(对2009年收入实绩377,737万元中的不可比因素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剔除了耕地占用税一次性收入5,000万元),即2010年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计划建议安排410,010万元,其中:国税部门收入计划建议安排183,840万元,比去年实绩增长10%;地税部门收入计划建议安排190,227万元,比去年实绩增长10%;财政部门收入计划建议安排35,943万元,比去年实绩增长10%。

 

  2010年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10,010万元,加上调入资金9,643万元(根据省财厅的要求,从2010年起堤围防护费收入由原来的基金预算管理改变为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为此,我区一般预算收入相应增加,基金预算收入相应调减),加上转移性收入44,067万元,财政收入总计465,040万元;减去上解支出42,124万元,我区地方财政预算内可支配财力是422,916万元,并据此安排2010年财政一般预算支出。

 

  2010年区一般预算支出计划建议安排422,916万元,比上年支出计划328,329万元增支94,587万元,增长28.81%。主要支出建议安排:

 

  1、一般公共服务投入。安排59,057万元,同比增长7.3%。一般公共服务投入支出主要包括六个方面:一是用于行政单位人员经费及岗位责任奖方面的支出;二是各镇(街)行政运行及落实区推动镇域经济发展政策的专项支出;三是用于国税局、地税局、财政局的征收经费;四是用于人口与计划生育事务方面的支出;五是芙蓉度假区专项扶持资金;六是区出租屋管理专项支出。

 

  2、公共安全投入。安排42,351万元,同比增长7.22%。继续加大维持社会稳定投入力度,加强治安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利用科技手段构建治安防控体系,建立和完善应急处理的保障机制,并相应增加亚运会期间的安全防卫支出。

 

  3、教育投入。安排71,700万元,同比增长12.03%。增加支出主要用于支持农村免费义务教育,推行城市免费义务教育,着力解决困难家庭子女上学难问题,提高各类学校公用经费和教师队伍津贴资金,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4、科学技术投入。安排12,687万元,同比增长28.15%。主要增加安排高新技术产业专项资金,用于推动我区科技重点攻关项目及东风汽车科研经费。

 

  5、文化体育与传媒投入。安排6,330万元,同比增长26.6%。主要用于加强亚运宣传、城乡公益性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文物征集、展览、保护维修,农村地区、社区公共文化等文化活动方面支出。

 

  6、社会保障和就业投入。安排42,200万元,同比增长59.25%。主要用于安排行事单位离退休人员生活补贴(其中教育离退休人员保障经费10,000万元),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标准提高,社会退休人员过渡性基本医疗保险,职业培训与就业补助及解决城镇、农村特困人员最低生活保障金等方面的支出。

 

  7、医疗卫生投入。安排22,059万元,同比增长20.54%。重点投向基础设施和薄弱环节,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增加的支出主要用于加强农村卫生设施建设,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加快建立和完善公共卫生体系,认真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8、环境保护投入。安排3,630万元,同比增长10%。着力加大重要污染源治理和环境管理技术能力建设方面投入,增加环保技术研究经费。

 

  9、城乡社区事务投入。安排23,810万元,同比增长1.32%。城乡社区事务投入主要用于城乡社区管理事务、城乡社区规划、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城乡市场及城乡环境卫生等方面。

 

  10、农林水事务投入。安排13,210万元,同比增长21.65%。以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解决“三农”问题目标,资金主要用于水利、造林、城区林带、中心镇及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等支出。

 

  11、交通运输投入。安排2,419万元,同比增长27.32%。新增支出主要用于我区交通设施建设、公路运输管理及支持白云机场配套设施建设专项等投入。

 

  12、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投入(新增设科目)。安排44,091万元,同比增长151.95%。主要用于国有企业解困资金、扶持民营企业发展配套资金及东风日产汽车发展专项资金。为了推动东风日产产能扩建项目的开展,广州市与东风日产签订协议,由我区每年安排给东风日产汽车发展专项资金,经测算我区2010年安排给东风日产的汽车发展资金预计超过40,000万元,为此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比上年有较大的增幅。

 

  13、粮油物资储备管理等事务投入。安排2,020万元,同比增长68.33%。主要用于我区粮食储备、收仓费用及补充粮食风险金等支出。

 

  14、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投入(新增设科目)。安排3,495万元,同比增长5.02%。主要用于我区国土资源调查、土地资源储备、土地整治、地质灾害防治、矿产资源利用与保护及气象预报预测、气象信息传输与管理等支出。

 

  15、住房改革支出投入(新增设科目)。安排26,413万元,同比增长210.63%。主要用于我区行事单位干部、职工的住房公积金支出。

 

  16、商业服务等事务投入(新增设科目)。安排538万元,同比增长7.6%。主要用于我区商业流通、旅游业管理与服务及涉外发展服务等支出。

 

  17、预备费。根据《预算法》的规定安排2010年度预备费10,000万元。

 

  18、其他支出。安排2,656万元,同比减少14.32%。主要用于计提地方水利建设基金、安排抗震救灾专款等相关的支出,支出比上年减少的原因是今年我区的抗震救灾专款主要在基金预算中安排。

 

  19、转移性支出。安排34,250万元,同比增长25%。主要用于按现行区对镇(街)财政体制安排各镇(街)税收返还、超收分成支出等。

 

  (四)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建议。

 

  2010年我区纳入基金预算范围的项目包括:文化事业建设费、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城市公用事业附加、散装水泥专项资金、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车辆通行费、地方水利建设基金及森林植被恢复费等规模较小的其他基金。2010年我区基金预算收入拟安排29,449万元,比上年增收1,563万元,增长5.6%。加上2009年各项基金结余75,899万元,广州市转移支付收入280,000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2009年拍卖土地收入229,964万元,2010年计划拍卖土地收入50,036万元),可支配基金规模为385,348万元。据此,2010年区本级基金支出安排321,057万元,比上年增支176,160万元,增长121.58%。区本级基金预算主要支出项目计划安排如下:

 

  1、文化事业建设支出330万元,同比增长4.43%。主要用于我区文化事业、亚运宣传等方面的支出。

 

  2、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支出237万元,同比增长7.24%。主要安排用于残疾人就业前培训,扶持残疾人就业和个人经营等。

 

  3、城市公用事业附加支出6,960万元,同比增长18.59%。主要用于我区道路路灯建设和维护等相关支出。

 

  4、散装水泥及新型墙体材料专项资金支出730万元,同比增长21.46%。主要用于散装水泥及新型墙体材料的推广和应用。

 

  5、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支出7,000万元,同比增长1066.67%。主要用于城乡社区规划、城乡公共设施建设等城乡一体化建设方面的投入。

 

  6、地方水利建设基金支出20,000万元,同比增长18.61%。主要投入天马河治污工程及区防洪排涝工程、水系建设工程和应急抢险支出等。

 

  7、车辆通行费支出4,000万元(从2010年起纳入基金预算管理),同比增长12.3%。主要用于我区公路还贷及区路桥收费所运作支出。

 

  8、其他基金支出100万元,同比增长194.12%。主要用于我区水资源保护、森林保护及复绿方面的支出。

 

  9、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支出281,700万元,同比增长141.12%。土地出让金安排的主要支出项目包括:农田保护区补偿资金2,505万元,中心镇及山区镇配套资金2,200万元,汽车城内企业产生税收各镇分成5,500万元,汽车城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6,000万元,空港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500万元,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金40,000万元(主要用于我区投融资平台及汽车城等工业园区融资资金还本付息方面的支出、偿还拖欠历史工程款),社会主义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3,000万元(其中2010年安排1,500万元),土地开发成本50,000万元,被征地农民社保支出10,000万元,计提土地储备资金30,000万元,区重点项目建设计划安排70,000万元(其中安排18公里绿道建设资金10,000万元),计提廉租房资金20,000万元(其中安排2010年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重建和廉租房建设资金2,210.4万元),安排抗震救灾等相关款项4,100万元及已列入部门预算的土地出让支出1,400万元,根据区土地出让金收益镇(街)分成办法预留镇级分成款27,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