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龙舞狮是广东传统文化,能在新疆支教学校成为一门课程已属难得,更神奇的是舞龙舞狮课堂成为了普通话教学课堂。两门看似毫无关联的知识技能却因为一位老师而完美结合在一起,并成为高中的品牌课程,深受当地学生欢迎。这门课程的开发者就是广州市花都区秀全外国语学校援疆教师魏开源。
魏开源是新疆疏附县职业高中的一名体育教师,他结合受援学校的实际情况,基于舞狮教学中语言沟通困难的现实问题,构建在舞狮课堂教学中进行普通话推广的内容体系,形成了舞狮教学与普通话推广深度融合的操作程式和教学方案。
突破教学困境 传承龙狮文化
疏附县职业高中学生普通话水平较低,在舞狮教学中存在语言沟通障碍。这不仅严重影响舞狮教学效果,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兴趣降低,有个别孩子更是不想上课甚至逃课逃学,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魏开源在教学中尝试用简单的普通话授课,让学生一边说出舞狮动作名称,一边模仿舞狮动作,就这样,学生们很快学会了动作,并能用普通话进行简单交流。在此基础上,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咨询业内专家学者、教学实践反思,魏开源逐渐形成了舞狮教学与普通话推广深度融合能提高学生舞狮技能水平和普通话听说能力的研究假设,并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可行的操作程式、教学方案及教学策略。2020年10月,他的课题《舞狮教学与推普工作深度融合实验研究》获疏附县“以校为本”小课题立项。
龙狮送教下乡 推广龙狮文化
在广东援疆驻疏附支教团启动了“胡杨情”系列名师工作室建设后,魏开源作为工作室传承传统文化研究中心舞龙舞狮项目的负责人,除积极推动舞龙舞狮进学校、进课堂,他还根据周边学校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并设计编写了《龙腾狮舞满疏附,中华传统润民心——疏附县舞龙舞狮特色建设方案》。该方案有力地推动了中华传统文化、民族团结文化活动进校园、进企业、进乡村、进社区,同时也助力疏附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援疆支教的其中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一支带不走的教师队伍。魏开源结合疏附县现有条件,帮助当地教师掌握舞狮的教学技能和教育教学研究方法,同时结合学校现状开展校本特色研究,解决本校舞龙舞狮教学难题,形成学校特色研究成果,培养了一批当地的舞龙舞狮教师骨干。2020年6月10日,魏开源还带队到布拉克苏乡中心小学推广舞狮教学成果,帮助乡镇小学开展舞狮教学,编排舞狮节目,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舞狮运动精神。
更新教学思维 助力文化润疆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舞龙舞狮推广的步伐,魏开源开始探索舞龙舞狮系列微课资源库的设计和开发。魏开源从舞狮文化、基本技术、组合技术、双狮配合和群狮配合五个方面设计了舞狮教学系列微课,依托广州市花都区教育局万课在线平台,构建了广东省教育援疆舞龙舞狮教学系列微课线上平台,并编写使用指南,指导广大教师和学生免费使用。
疫情防控期间,魏开源还开展了舞龙舞狮室内教学。2020年12月18日,他主动承担疏附县职业高中2020级(09)班“畅享舞狮文化”公开课。课上,魏开源分享舞狮文化和精神,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其内涵,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了学生的眼界。
作为一名援疆教师,魏开源担当起文化润疆使命,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助力疏附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为智力援疆、文化润疆建设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