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广州市花都区花东镇人民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0114714267428P/2024-00040 分类:
发布机构: 广州市花都区花东镇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2024-02-26
名称: 广州市花都区花东镇人民政府关于广州市
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第20242461号
代表建议会办意见的函
文号: 东府函〔2024〕58号 发布日期: 2024-03-07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广州市花都区花东镇人民政府关于广州市
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第20242461号
代表建议会办意见的函

发布日期:2024-03-07  浏览次数:-

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

  李滋新等代表提出的《关于构建全域城市治理示范区 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20242461号)收悉。经认真研究,我镇会办意见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以党建引领为核心

  着力加强组织建设,织密上下贯通的基层组织体系,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一是构建“镇党委-村(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责任区”五级联动和指挥体系,目前50个村(社区)党组织已组建142个网格党支部、319个网格党小组、2959个党员责任区、159支党群志愿服务队;二是深化党建引领城中村治理,织密镇“大党委”、城中村“大党委”、经济社“大支部”的组织体系,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与组织功能,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治理。如九一村打造综治中心及电子哨兵全区示范点;凤凰村全区唯一实现全村围院式管理,打造“智慧社区”样板。三是严格落实镇领导驻村(社区)、驻村干部包经济社制度,驻村干部对所驻经济社实行包干,每月至少4次走村入户,落实走访检查党务和村务公示公开、入户走访、人居环境整治和收集群众意见建议等工作。

  二、完善全域智能平台,提升治理力度

  (一)强化围合治理促管控有序。借鉴凤凰村、九一村部分区域围院式管理的经验,继续挖掘辖区内可实行围院式管理的城中村。根据人员居住分布特点和人车分流、治安防控等实际情况,综合采取“全围合”“卡口围合”“先围车后围人”等方式,实行围院式管理,粗放管理的城中村升级为有边界、有卡口的“社区”,实现车辆停放有秩序、人员进出有记录,细化技术防范,提升治理精度。一是构建“道闸关”。引进第三方公司合作管理,使用智慧停车云托管模式和无感人脸识别模式,实现高精度的车牌识别、人脸识别和自动开闸。二是密织“五口关”。加强村口、门口、档口、巷口、路口等重点部位平安基础设施建设,在各治安盲点安装高清摄像枪,推进视频监控系统扩容升级,实现综治视联网与视频平台有效衔接。三是升级“房屋关”。升级出租屋智能门禁系统和人脸识别信息库,以村规民约和积分制管理方案压实出租屋房东管理责任,发挥“科技+人力”双核效果,实现各类底数的动态更新。综合运用村级视频监控系统和上级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城中村人、地、事、物、组织等信息可视化管理。

  (二)深化社会参与,提升治理温度。以村综治中心为依托,联动公安派出所、司法所和社会组织等多元力量,推动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服务”。发挥“广州街坊”群防共治作用,有序引导企业主、店铺老板、快递员、外卖小哥、来穗待业青年等多元力量参与治安巡逻防控、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和安全隐患治理整治等,切实加强治安管控力度,确保社会治安稳定。

  三、加快推进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设

  制定下发《花东镇加快推进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设工作方案》,明确职责分工和目标任务,对辖区电动自行车底数进行摸排统计,建立完善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需求台账。坚持“便民利民、广泛分布、安全高效”的原则,合理规划选址,大力推广电动自行车充电桩设施建设,按照《花东镇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场所建设申请审批表》办理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点审批,严格落实推动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设各项工作。重点建设12类场所的集中充电设施,加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确保充电安全。

  四、改善老城区生活环境,提高群众的幸福感

  充分尊重居民改造意愿,以绣花功夫提升老城区容貌,保护文化底蕴,留下城市印记;充分摸清配套设施短板状况,重点推进公共基础设施优化改造,切实改善居住环境;研究摸索常态化的长期管理机制,解决后续维护问题。

  专此函达。

  

                                                                                            广州市花都区花东镇人民政府

                                                                                                    2024年2月26日

  (联系人:邓诗韵,联系电话:020-86760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