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都区诚信建设万里行:人才连世界 大美花都喊你来
这是一个时代走向另一个时代的序曲,一个世界级大湾区让这片热土再次赢得世界瞩目。花都坐拥广州北站和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作为空铁枢纽正通过独特的区位优势,吸引着海内外人才。
近年来,花都区扎实推进人才“四大工程”,实施人才强区战略,落实“党管人才”原则,加强全区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筑巢引才”工程,提供人才舒心安居保障。符合条件的国际尖端人才、国内高端人才、花都领军人才、花都高端人才和花都优秀后备人才,可选择人才住房免租、人才住房赠予、人才购房优惠、安家费等安居保障待遇。“贴心育才”工程,打造完备的人才发展生态。鼓励区内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大力引进区外优秀人才到本区创业或全职工作,按国际尖端人才、国内高端人才、花都领军人才每引进1名分别给予最高30万元、10万元、5万元的奖励,同一机构每年引才奖励最高100万元。“诚心爱才”工程,建立健全人才奖励体系。围绕本区重点产业开展花都杰出人才遴选,遴选对象原则上要在用人单位工作满3年以上,一般从高层次人才中产生。对遴选出的花都杰出人才每人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真心暖才”工程,构建全方位人才服务体系。高层次人才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可就近选择就读区内公办学校。国际尖端人才、国内高端人才、花都领军人才子女选择就读广州区域内国际学校、民办学校的,给予学费最高40%的资助,资助总额最高100万元(柔性人才最高50万元);花都高端人才和花都优秀后备人才子女选择就读广州区域内国际学校、民办学校的,给予学费最高40%的资助,资助总额最高20万元(柔性人才最高10万元)。
为确保“四大工程”顺利实施,花都区成立了以区委书记任组长,区委副书记、区长任副组长的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制定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建立各项人才会议制度和工作制度,不断完善人才工作机制;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责任务,形成区委组织部牵头统筹,职能部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人事人才工作格局。
2021年以来,完成了覆盖汽车制造、声光电、绿色金融等领域的高层次人才遴选,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认定了30名高层次人才。全区入选国家、省、市层级人才培养工程项目的101人(次),其中,被市区两级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认定为高层次人才的43名。联合工会、行业协会等部门举办首届新业态快递从业者技能大赛,积极参加省市各类技能竞赛,花都区有11人入选广州市星级“粤菜师傅”,1人入选十佳“粤菜师傅榜”,29人获得广州市“羊城工匠”荣誉称号,141人获得花都区“羊城工匠”荣誉称号。
开展了首批重点招商引资企业人才住房摇珠配售活动,为24名招商型人才配售人才住房;为高层次人才解决住房问题,全区有序配建1462套政府性房源。2022年,为花都区各产业链引进的40名优秀人才发放第一批次住房补贴48万元,并预算安排专项经费770万元,用于高层次人才扶持办法奖励和补贴、博士后科研人才资助、临空产业人才服务园区扶持等。
坚持每年专门拿出不少于800个公办学位,解决重点企业高管和技术骨干子女就读公办学校(小学和初中)的问题。为符合政策照顾的高层次人才配偶工作调动提供“绿色通道”。让各层次人才和行业精英都能住有所居、学有所教、老有所得、创有所成。人口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产业大发展带动了用工需求。10年来,花都常住人口增长近70万,劳动适龄人口占比依然保持较高水平,众多职业院校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劳动力。
作为广州北大门,花都正成为广州经济和人口重要承载区,区委、区政府坚持用更大诚意、更实举措,推动产业扶持、项目孵化、人才安居、政务便捷等一揽子的政策创新。全区目前共有省级重点实验室1家、省新型研发机构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4家、市级重点实验室2家;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6家;科技企业孵化器16家(其中省级2家,市级2家),众创空间11家(其中省级2家),孵化总面积32.52万平方米。
如今,“四大工程”人才强区战略初显成效,汽车临空、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绿色建筑等产业集群,正呈现蓬勃的发展强劲。超两千亿级汽车产业集群不断壮大,千亿级智能电子产业集群蓬勃发展,千亿级临空高科技产业集群加快发展。6个国家级重大战略平台叠加,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这里是新花都人的热土,海内外创业精英在此汇聚并成长壮大;这里为企业发展提供澎湃动力,是粤港澳大湾区新发展引擎。无论出发还是到达,这里离世界最近,让梦想触手可及,欢迎您来花都,在这里,您可遇见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