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府办〔2020〕21号
关于印发《炭步镇“房地一体”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相关部门(单位):
经镇政府同意,现将《炭步镇“房地一体”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9月10日
炭步镇“房地一体”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
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方案
为加快推进我镇“房地一体”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发证(以下简称“房地一体”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确保2020年底前基本完成“房地一体”确权登记发证任务,保障农民合法财产权益,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维护农村社会秩序和谐稳定,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以“总登记”方式重点对未确权登记的符合登记发证条件的农村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及地上房屋所有权进行确权登记并颁发不动产权证书,确保2020年底基本完成“房地一体”确权登记发证工作。
已登记的农村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按照“不变不换”原则,之前依法颁发的宅基地证、集体建设用地使用证或者已按“房地一体”原则登记颁发不动产权证书等继续有效,不重新登记。
二、组织机构
(一)成立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黄仲廷(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副 组 长:梁 冰(镇党委副书记、总工会主席)
江志冰(镇党委副书记)
刘铁虎(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吴建华(镇党委委员、副镇长)
李 锋(镇党委委员)
任学明(镇党委委员)
江永立(镇党委委员)
尚海瑞(派出所所长)
成 员:规划办、规资所、党政办、社会事务办、宣传办、司法所、信访办、派出所、统侨办、城管中队、驻村工作组和各村(居)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吴建华副镇长兼任,副主任由陈伟雄、常湘林兼任。办公室设在规划办,人员由规划办及规资所工作人员组成,具体负责本次工作的组织、实施、指导和协调。
(二)职责分工
1.规划办负责制定工作方案以及具体工作的组织实施。
2.规资所负责业务指导、协助规划办完成资料收集和整理、数据汇总、信息报送。
3.党政办负责做好需提请上级部门审定事项办理及相关部门交办重点工作的督促落实。
4.社会事务办负责协调区民政局提供行政区域界线、划分,行政区域调整等资料。
5.宣传办负责做好本次“房地一体”确权登记发证的宣传工作。
6.司法所、信访办负责调解、处置涉及宅基地权属纠纷的不稳定因素。
7.派出所负责协助提供户籍人口、地址门牌等资料;协助、保障作业单位外业调查核实工作顺利开展。
8.统侨办负责协助审核华侨、港澳同胞、台湾同胞身份及华侨、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房屋的认定工作。
9.城管中队负责监督农村房屋建设,及时查处违法农房违法建设行为。
10.各驻村工作组负责协调所联系村、社配合做好“房地一体”确权登记发证的各项工作。
11.各村负责协助配合镇政府做好宣传动员、权属调查指界、妥善处理农村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属争议等工作。
二、登记范围
全镇集体土地范围内符合登记发证条件的农村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及地上永久存续的、结构完整的农村主要房屋,不包括简易房、棚房、农具房、草屋、灰屋、圈舍、厕所等临时性建筑物和构筑物。集体所有土地上开发的商品住房,一律不予确权登记。
三、申请主体
(一)宅基地使用权及其地上房屋所有权申请登记发证的主体
原则上为本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或本村村民,可以是户主或经全体家庭成员同意的家庭成员。有下列情形之一且经该村集体经济组织认定,也可按规定申请登记发证:本村原村民合法取得宅基地使用权或房屋所有权,因婚姻、就业、投靠等原因将户口迁出的;非本村村民因扶贫搬迁、地质灾害防治、新农村建设、移民安置等按照政府统一规划和批准使用宅基地建房的;已拥有一处宅基地的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或本村村民、非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或非本村村民的农村或城镇居民,因继承房屋占用农村宅基地;居民(含华侨、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原在农村合法取得的宅基地房屋,房屋产权没有变化的。
城镇居民非法购买农村宅基地及地上房屋的,一律不予确权登记。
宅基地使用权应按照“一户一宅”要求确权登记到户。其中,每名已成年子女可单独视为宅基地确权登记条件中的“一户”。
(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及其地上建筑物、构筑物所有权申请登记发证的主体
经批准使用集体土地兴办乡(镇)村公益事业和公共设施的乡(镇)村办企业事业单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经批准使用集体土地兴办各类工商企业(包括国有、集体、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外商投资企业,股份制企业,联营企业等)主体;经批准使用集体土地兴办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的主体;相关国家试点改革政策批准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及其地上建筑物、构筑物所有权主体。
四、确权登记原则
根据《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工作的通知》(自然资登记函〔2019〕6号)、《自然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快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发证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16〕191号)、《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办公室关于印发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用地政策摘要和文件汇编的通知》(粤自然资办函〔2019〕224号)和省市“房地一体”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方案及相关政策文件等规定,依照“依法依规、尊重历史、面对现实、为民利民”,结合我镇实际情况,确定如下的登记原则。
(一)存量宅基地使用权房地一体确权登记原则
符合确权登记情形的2015年7月14日前已建成的农民住宅,可适用本方案。2015年7月15日之后已建成的农民住宅,按现行相关法律法规处理。
1.确权登记情形
(1)1986年12月31日前已建成的农民住宅,至今未扩建或翻建的,经村社同意(确认宅基地使用权人、面积、四至范围及房屋建成年代等)公示不少于30日且无异议的,并出具证明,由村报镇(街道)政府(办事处)审核同意后,予以确权登记。
(2)有合法的宅基地使用权来源材料。1987年1月1日至1998年12月31日已建成的农民住房,经村社同意(确认宅基地使用权人、面积、四至范围及房屋建成年代等)公示不少于30日且无异议的,并出具证明,由村报镇(街道)政府(办事处)确认符合建房面积标准后,按实测房屋面积予以确权登记。‚1999年1月1日至2015年7月14日已建成的农民住宅,经村社同意(确认宅基地使用权人、面积、四至范围及房屋建成年代等)公示不少于30日无异议的,并出具证明,经镇(街道)政府(办事处)确认符合“一户一宅”和建房面积标准后,按实测房屋面积予以确权登记。已取得宅基地使用权的农民住宅,在2015年7月14日前已建成的,可不提供房屋符合规划或者建设的相关材料。
(3)无宅基地使用权来源材料,未经批准占用土地建设的住房,应当查明土地历史使用情况和现状,依法依规分类处理后进行确权登记,严禁通过不动产登记将违法用地合法化。
1987年1月1日至1998年12月31日已建成的农民住房,符合分配宅基地建房资格,经村社同意(确认宅基地使用权人、面积、四至范围及房屋建成年代等)公示30日无异议的,并出具证明,镇(街道)政府(办事处)确认符合“一户一宅”和用地、建房面积标准的,经区规划资源部门核实确属1987年1月1日至1998年12月31日期间变更的建设用地后,予以确权登记。
‚1999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已建成的农民住房,符合分配宅基地建房资格,经村社同意(确认宅基地使用权人、面积、四至范围及房屋建成年代等)并公示30日无异议的,镇(街道)政府(办事处)确认符合“一户一宅”和用地、建房面积标准的,经区规划资源部门核实确属1999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期间变更的建设用地且符合现行或建房时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后,予以确权登记。
ƒ2010年1月1日起至2015年7月14日已建成的农民住房,符合分配宅基地建房资格,经村社同意(确认宅基地使用权人、面积、四至范围及房屋建成年代等)并公示30日无异议的,镇(街道)政府(办事处)确认符合“一户一宅”和用地、建房面积标准的,经区规划资源部门核实确属2009年12月31日前已变更为建设用地且符合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国土空间规划批准实施后,应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后,予以确权登记。
④2010年1月1日起至2015年7月14日已建成的农民住房,符合分配宅基地建房资格,经村社同意(确认宅基地使用权人、面积、四至范围及房屋建成年代等)并公示30日无异议的,镇(街道)政府(办事处)确认符合“一户一宅”和用地、建房面积标准的,经区规划资源部门核实属2010年1月1日后变更为建设用地,需补办用地批准手续,经区规划资源部门审核符合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国土空间规划批准实施后,应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后,予以确权登记。
2.确权登记标准
符合本条第(一)项第1点确权登记情形的农民住房,办理确权登记时执行以下标准:
(1)1986年12月31日前已建成,至今未扩建或翻建的,按房屋实际占地及实测房屋面积予以确权登记。如历史已核发有效土地权属证书,证载宗地面积与房屋实际占地面积不一致的,用地面积按较大面积(证载宗地面积与房屋实际占地面积比较)予以确权登记,建房面积按实测房屋面积予以确权登记。
(2)1987年1月1日至2015年7月14日已建成的,按以下面积标准确权登记,其中,用地面积、建房面积超过“一户一宅”建房标准的,按照标准规定的面积予以确权登记,超过部分在登记簿和权属证书附记栏中注明不作为权属面积登记:
一是宅基地用地面积标准。①1987年1月1日至2002年7月31日,宅基地用地面积每宗限144平方米以下。②2002年8月1日至2015年7月14日,宅基地用地面积每宗限80平方米以下。
二是宅基地房屋建房面积标准。①1987年1月1日至2002年7月31日,宅基地建房不超过三层;无合法土地权属来源材料的,建房不超过三层且建筑面积不超过432平方米。②2002年8月1日至2015年7月14日,宅基地建房不超过三层半,建筑面积不超过280平方米。
另外,非本村村民使用宅基地准予确权登记的,应予注记。非本村村民因扶贫搬迁、地质灾害防治、新农村建设、移民安置等按照政府统一规划和批准使用宅基地的,在退出原宅基地并注销登记后,依法对新建房屋及占用的宅基地予以确权登记。非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农村或城镇居民,因继承原已在农村合法取得房屋而占用农村宅基地的,可按规定登记发证,在《不动产权证》记事栏应注记“该权利人为本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原成员住宅的合法继承人”。居民(含华侨、港澳同胞、台湾同胞)经区(县)人民政府批准原在农村合法取得的宅基地房屋,房屋产权没有变化的,经村社同意(确认宅基地使用权人、面积、四至范围及房屋建成年代等)并公示30日无异议的,予以确权登记,在《不动产权证》记事栏应注记“该权利人为非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农民进城落户后,其原合法取得的宅基地使用权应予以确权登记。
(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房地一体确权登记原则
1.乡(镇)村办企业事业单位依法使用农民集体土地进行非农业建设的,可依法确定使用者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
(1)1986年12月31日前,使用集体土地兴办乡(镇)村公益事业和公共设施,地上建筑物至今未扩建或翻建的,经村社同意(确认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人、面积、四至范围及房屋建成年代等)公示不少于30日且无异议的,并出具证明,报镇(街道)政府(办事处)审核后,予以确权登记。乡镇企业用地和其他经依法批准用于非住宅建设的集体土地,至今未扩建或翻建,仍继续使用的,经所在村社同意,(确认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人、面积、四至范围及房屋建成年代等)公示不少于30日且无异议的,并出具证明,报镇(街道)政府(办事处)审核后,予以确权登记。
(2)1987年1月1日后,乡(镇)村公益事业和公共设施用地、乡镇企业用地和其他经依法批准用于非住宅建设的集体土地,应当依据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文件,确定使用单位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
2.对没有土地权属来源的集体建设用地,应当查明土地历史使用情况和现状,依法依规分类处理后进行确权登记,严禁通过不动产登记将违法用地合法化。1999年1月1日之前土地利用现状变更为集体建设用地,应当查明土地历史使用情况和现状,认定属于合法使用的,经所在村社同意并公示30天无异议,经镇(街道)政府(办事处)审核后,报区人民政府批准,予以确权登记。1999年1月1日之后土地利用现状变更为集体建设用地,需依规定办理用地批准手续后,予以确权登记。
集体建设用地上的建筑物、构筑物所有权依照法律法规规定办理。
六、工作步骤
“房地一体”确权登记发证由花都区人民政府以“总登记”形式组织实施,同意开展权籍调查、登记发证和成果汇交等工作,我镇按照区的工作方案要求,明确我镇的目标任务、职责分工、方法步骤、时间安排和工作要求,具体包括前期准备阶段、权籍调查登记发证阶段以及总结阶段。
(一)前期准备(2020年5月前)
1.制定实施方案
根据《广州市规划和自认资源局花都区分局关于印发<广州市花都区“房地一体”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制定炭步镇农村“房地一体”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方案,主要包括基本情况、工作流程、组织实施、时间安排等内容。
2.前期摸查
对本镇范围内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情况进行摸底调查,进一步掌握调查面积、历史资料等基本情况。
(二)组织实施阶段(2020年5月-2020年10月)
1.发布“房地一体”不动产总登记通告,明确总登记范围、时限、条件等要求。
2.宣传动员,召开动员大会,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活动和发动工作。
3.协助调查作业队伍开展农村房屋调查,全面查清农村土地及房屋的位置、面积以及权属等基本情况,形成满足“房地一体”确权登记发证要求的权籍调查成果。不动产权登记机构依法审核,对符合登记发证条件的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籍地上房屋所有权予以确权登记并颁发不动产权证书。
(三)验收总结阶段(2020年11月-2020年12月)
1.成果资料整理、数据汇总、检查验收。由区规资局负责“房地一体”确权登记成果资料的整理、检查和数据汇总工作,建立农村权籍调查成果数据库。
2.工作总结。对“房地一体”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包括农房登记数量、发证情况、实施工程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办法等。
(此页无正文)
公开属性:主动公开
抄送:镇领导班子成员
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9月10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