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广州市公安局花都区分局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01140075147171/2022-00037 分类: 主题分类
发布机构: 广州市公安局花都区分局 成文日期: 2022-07-22
名称: 防止信息过度采集 保护个人信息
文号: 发布日期: 2022-07-22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防止信息过度采集 保护个人信息

发布日期:2022-07-22  浏览次数:-

  日常生活中,有没有经常收到推销电话、中介电话、贷款电话等各类骚扰电话呢?

  这些骚扰诈骗电话甚至对你的姓名、电话、住址、和身份证信息了如指掌。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个人信息已泄露,导致我们的生活中经常有骚扰电话和短信,造成不便。

信息公开图片.png

  2020年7月,工信部公布2020年第二批侵害用户权益行为App名单,在被点名的15个App中,有13个涉及公民个人信息过度收集。这只是公民个人信息被过度收集的“冰山一角”。

  根据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971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9.2%的受访者觉得自己的信息被过度收集了,66.1%的受访者指出很多手机应用不授权就没法用,用户只能被迫接受。

  可以说,公民个人信息被过度收集是各种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频发的一个诱因。那么,合理收集与过度收集的界限如何划定?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教授张力认为,应结合收集个人信息的目的进行判断,收集用途应具有正当性,收集范围应当限于实现处理目的的最小范围,不得未经用户同意擅自扩大搜集信息的范围。

  “收集的信息与提供的服务间应有内在联系,为提供相关服务可以合理收集必要的信息,但超出范围的就属于过度收集。”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薛军举例说,打车软件要求获取地址信息可以理解,但在此基础上收集用户身份证号的就是过度收集,过度收集可能侵害用户的隐私权、知情同意权等。

  警方提示:我们要如何避免个人信息泄露和被过度采集呢?

  一是谨慎处理带有个人信息的单据,比如快递单、消费单等。

  二是注意在社交平台分享内容时不透露个人住址、电话等信息。

  三是从规范的应用市场下载经过安全检测的App。

  四是App安装过程中,仔细阅读隐私条款,非必要的个人隐私不提供或简化提供,手机设置限制App获取不必要的权限。

  五是防范钓鱼网站,不要点击短信和邮件中的可疑链接;来源不明的二维码不要扫;不下载来路不明的软件,避免手机和电脑被植入木马而导致信息泄露

  六是发现个人隐私被泄露时,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发现App存在违规行为时,及时向网信部门举报。

  《网络安全法》的相关规定

  一、个人和组织有权对危害网络安全的行为进行举报

  第十四条 任何个人和组织有权对危害网络安全的行为向网信、电信、公安等部门举报。收到举报的部门应当及时依法作出处理;不属于本部门职责的,应当及时移送有权处理的部门。

  二、个人有权要求网络运营者合理使用个人信息

  第四十三条 个人发现网络运营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或者双方的约定收集、使用其个人信息的,有权要求网络运营者删除其个人信息;发现网络运营者收集、存储的其个人信息有错误的,有权要求网络运营者予以更正。网络运营者应当采取措施予以删除或者更正。

  三、明确对公民个人信息安全进行保护

  第四十四条 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个人信息,不得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