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都区诚信建设万里行:生命路上的“护航者”——记热心公益的刘厚奖
1975年出生的刘厚奖是广东韶关翁源人。2018年,刘厚奖与花都跑团团长“奔跑哥”、团副“兵缘”三人共同创立了花都区马拉松跑步运动协会。协会原本是为更多跑友提供服务,但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也成了他公益之路的开端。
除了跑步 还能做些什么?
协会成立之初,恰逢第一届花都区摇滚马拉松,当时市民对摇滚马拉松的认知度和参与度都不高。于是协会成员几乎是“倾巢而出”积极参与赛事,通过朋友圈向身边的人宣传,让更多的人知道普通市民也可以成为摇滚马拉松比赛的主角。那次之后,刘厚奖便一直在思考,除了跑步,我们还能够为大家做些什么?随后的一次探访活动让刘厚奖看到了公益之光。
协会发起了清远阳山6孤儿探访活动,队员们穿过重重山脉,经历反复晕车呕吐,终于来到了风景秀丽的小山村里。但到了要探访的家庭,刘厚奖和他的队员们都心头一紧,被探访家庭中有一位82岁高龄的老奶奶,两个儿子及一儿媳患重病早已去世,另一位儿媳受不了家庭的变故选择了改嫁,留下了6个年幼的孩子。原本生活幸福的孩子突然成了孤儿,家中的衣食住行,都要依靠他们自己稚嫩的双手去完成。6个正在长身体的孩子每天吃的只有豆腐和萝卜干,很难闻到肉的味道。
得知这一情况,刘厚奖二话不说就带着孩子往村里的超市走,把超市的所有鸡蛋都买了回来。一边买,刘厚奖还不停问她想吃什么,孩子只是拘束地摇摇头。从他们闪躲的眼神里,刘厚奖明显地感受到了他们的无奈和自卑,但同时也看到了他们的坚韧和感激,家中的大姐姐忍不住流下泪水。这让刘厚奖和伙伴们的心受到强烈的震撼,他们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心酸,久久无法平静。
刘厚奖说:“他们只是孤儿群体中的一个缩影,很多困境中的孤儿正过着不为人知、无人关爱的艰难日子,虽然自己的力量很单薄,但绝不能冷漠,有机会能帮上就一定要帮!”
回程途中,刘厚奖和队员们还前往清远市浸潭镇根一村探访了一名13岁就患白血病的男孩,男孩的妈妈只有3岁孩子的智力,生活不能自理,全家只能依靠他和姐姐的扶贫金生活。10岁时,男孩就开始到处找活干,为的是赚钱养活妈妈、供姐姐上学,他是家中的顶梁柱,他说还想回报社会,去报答曾经帮助过他的所有人,他还有很多很多的梦想……白血病的到来,让这个原本就摇摇欲坠的家,瞬间坍塌。残酷的事实让刘厚奖泪流满面,但很快他又强装欢颜,为他们捐钱捐物,刘厚奖说:“我们不能彻底改变他们面对的困境,但如果有更多的人像我们一样关注他们,或许他们的日子就会好过一些。”
那次的探访经历,公益的种子慢慢在刘厚奖心里生根开花。
心手相牵 为爱奔跑
2021年广州花都摇滚马拉松系列赛融创家庭亲子跑中,一支叫做“爱跑团”的特殊团体引起了社会的关注。这支队伍由50组孤独症儿童家庭组成,或许是有了“星星的孩子”,这场亲子跑也一路带着光,孩子们个个精神抖擞,阳光自信,在奔跑中获得快乐。但在这场美好的赛事背后,离不开刘厚奖的默默付出。
由于身边越来越多孤独症家庭的出现,让刘厚奖很是痛心,一直想为他们做点什么,于是他开始翻书查资料,想用科学的方法为他们提供一些帮助。有资料表明跑步是帮助孤独症儿童的最佳方法,坚持跑步,不但可以增强他们的体质,还有助于他们社交技能的培养、增加治疗途径和干预周期,更重要的是可以释放他们内心的焦虑和压力,让他们变得阳光和健康。刘厚奖想:“跑步,这不正好是自己的强项,这可太好了。”
于是刘厚奖带领协会成员为“花都手牵手”的孤独症孩子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例如在花果山体育馆开展趣味活动,志愿者和孤独症孩子们一起做游戏、陪他们健康跑,环操场400米、800米、1200米……甚至更远的陪跑,欢声笑语充斥着整个体育馆,孩子们脸上满足而纯真的笑容让刘厚奖和队员们感到很欣慰,希望可以为他们做得更多。
2019年底,花都区马拉松协会携手花都区手牵手志愿者服务队一起发起了“心手相牵,为爱奔跑”的关爱孤独症少年花都湖5公里迷你马拉松公益活动,希望借此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和包容孤独症患者,同时呼唤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关爱星星少年的行动中来,让更多的星童得到关爱。作为协会会长,刘厚奖亲自参与整个活动的策划、扫除种种阻碍理顺赛事流程,最终让活动成功举办,让“群星”快乐地闪耀在花都湖公园。家长和孩子们都非常开心,有家长表示:“真的很感谢刘会长的付出,让我们这些特殊的孩子也能感受到马拉松的乐趣。”为了孩子们的快乐成长,刘会长答应他们每年至少办一场!
2020年疫情突然来袭,所有大型活动都无法举办,答应孩子们的赛事也不得不取消。刘厚奖内心十分煎熬——给孩子们“放鸽子”,成了个不讲信用的人。刘厚奖心想:“要是我早点组织,提前一点举办,那多该好。”
2021年年底,疫情相对稳定,好不容易盼来了花都摇滚马拉松之融创家庭亲子跑!刘厚奖第一时间想起了那些孤独症孩子,他多次找主办方沟通协调,即便困难重重,但刘厚奖没想过放弃,最终在他的努力和坚持下,换得了50户孤独症家庭的爱心赠送名额,组成“爱跑团”,让爱再一次在亲子跑活动中烂漫地绽放。
做AED的传播使者 为生命护航
花都马拉松协会会长刘厚奖被朋友们称为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的传播使者,刘厚奖表示:“我坚持跑步已经有七八年时间,或目睹或听说过太过起猝死最终无法救治的事件,真的非常痛心。如果有更多人认识AED,知道它的使用方法,就多了挽救生命的希望。”
据了解,在我国等待救护车的平均时间超过15分钟(疫情期间等特殊时期则更长),而心脏骤停患者的黄金抢救时间只有4分钟。救护车赶到前,如果现场目击者懂得急救知识,且附近有AED设备,患者能够获得有效的心肺复苏和AED除颤,那么患者被成功救治的几率将大幅提高。据统计,在北美的239例院外心源性性猝死患者中,只使用心肺复苏急救的生存率为14%,而同时使用心肺复苏和AED除颤的生存率上升到23.4%。
在刘厚奖的发动下,花都区马拉松跑步运动协会众筹了花都公共场所首台公益AED,安置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门卫处,为体育馆运动的市民护航。
刘厚奖热爱跑步,偶尔也跑马拉松,听说过不少跑马拉松猝死的事件报道,所以他对协会会员的生命安全非常重视,先后开展了多期的红十字会急救技能培训、AHA急救培训,为花都区输出了一批急救员,为协会培养了100多名红十字会急救员。
新闻报道里的校园猝死事件时有发生,为了引起各校对急救的重视,提升校园急救能力和水平,2021年9月17日,刘厚自己出资购买了一台AED,代表花都区马拉松协会捐赠给秀全中学,并为学校提供心肺复苏技能培训。他希望能够以点带面,让各校重视急救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展应急救护培训,提高校园的自救、互救能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学习、掌握急救技能,真正做到“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
今年4月,广州疫情防控工作形势严峻,在多轮的大规模核酸检测中,刘厚奖作为志愿者主动参与到新华街党群服务中心、宝华社区、太子步行街的检测工作中,但不管他在哪个检测点工作,他都带着一台AED,一边做志愿者的一边做急救员,为核酸检测现场护航。在新华街党群服务中心核酸检测点做志愿者时,刘厚奖听说社区工作者为了防疫工作不眠不休,有时一天只能睡上两三个小时,刘厚奖大为震惊,因为他知道,睡眠不好或工作压力过大,容易发生猝死。他立刻决定为新华街党群服务中心捐赠一台AED,为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工作护航。这也是花都区党群服务中心首台AED、花都区核酸检测点首台AED、广州市党群服务中心首台AED、广州市核酸检测点首台AED!
2022年5月,刘厚奖为花都区政府捐赠15台AED,立志做广州市公共场所AED的传播者、推广者、引领者,加强急救知识与技能、AED的普及推广。“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让更多的人了解与掌握急救知识,挽救更多美好的生命。”
刘厚奖表示,为了做公益,这些年他确实投入了不少时间和精力,为了不增加协会会员的经济负担,从协会成立的那天起,协会的运营费用、重大活动不足的经费,全部由他一人承担,他是协会“无偿工作”的正式员工。但让刘厚奖感到欣慰的是,他的公益行为不但没有遭到妻子的反对,反而赢得了妻子无条件的支持,只要刘厚奖需要,妻子便二话不说拿出“私房钱”。更让刘厚奖开心的是,坚持做志愿、关注公益已经对孩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小小年纪的他们已经学会要乐于分享、关爱他人,在刘厚奖看来,具有公益情怀的孩子,才能拥有坚韧而高尚的品性和丰盈的内心,才能在社会中走得长远和幸福。
刘厚奖说自己很普通,在他在这条“公益之路”上,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豪壮行为,也没有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动人言语,但他却用不求回报的付出和朴实的行动,谱写了一篇人间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