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为培养学生爱护生态环境、自觉参与垃圾分类意识,践行垃圾分类新时尚,6月18日上午,在广州市花都区天贵路的河滨公园,来自培新学校的60名“小志愿者”们在老师家长的带领下参与了“垃圾分类我先行,环保达人我能行”实践教育活动。
据悉,本次活动由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指导,花都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共青团花都区委、花都区教育局和花都区培新学校联合主办,是2022年广州城管“5+11”开放体验系列活动之一。
探秘环卫设备新科技高效清运垃圾引关注
“我们这是升级换代的纯电动高压冲洗车,环保,噪音小,主要用于非机动车道、机动车道、内街小巷等路面的冲洗养护,可清理路面污垢,后置的高压水枪可冲洗果皮箱、垃圾分类转运桶和垃圾分类投放点。”在天贵路资源集运中心前小广场,工作人员为小志愿者们展示纯电动高压冲洗车:只见高压水枪喷出的强有力水柱冲洗垃圾分类转运桶的内外表面,没过多久,转运桶就被冲洗得焕然一新。
现场,小志愿者们还陆续观看并体验了小型扫路车、纯电动垃圾集运车、鼓风机等其他环卫保洁机械化设备和工具,纷纷感叹环卫设备的进步。
据介绍,为进一步提升城区环卫保洁水平和垃圾清运能力,花都区城管部门对照环卫精细化管理标准,加大环卫机械设备投入,实行机械作业为主、人工作业为辅的环卫作业模式,城区主干道机械化保洁率100%,环卫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垃圾,那被我们扔进垃圾桶内的其他垃圾,之后会去哪儿呢?”小志愿者们带着疑问参观了天贵路资源集运中心,直观了解生活垃圾从进料到压缩装车全过程。
据了解,目前,花都区共有27座资源集运中心,其中天贵路资源集运中心是花都城区新华街道范围内的独立式资源集运中心,操作简单,工作效率快,生活垃圾进料压缩成型采用全封闭消毒压缩处理,污水经三级沉淀池沉淀后低浓度污水排入污水管网,站区垃圾日产日清,周边异味小无蚊虫,实行全天约13小时环卫作业模式,日处理能力为60吨/日,极大地提升了城区生活垃圾清运处置水平。
“原来生活垃圾竟然得先压缩成型才能接着被运输到资源热力电厂焚烧!”第一次看到生活垃圾的压缩场面,小志愿者陈雨兮惊讶不已。
趣味竞赛游戏“涨知识”玩转垃圾分类“新时尚”
在天贵路垃圾分类综合体验馆,小志愿者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体验馆内的各项设施展区。
据悉,天贵路垃圾分类综合体验馆总建筑面积约160㎡,于2021年6月30日投入使用,由垃圾分类科普馆、垃圾分类宣教馆、垃圾分类体验馆、垃圾分类互动馆组成,集知识性、趣味性和互动性于一体。自开放场馆以来,累计接待参观人员达1455人次,讲解服务85场次,被共青团花都区委设立为花都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为了将垃圾分类知识寓教于乐,工作人员还在舞台设置了“我把垃圾送回家”“垃圾分类猜猜看”等多元化的垃圾分类趣味体验小游戏,吸引了众多小志愿者们参与,让他们在欢声笑语中掌握垃圾分类的知识。“过期药品属于有害垃圾!”“玻璃瓶属于可回收垃圾!”舞台上参与游戏的小志愿者们激烈地比拼着,参与者逗趣的演示和猜题者的抓耳挠腮引得围观小志愿者们哈哈大笑,现场精彩连连,气氛十分热烈。
活动最后,取得比赛优胜的小志愿者获得了“垃圾分类小达人”称号,其他小志愿者分别获颁荣誉奖章。
获得“垃圾分类小达人”称号的小志愿者们表示,今天看到的纯电动高压冲洗车等先进设备,大大解放了环卫工人的双手,降低了他们的劳动强度。垃圾分类投放点看起来很整洁清爽,还有大屏幕上展示的垃圾分类收运模式也非常有创造性,像源头分类、收运分类都是很棒的方式,对推广环保事业是非常重要的举措。在生活中,要更加积极做好垃圾分类,向身边的亲朋好友宣传做好垃圾分类的环保意识。
活动当天,为鼓励小志愿者们多多使用环保物品,参与垃圾分类源头减量行动,舞台两侧还设置了我有“画”说环保DIY摊位,小志愿者们用灵巧的小手DIY垃圾分类宣传环保袋,以作次日父亲节的小礼物。
“平时在学校,我们也有开展关于垃圾分类知识的学习,但很少有机会可以真正地近距离接触垃圾分类的工作流程。今天,我们很难得地可以来到垃圾分类科普教育基地,带领少先队员们从科普、参观、体验垃圾分类工作的流程,让队员们完全沉浸式地体验到垃圾分类的过程。从而,更加直观清晰地了解到垃圾分类真正的目的和意义。”培新学校带队老师林冬淳说。
据花都区城管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次活动能够帮助小朋友们树立环保意识,培养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近年来,花都区坚持从娃娃抓起,去推动垃圾分类的工作。希望通过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从而带动一个片区,来提高垃圾分类的实效。下一步,花都区将会从巩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区的创建成果,强化厨余收运,加强桶点管养,坚持管理和执法,加大宣传力度,继续推动垃圾分类的工作。
据悉,2022年以来,花都区加强垃圾分类投放点值守保洁及点位维护,建立常态化垃圾分类督导检查机制,注重考核督导、统筹推进,狠抓垃圾分类桶点督导工作,先后组织全区近500多名垃圾分类督导员进行业务考核,推动城区生活垃圾分类水平稳步提升。同时,深入宣传发动,加大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力度,采取进村入户、主题论坛、现地体验、分批培训等形式,充分利用已建成的垃圾分类综合体验馆、竹洞村指导中心、狮岭镇分类驿站等科普宣教基地,协调区直部门、镇街组织志愿者、学生、市民开展参观体验,主题活动覆盖超7万人次,入户宣传超20万户,覆盖人数超56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