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升农村生态环境,通过千村万树植树行动,解决农村绿化总量不足、质量不高、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改善提升村容村貌,建设生态美丽宜居乡村,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开展国土绿化行动要走科学、生态、节俭的绿化发展之路”的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以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助力乡村振兴为目标,科学规划,严格保护,精准建设,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盘活乡村闲置低效用地,带动林下经济和生态旅游产业发展.
二、总体目标
按照“试点先行、分步实施、梯次推进”的工作思路,在充分征求民意的基础上,创造一批经验做法及示范点。2022-2023两年的时间逐步铺开,全镇植树三千棵,实现村庄主要进出村道路全部绿化,村内主要街巷绿化框架基本形成,公共绿地及休闲活动场所初具规模,村民院落绿荫覆盖,村委、学校等公共场所整体实现绿化。乡村自然生态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系统质量不断提高,新增一批苗圃培育基地,涉林产业发展良好,保护管理有效的美丽乡村。
三、规划原则
(一)因地制宜、试点先行。根据乡村地理位置、自然禀赋、生态环境状况、产业发展需求等不同情况,因地制宜,试点先行,瞄准乡村绿化突出短板,一村一策,缺什么补什么。
(二)保护优先、留住乡愁。保护乡村地形地貌、水系水体、林草植被等自然生态资源,慎砍树、禁迁改、以植树为主、以乡土树种种植为主。注重乡土味道,保护乡情美景,维护自然生态的原真性和完整性,综合提升乡村山水林田湖草自然风貌,突出乡村特色和田园风光。
(三)节俭务实、循序渐进。充分考虑乡村发展基础,尊重村民意愿,按照乡村建设规律,先易后难、先点后面,分步有序推进千村万树行动。统筹考虑生态合理性和经济可行性,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数量和质量并重,节俭务实、科学合理确定植树的重点、任务和标准。
四、具体做法
对闲置建设用地、园地、林地、工矿废弃地、严重污染地等闲置地苗圃化综合利用,以村庄周围、道路两侧、房前屋后、拆违空地为重点,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因地制宜开展千村万树植树行动。具体做法如下:
(一)重要道路、重要节点种植:采用科学、生态、节俭的绿化形式,逐步减少时花种植面积,选用多年生的草木花卉搭配乡土树种,开展城区重要道路、连接线的末端、城乡结合部等重要节点的补植。
(二)闲置用地种植:探索在长期闲置、面积较大的闲置建设用地和农村非耕地建设苗圃场试点,村委先行先试,充分尊重村民意见,探索采用权属人自行开发,引进第三方合作等多种模式,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开展苗木种植、培育,一方面让闲置用地绿起来,一方面对外提供苗木,产生经济效益。
(三)村道种植:进出村道路绿化以道路两侧的行道树为主,两侧的绿化带可以采用单一树种,也可以有两三种行道树形成变化。乔木选择以乡土树种和冠幅适宜的经济树种为主,底层绿化以低养护地被为主,保持天然野趣,可适量搭配管理粗放的乡土灌木地被。
(四)公共绿地种植:保留原有树种,充分结合当地环境,在适地适树的前提下,注意常绿与落叶、观花与观叶树种的合理搭配,以冠大荫浓的乔木为主,为村民提供荫凉舒适的户外活动环境。
(五)水系周边种植:以保护河流两岸原有自然植被和田园风光为主。湖泊面积较大,周围自然景观较好,可以不做人工绿化布置,对于人工砌筑驳岸的湖泊环境,适当恢复利用,植树种草,在水岸种植风景林,于水中种植水生植物。
(六)公共场所种植:各自然村内公园、学校等公共场所可结合庭院、隙地进行绿化,鼓励见缝插绿。临路边的闲置房屋、破败建筑等,可以采用垂直绿化、种植植物遮挡等方式进行美化。以栽植乡土乔木为主,可适当配置花灌木、色叶地被为主的小景点或绿化小品。
(七)房前屋后、拆违空地种植:是与村民生活最贴近的部分,可建设以速生树种为主的林木型庭院、以果树蔬菜为主的果蔬型庭院、以观花观叶的乔灌木为主的美化型庭院。
(八)裸露山体种植:对乡村裸露山体、采石取土创面、工矿废弃地、重金属污染地等进行生态修复,清除污染物,恢复土壤肥力,实现乡村全面绿化美化。
(九)山口、村旁林地种植:在山口、村旁选取撂荒林地、裸露山体、林木稀疏等对乡村景观影响较大的林地实施增植补绿,提升乡村景观。
五、职责分工
(一)镇综合保障中心:负责制定行动方案,负责统筹、指导示范点建设,提供技术标准、技术指导,负责组织全镇整体验收;负责统筹城区范围内主次干道树木增植、补植任务,组织城区树木的种植、验收、养护、考评工作,树木成活率不低于95%;负责协调区蓝田苗圃场向各村提供部分苗木。
(二)镇农业办公室:协调指导各村,在农村地区的园地等非耕地建设苗圃场试点工作,开展树木种植任务,负责统筹农村树木种植任务,负责牵头组织农村树木的种植、验收、养护、考评工作,树木成活率不低于95%。建立工作台帐,以备上级检查考核。
(三)镇规划办公室:负责统筹每年水源涵养林造林任务中的山口、村旁等林地点位种植树木,负责种植、验收,移交镇及村养护,树木种植当年成活率不低于95%,负责指导村社的山体复绿、林地种植。建立工作台帐,以备上级检查考核。重点对门口坑村、东升村新建道路种植的督促及跟进。
(四)各村、居委:负责具体实施千村万树种植及养护,负责摸清底数、梳理属地各村的农村闲置建设用地、园地、林地等,制定各村居农村树木种植方案。在实施前向社会公示,涉及村民利益或对乡村环境有重大改变的需邀请专家论证,在充分征求民意的基础上,争取建设示范点。负责将任务落实到社,以村居为单位建立工作台账,专人负责。负责专项资金用于千村万树种植行动,组织行政村开展种植、验收和养护工作,按照任务分解表完成种植。各村居一是科学选点,鼓励结合美丽乡村项目、各式公园优化绿化结构;二是严控施工质量,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实施,确保种植一片,成活一片;三是保证养护到位,种植完成后,各村应投入资金保证苗木的日常养护工作。建立工作台帐,以备上级检查考核。
六、时间安排
每年12月完成项目前期准备工作。
次年2-4月完成种植。
次年5月安排初验,其中5月上旬由镇职能部门开展初验,5月下旬由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牵头组织全区初验。
次年12月完成终验,其中12月上旬由镇职能部门开展终验,12月下旬由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牵头组织全区终验。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全力推进。各级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把千村万树植树行动做为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实践,镇各部门加强对村居的政策支持和业务指导,镇财政及村居负责千村万树行动专项资金保障。
(二)规划先行,加强保护。镇结合村居的乡村规划、特色精品村规划统筹千村万树植树行动,确保因地制宜打造。
(三)完善制度,狠抓落实。镇村居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集体管护、承包管护、专人管护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管护机制,通过明确职能、细化责任,使管护责任真正落到实处。
(四)严格检查,限期完成。各职能部门、各村居要严格考评,进一步健全和落实过程督查,把千村万树工作纳入部门工作考核、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对各自负责范围内的千村万树种植情况定期进行表彰和通报。
附件:赤坭镇千村万树植树行动任务分解表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