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至25日,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成功举办首期“人工智能训练师”职业技能公益培训班,数十名流动人员共同探索人工智能训练师“黄金赛道”,这不仅标志着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花都模式”迈入了数字化赋能的新阶段,也为数字经济时代培育了“黄金职业”人才。
据了解,首期“人工智能训练师”职业技能公益培训班由花都区人社局和新华街劳动保障中心指导,花都区“新新相映”流动人员党群服务中心承办。培训班聚焦AI技术应用前沿,设置了人工智能与编程基础、机器学习实践、DeepSeek模型操作等核心模块,通过“理论+实操”的双轨教学,帮助学员掌握智能系统训练、数据标注、算法优化等专业技能。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培训中特别设置了流动党员先锋模范岗,由“流动党员就业创业援助先锋队”成员担任助教,将党建元素深度融入技能培养的全流程。
此次培训是花都区人社局“送技能、促就业、暖人心”专项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政企校”协同机制,“新新相映”在“花智聘”小程序开辟了流动人员专属就业专区,集成了AI简历诊断、岗位智能匹配等功能,并在党群服务中心配备了自助就业一体机,构建起了“线上+线下”的智慧就业服务体系,精准匹配企业用工需求与劳动者技能短板,并针对重点群体就业结构性矛盾,创新推出了“招聘-培训-认证-就业”的全链条服务,学员完成培训后,可考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享受广东最高2600元的技能补贴,就业竞争力显著提升。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加速赋能实体经济,花都区“新新相映”流动人员党群服务中心创新实践“党建+就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径,致力于构建“党建引领、数字赋能、精准服务”的就业创业生态。目前已组建了涵盖电商运营、数智人才等领域的党员专家团队,培育“电子商务师”“人工智能训练师”“无人机操控员”等新兴职业培训项目5个,开发了“AI+职业技能”的特色课程库,累计开展了17场次培训,帮助1200余名流动人员实现了技能升级。推动了流动人员从“治理对象”转变为“发展力量”,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注入人才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