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陈永俊委员提出的《关于借助文物普查契机,进一步推广和宣传文物古建筑社会化运营的提案》(第4176号)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我街会办意见如下:
花城街目前保存33处不可移动文物,其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这些文物中,个体文物占有4处,日常保养工作由相关个体承担。而集体文物的数量为29处,其日常保养工作落实到各村委,由村安排专人进行维护管理。集体文物29处当中,有11处被充分利用起来,发挥着服务村民文化生活的重要作用。成为老年活动中心或者村民文化活动中心等场所,为村民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活动空间。
一、文物保护方面
强化关于文物保护法律法规,明确文物的定义、保护范围、保护责任主体等,为文物保护提供坚实的法律基础,建立健全文物日常维护管理制度,定期对文物进行巡查、保养和维修,加强对文物周边环境的整治和管理,设不可移动巡查监督员,发现问题及时告知村委责任人处理,严重需抢险的立即报文物部门并制定方案。加强文物周边环境整治和管理,营造良好环境。通过以上措施,确保文物得到有效保护,传承文化价值。
二、做实文物本底,重视“四普”工作并与“三普”成果衔接,努力实现文物价值发掘和科技化、数字化跃升
重视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强化宣传力度。利用村委会广播定期播报相关信息,印发宣传单张广泛发放,借助微信公众号进行普及推广,以此为文物保护筑牢社会基础。
数字化: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建议参考“AR异地参观旅游景点”创新模式,积极引入 AR(增强现实)参观元素。通过这一先进技术,即使人们足不出户,也能够仿佛身临其境般地感受文物所散发的独特气息以及深厚底蕴。利用数字化手段,不仅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和了解文物,还能以更加生动、直观的方式呈现文物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为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开辟了新的途径和可能性。这将有助于吸引更多的人关注文物,提升公众对文物保护的意识和参与度,进一步推动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
三、完善市场化机制,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培育形成生态圈让文物持续活起来
关于推动文物保护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建议:积极探寻闲置空置不可移动文物点的潜在价值,考虑通过合理出租等方式对其进行活化利用。将这些文物点精心打造为融合饭店、民宿等功能的场所,充分结合文物古迹自身独特魅力以及周边自然风光等吸引人的元素。
在实施过程中,要着重加强对运营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制定严格的文物保护措施和规范,务必确保在商业化运营时,文物点的安全能够得到切实保障,文物的原有风貌和历史价值不会受到任何损害。从而实现文物保护与商业运营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让文物在新时代借助市场化运营绽放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能为文物保护工作提供稳固的资金支持。这样一来,不仅能够让这些闲置的文物点重新发挥作用,还能为文物保护事业开辟新的发展路径,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以上意见可主动公开。
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政府花城街道办事处
2024年9月30日
(联系人:袁锦洪,联系电话:36961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