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电商促销高峰临近,针对可能出现的广告宣传、商品质量、消费纠纷、售后服务等问题,花都区消委会提醒广大消费者应提高安全防范意识,理性消费。
一、要小心低价陷阱。
先涨价后降价,价格虚高。商家先涨价再降50%,看似对折实际比以前更高。低价商品,永远缺货。看似非常诱人的价格,却一直处于卖完或者缺货的状态。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前,应关注商品的价格变化,多渠道比较了解商品的价格情况,不要被明显的低价所误导,被虚假折扣迷惑。
二、要了解促销规则。
消费者在线上或线下选购商品时,一定要科学理性消费,在集中促销的交易规则中,有些商家隐藏着霸王条款。消费者与商家要多沟通,对于预付定金的商品,要谨慎下单。不少商家会以交付订金,可以在“双十一”活动当天享受更低的折扣等方式吸引消费者提前交纳订金,并注明订金不退。消费者在交纳订金前应当货比三家,防止因打折优惠而冲动消费,而跌入虚假折扣、虚假满减承诺等消费陷阱。
三、要了解直播购物的风险。
“直播购物”、“网红带货”已成为时下流行的销售方式,给消费者带来丰富的消费体验和便利的同时,也涌现了诸如质次价高、货不对版、虚假宣传、售后维权难等问题。消费者参与直播购物时,应优先选择正规直播平台,对通过社交媒体等渠道进行的直播带货,要谨慎下单,不要相信绝对化用语的广告宣传,也不要被明显低价位商品宣传所误导。下单前应了解清楚主播所推荐商品的来源、功能、质量、效果及价格等情况,了解商品相关真实信息,切勿盲目跟风购买,冲动消费。下单后,要保留好有关商家信息、直播链接、下单凭证等信息,以便出现问题及时联系售后解决。
四、要谨慎选择支付平台。
消费者在网购时,应选择具有一定规模且信誉良好的电商平台,从信誉度、成交记录、评价详情等多方面对网店进行评估,做到货比三家,切勿冲动消费。网购支付时,一定要通过正规的第三方支付渠道进行支付。谨慎使用“二维码”支付,防止不法分子盗取个人账户等信息。在网购时,不要轻易尝试点击卖家提供给你的交易链接或者图片等,不要轻易支付第三方给你的非所需商品的链接。同时如果在支付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尽量避免使用公共wifi,最好使用自己的网络。
五、签收前要验货。
尽量当面核验商品,注意核对货品是否与所订购商品一致,有无质量保证书、保修凭证等,同时索取购物发票或收据,以便后续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尽量不要选择定制商品,这样可以进行无理由退货。最好购买运费险,确保万无一失。
六、要保存购物证据。
无论线上线下,消费者购物时应及时保留好相关原始记录,如:该产品页面宣传、直播时的广告宣传、商家承诺内容截图、聊天记录、购买记录、支付凭证、物流信息等,防止商家删除相关信息后难以恢复,给后期消费维权带来难度。同时,消费者在发现商品质量不合格或与宣传不相符等问题时,应及时与商家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可拨打12345政府服务热线进行投诉,或者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