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Bg

花都区诚信建设万里行:花都区秉持绿色发展理念,提升城乡面貌品质,提升信用监管效能

发布日期:2022-05-20 14:54    文章来源:花都区发展改革局     【 字体:   】  访问量: -

  花都区发展改革局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重要论述精神,全面深入抓好整改任务落实,着力提升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事中事后监管能力和水平,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规范建设保好驾、护好航。

  强化学思悟践,依法依规做好项目审批。

  花都区发展改革局党组5次召开党组会议深入学习大规模迁移砍伐城市树木问题整改相关会议及文件精神,扎实推进整改工作。业务科室从提高行政审批能力入手,学习贯彻《企业投资项目事中事后监管办法》《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广东省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事中事后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包容审慎监管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切实做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事中事后监管,为促进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提升经济社会发展后劲。一是制定《花都区2022年促固定资产投资工作方案》,梳理出469个(滚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并重点跟进159个重大项目。二是全面摸查我区基础设施投资109个在库项目及7个前期项目情况,逐个对接项目存在问题,相关工作获得上级充分肯定。三是做好每月固定资产投资分析、通报及下月预测。四是每月定期实地查看部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了解项目投资计划和阻碍进展的问题,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困难。

  2022年第一季度,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05.58亿元,同比增长10.3%,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完成43.52亿元;建设改造投资累计完成62.06亿元。

  提高监管效率,扩大监管覆盖面。

  花都区发展改革局积极探索事中事后监管方式创新,建立健全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将事中事后监管工作与其他部门、其他业务工作协同推进,有效提高监管效率,扩大监管覆盖面。

  将事中事后监管与“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协同推进。将企业投资项目事中事后监管与本部门“双随机、一公开”检查、与花都区市场监管局开展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检查相结合,做到一次检查可开展多项工作、监管多个事项,提高监管效率、尽可能降低对企业工作开展的干扰。1-4月已开展4次定期事中事后监管,对广东东方雨虹建筑材料有限公司花都生产基地项目、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花都院区、广州中远海运空运白云机场仓储项目等18个项目进行监管。

  将事中事后监管与备案工作协同推进。对于企业投资项目,区发展改革局牵头建立企业投资项目信息联动机制,于每月5日前将上月经区发展改革局核准和备案的企业投资项目信息共享至各相关职能部门和属地镇街,一季度共推送84个项目信息。

  将事中事后监管与审批工作协同推进。结合城市树木、历史古建筑及文物保护等内容,区发展改革局印发实施《花都区本级政府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要点》,在审批前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合理性、外部影响可控性等方面的审查要求进行了明确,提高了区本级政府投资项目立项审批审查质量和效率,在审批后将批复抄送给相关职能部门并在花都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上进行公示,极大推动了审管有效衔接,强化了部门联动,高效协同、共同做好我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服务和监管工作。

  创新监管方式,形成监管合力。

  2021年11月区发展改革局印发实施《花都区关于完善工程建设类政府投资项目事中事后监管机制的意见》(下称意见),从明确工作目标、落实监管主体责任、完善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加强组织保障四方面健全完善我区工程建设类政府投资项目事中事后监管,特别是对发展改革部门、财政部门、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交通运输、水务、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生态环境部门等部门的监管责任进行明确,加强施工全过程监管,解决我区监管机制不健全、监管手段不完善等突出问题,确保花都区工程建设类政府投资项目监管有效和服务到位。

  区发展改革局印发实施意见后,其他监管部门迅速行动,厘清监管职责,推进监管事项落实。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印发实施《花都区城市绿化行政审批事中事后监督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城市绿化行政审批事项的事中事后监管,完善监管机制、提升监管效能;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印发实施《广州市花都区关于加强政府投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审批和事中事后监管的通知》,加强政府投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审批和事中事后监管,坚持以制度促管理,形成长效工作机制,常抓长效;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花都区分局印发实施《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花都区分局关于加强临时用地审批和批后管理的通知》和《关于印发花都区林木采伐审批(核)管理工作指引的通知》,明确局内各审批部门职责,规范审批行为,落实监管责任。


相关附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