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开洁白的新包装盒,一部崭新的荣耀畅玩20智能手机闪烁出耀眼的光芒。接过这部沉甸甸的手机后,汤添成老人更是笑开了花,激动地握住了慰问人员的手,表示感谢。这是7月8日上午,西头村继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过程中的一幅感人画面。“我就随口一提想要新智能手机,自己也快忘了这回事儿了,没想到我们村、镇干部都记得比我还清楚呐,感谢我们党组织的关心关怀啊!”老人的幸福感溢于言表。他还说,大家能来看望他,就已经十分感激了,没想到还实现了他的小愿望,这让他非常惊喜。
心愿虽小,关怀至微
这是一位住在西头村和平队的“五保”孤寡老人。在西头村干部深入农户征集“微心愿”的过程中,这位老人曾表示,自己用了好多年的老人机,仅仅具备打电话功能。没有智能机和亲友的帮助,他无法使用健康码,搭乘公交、出入公共场所也很不方便。他想拥有一部智能手机,一来可以自己解决这些问题,不用每次麻烦村社人员;二来可以跟上时代,让自己能像年轻人一样接受新事物新潮流。西头村干部把这些心愿牢记于心,当即在广州“双报到”系统发布,吸引了数名党员来认领。他们发挥先锋精神,迅速组织起来,为老人购置新手机等慰问品,并在慰问当天,亲自把它们送到了老人手中。在看到老人使用的旧手机卡无法装进新手机时,党员们还委托熟悉业务的村委工作人员和驻村选调生,亲自带领老人去狮岭镇移动营业厅更换了新手机卡,并教会他如何使用新手机。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贯彻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西头村党总支始终不渝的办事精神。孤寡老人的心愿虽小,党员干部的关怀也要至微,服务也要到位。党员们送的不仅仅是一部智能的“新手机”,更是一座干群联系的“心桥梁”;带来的不仅仅是先进的“新科技”,更是关怀的“暖心剂”。秉承着这样一种体贴入微的服务态度,西头村党总支始终能做到成为人民的“心窗口”。
群策群力,集思广益
“这些微心愿,不应该看成是一项项苍白的任务指标,而应该是我们干部与群众深入沟通的最好契机。”西头村党总支副书记邹容娣这样说道,“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把党员群体组织起来,才能充分发挥我们党组织的战斗力。大家一起认领心愿,统筹人员资源力量,才能更好地为群众办实事、解民忧。”自广州市“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邹容娣同志已经成为联系党员与群众的关键纽带。在她的组织带领下,来自四面八方的党员队伍群策群力、集思广益,从最需要帮助的人群入手,分别为孤寡老人、低保人员、残疾人等特殊群体送上了党组织的关怀。截至当前,西头村党总支已于6月、7月分别开展了第一期“关爱困境儿童”和第二期“关爱五保老人”系列主题活动,正筹备并即将开展“关爱妇女”、“关爱外来人口”系列主题活动。累计实现10个、正在推进4个微心愿,累计参与党员达到了75人次。
“联系上面的千条线,落实下面的一根针”,是西头村党总支始终坚持的工作定位。做好对上的“集线器”,充分集中党员群体的力量;做好对下的“牵线手”,把党组织的温暖传递到人民的心中。保持这样的一种身份,西头村党总支始终能做到成为人民的“心纽带”。
党建引领,学史力行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在狮岭镇党委的指导下,依托“三会一课”制度,西头村党总支继续积极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等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研究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弘扬“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坚持学习党史理论,是西头村党总支保持不断进步的动力源泉。在党史学习教育的基础上,积极把学习成果转化到实践中,做好人民的先锋,办好群众的实事;让党旗飘扬在一线,让党徽照耀在心间;用心实践党的精神,用心传递党的关爱。无论是送手机、送书桌,还是与老人谈心、鼓励儿童读书,西头村一贯坚持“物到人到,更要心到”,这便是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最好体现。维持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这种能力,西头村党总支始终能赋予人们向党组织靠拢的“心动力”。
办实事,暖民心
策办实事间,党徽暖人心。正是由于西头村党总支努力成为人民群众的“心窗口”、“心纽带”、提供“心动力”,才能不断地把大大小小每一项工作落实落细落好,让党徽的温度永远温暖民心!
西头村将延续优良的工作作风,继续优化工作模式,改进工作流程,发动更多党员,拓展服务对象,让“我为群众办实事”不只是昙花一现,还能成为工作常态,让党徽温度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