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推动人居环境提质升级,既留住街巷肌理的温度,又注入现代生活品质。
广州北站东侧老旧小区成片连片微改造项目(启动区、二期-1)位于广州市花都区旧城核心区、中旅免税综合体项目南侧,改造面积约9.5公顷,涉及3个社区、29个老旧小区,惠及居民1216户约4256人,经过一年半的改造历程,广州北站东侧老旧小区成片连片微改造项目(启动区、二期-1)街区环境品质得到全面提升。
由于老旧小区供水管道及设施普遍出现锈蚀、破损等问题,导致居民用水困难。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加装了两处二次增压水泵房,将协助解决周边2000多户居民用水难题,让他们顺畅喝上“放心水”“优质水”。不仅供水设施升级,电、燃气、消防设施也得到有效改善。
“我们迁改增容2处变压器,解决改造范围内企业、商户电力需求;实现燃气主管网全覆盖,解决‘瓶改管’燃气入户难题;维护消防管网,完善室内外消防设施52处,防患于未‘燃’,让居民生活更便利。”区住房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硬件升级,无障碍设施的短板也跟上。小区内,29个老旧小区共52栋居民楼,实现走道扶手适老化改造全覆盖;公共空间中,增加适老化口袋公园4处,增设人行道约1480平方米,完善无障碍坡道85处、盲道约2570米,增加无障碍卫生间4处,增加无障碍电梯23台,增设无障碍停车位11个,人居环境不断完善。
停车难题得到有效缓解。花都引入社会资本,结合街巷道路空间增设临停泊位,利用地上地下空间建设车场(库),增建6个停车楼,新增车位725泊、街巷临停643泊,让居民爱车幸福到“位”。
新华市场新增了直梯、手扶电梯、无障碍电梯,成为老年人、残疾人友好农贸市场;区残联门前的口袋公园多了体育娱乐设施,方便市民健身;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增加了公共空间口袋公园,种植芳香疗愈植物,添加无障碍坡道、扶手、休闲座椅、照明等适老化设计;区委老干部局旁,新建同心圆共享公园(颐康公园),满足周边“一老一小”商贩群体、居民群众等日常休闲康乐需求。
走在这里,不仅仅能看到新的变化,也能感到“旧”魅力。水磨石、红砖、花格窗等各种具有花都年代特征的建筑材料和构件,被融入建筑本体改造。
商业大道16号有了漂亮的灰塑“外衣”,西市一街和二街的新中式牌坊山墙和片区沿街阳台遮阳板上装上了岭南窗花,传承老新华历史记忆。在红砖坊,保留了古朴风韵的城市记忆,采用空斗墙技术砌筑,传承了民间传统的建筑工艺,让建筑成为场地与居民心中回忆的“交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