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规范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工作,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11月9日下午,标准化科按照“双随机、一公开”的原则开展2023年企业标准监督检查工作,集中组织标准文本不合格的企业进行整改。
一是科学分析,制定计划。制定监督检查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工作任务、检查内容及后处理要求。按照上级有关随机抽查工作指引,结合信用风险监管要求,依托“企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确定抽查对象和抽查比例。抽查对象主要是关系民生消费和特殊人群的重点工业产品以及消费者反映存在较多质量问题的产品企业标准。其中,抽查的高风险企业和较高风险企业占比达到20%。
二是依托权威,开展抽查。为提升监督检查有效性和权威性,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承办抽检及后续跟进等技术服务工作。第三方机构按时完成监督抽查,共抽查30家企业自我声明公开的标准30份,符合工作指引要求的标准共有21份,符合率为70%;不符合工作指引要求的标准有9份,不符合率为30%。9份不符合标准文本中有3份来自高风险企业和较高风险企业,占比33.33%。
三是积极跟进,做好整改。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标准化科组织相关企业召开了监督检查情况通报分析会,向他们送达了《监督检查报告》和《责令整改通知书》,对后续标准文本的整改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指导意见。目前,抽查中9家标准文本不符合要求的企业正在积极配合整改。
下一步,标准化科将根据第三方机构对企业整改情况的复查反馈,做好后续跟进落实工作,确保企业标准文本监督检查工作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