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花都区卫生健康局2021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政府的新要求,按照区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工作部署,结合我区卫生健康年度工作安排,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现将2021年法治建设开展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措施及工作成效
(一)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区工作的领导
1.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党组(中心组)重点学习内容,制定局2021年理论中心学习组计划、工作制度;2021年3-6月全系统处级干部对“花都区处级干部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研讨进行了学习及发言;6月局党支部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进行了集体学习;7月局中心学习组对“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进行学习及发言。
2.深入学习宣传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贯彻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关于不断提升公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的精神,加大宣传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部署,主动适应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要求,总结评估“七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成果,9月6日在区政府收看收听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工作会议;9月23日党组对全面依法治区工作会议精神进行学习;9月30日局中心学习组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宣传《法治时空》视频进行学习。
3.深入学习宣传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结合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以党章、条例、准则为重点,深入学习宣传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等党内法规,积极组织开展党内法规学习宣传及学法考试。
(二)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今年,针对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深入贯彻省、市、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精神,落实“明晰责任分工,层层压实责任”的要求。
1.加强医疗机构防控“哨点”的监督力度。研究制定《关于迅速开展民营医疗机构新冠疫情防控监督检查工作方案》,全覆盖检查辖区各类医疗机构,特别是加强对医疗机构发热门诊、预检分诊、院感防控、疫情报告、疫情控制、消毒隔离、生物安全、医疗废物和医疗污水处理等重点环节的监督检查。全年,共出动监督员2952人次,检查辖区内医疗机构1820间次,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417份。
2.强化公共场所疫情防控的督导巡查。集中力量督导巡检密接酒店(隔离酒店)集中隔离场所,强化大型商场超市、宾馆酒店、电影院、车站等公共场所的监督检查。督促各类公共场所经营单位严格落实好人员测温扫码、场所通风消毒以及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保洁等卫生管理措施,健全防控工作责任制和卫生管理制度,完善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履行并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指引要求和公共场所卫生法律法规要求。全年,共出动监督员6920人次,监督检查公共场所2877间次,下发意见书1544份。
3.突出学校(托幼机构)等重点监管对象的监督检查。加强与区教育局联系,形成监督合力,对辖区内学校、托幼机构以及校外培训机构进行监督检查,落实疫情防控管理要求。全年,检查各类学校239间次,检查托幼机构34间次,检查托育机构169间次,检查校外培训机构50间次。检查生活饮用水供水单位91间次,发出《卫生监督意见书》62份。检查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17间次,检查月子服务机构83间次。
4.加强职业卫生重点企业监管。紧盯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病种、重点危害,积极开展重点企业专项、有机溶剂专项、“三同时”专项、尘毒危害专项等多个专项监督检查。共出动卫生监督员396人次,对辖区内175间用人单位开展危害治理行动,发出卫生监督意见书135份,行政处罚9宗。倒查新发职业病(疑似)企业39间,对20家用人企业单位负责人进行了约谈,引导用人单位落实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
(三)加快法治政府建设,党政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
2021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花都区卫生健康局党政主要负责人曹扬同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牢固树立正确的发展观、政绩观、人民观,切实把“两个维护”贯彻落实到卫生健康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切实提高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能力。现将一年来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和学法守法用法情况简述如下:
1.全面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一是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党的领导贯穿卫健工作各领域全过程,严格落实“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制度,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巩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严格落实“两个维护”、十二项制度机制,严格执行政治要件闭环落实机制和请示报告制度,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二是深化学习强党性。通过“专题讲座+网络学习+自主选学”等方式,坚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文化素养,厚植文化底蕴,增强党性修养。一年来,积极参加学法专题培训,通过广东省干部培训网络学院、“学习强国”、“廉洁广州”等平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等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七一” 重要讲话精神、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课程,努力增强“八种本领”,提高“七种能力”。
2.推动行政机关科学民主依法决策
促进卫生健康局执法主体严格规范文明执法,提高全局执法部门依法行政水平,局审定并通过了《广州市花都区卫生健康局重大行政执法决定及规范性文件制定法制审核清单》《广州市花都区卫生健康局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工作指引》《广州市花都区卫生健康局法制审核制度》,审定并签署了《卫生健康行政执法委托书》,以委托卫生监督所行使在区内实施卫生健康监督执法和其他行政执法行为。印发了《行政会议制度、党组工作规则》,行政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决策法定程序严格落实,决策质量显著提高,决策效率切实保证,违法决策、不当决策、拖延决策明显减少并得到及时纠正,行政决策公信力和执行力大幅提升。一是规范了执法人员执法工作机制。科学界定卫生行政执法法内容,完善举报受理、日常巡查、重大案件集体讨论、重大案件管理、案卷评查、执法案例指导、风险防控、应急管理、专家顾问等工作机制。二是完善队伍建设。加强对卫生健康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考核、岗位轮换、廉政管理,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业务素质和行政执法能力。三是强化激励约束。明确卫生健康行政执法责任,加强执法人员评议考核、完善奖惩管理等制度,切实加强卫生健康行政执法监督工作。四是加强协调联动。优化创新行政执法方式,加强抄告备案、案件移送、信息通报、联席会议等协调联动,形成行政执法合力,建立健全“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卫生健康行政执法制度体系。
3.扎实推进镇街综合行政执法工作
贯彻落实省、市、区关于推进镇街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文件精神,确保镇街综合行政执法“接得住、管得好”,进一步提高综合监管能力水平。我局在卫生行政处罚权正式调整由镇街实施前,已落实了3次业务培训。9月15日后,我市32项卫生行政执法事项交由镇街实施后,市卫生健康委组织实施了职业卫生监管培训。10月26日,花都区卫生健康局(区卫生监督所)举办了镇街卫生监督执法业务培训班,区卫生监督所三位执法科室的科长,结合自身执法经验,经过认真背课试教,专题讲授《无证行医查处实务》《花都区公共场所镇街行政执法交流》《职业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指南》等内容。专题培训深入浅出,点面结合,对我区镇街开展卫生监督执法、解决常见困惑,以及执法能力提高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多次的培训交流,鼓舞和激励镇街综合执法的全体同志牢记使命、勇于担当,努力工作,为保障全区人民身体健康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4.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1)把不断整改推进“三项制度落实”统一到高度重视上来。根据市区两级“关于做好2020年度法治广州建设考评迎考工作通知”要求,梳理了“2020年度法治广州建设考评证明材料目录”,报送了《花都卫监所关于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总体情况报告》《2020年处罚案件目录》;还总结报送了“2020年度卫生行政许可实施和监督管理情况报告”。在“广东省行政执法信息公示平台”上,对照“双公示”要求,逐项核查“事前公开”相关信息,重点核查“行政执法全过程音像记录清单”、“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清单”、“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规则”等“事前信息”。完善2020年度本单位行政“执法结果”信息和2020年度行政执法“年度数据”信息。通过提高思想认识、聚焦任务牵引,以及落实自查整改,推进“三项制度”逐步落地见效。
(2)把执法办案统一到落实“执法记录和法制审核制度”上来。开展“双随机检查”“以案促管”等行政执法工作,认真落实“执法记录和法制审核制度”有机结合。组织区卫生监督所开展“自检自查”和“查漏补缺”工作。通过任务牵引和自查整改,不断落实“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
(3)把严格许可受理审核统一到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上来。优化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模式,大力推行卫生公示制度。通过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和优化群众办事体验,大力推行“电子政务”“阳光政务”。针对政务服务事项,主动落实清单线上填报、梳理办事指南,以及压缩许可时限,实现许可便捷高效。行政执法“事前环节”在“广东政务服务网”上公开,“事后环节”在“广州市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和“广东省行政执法信息公示平台”公开。“卫生行政许可全过程电子记录”在“广州市卫生监督信息系统”运行8年,“卫生行政处罚案件”和“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在“广州市卫生监督信息系统”“国家卫生健康监督信息平台”以及“花都区行政执法电子监察业务填报系统”填报;现场审核与事后监管等工作的有效衔接,各类许可业务按时办结率100%。各类卫生许可证发证档案做到了文书制作规范、责任签署完整、材料归档齐全。
(4)全面推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局设立政策法规科,工作人员4名,法制人员均具有相应的法律专业知识,法制审核人员达到本单位执法人员总数的5%。2021年以来,通过执法记录仪录制158段重点执法行动的视频,有20宗重大行政执法决定通过法制审核。
5.加强和创新事中事后监管。
以“问题导向和压实目标任务”的办法在“双随机、一公开”“以案促管”上展示硬核担当。一是大力推进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式。2021年,区卫生监督所共被抽取了“双随机”任务清单343宗(其中公共场所234宗、学校卫生40宗、生活饮用水6宗、餐饮具消毒3宗、医疗卫生29宗、传染病卫生23宗、放射卫生7宗、职业卫生1宗)。为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创新事中事后监管方式。区卫生监督所依托广州市卫生计生综合监督移动执法信息管理平台,实时维护“检查对象名录库”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根据检查进度,及时将结果数据录入系统,做到全程留痕,实现过程和责任溯源。二是深入开展“以案促管”工作。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依法依规从快从严查处与疫情相关的卫生健康领域违法违规行为,努力扩大卫生监督“以案促管”效果和质量,2021年,共查处案件484宗(其中一般程序230宗,简易程序254宗。医疗类案件共231宗,公共场所类案件238宗,职业卫生类案件10宗,其他类案件5宗),罚款664135元,没收违法所得2235元。对199间次的医疗机构给予不良执业行为记分,合计522分。没有被申请行政复议和被提起行政诉讼的案件。落实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不良执业行为记分制度。今年以来,组织开展医疗机构全面排查和重点督查专项行动。针对违法行为,对199间医疗机构(含个人)作出行政处罚,对相关医疗机构给予不良执业行为记分(共计522分)。
6.深化政务公开,建设阳光政府。
制定花都区《卫生健康领域基层政务公开标准目录》,梳理出11个一级事项、159个二级事项,并逐项明确责任科室及更新内容、时限,并在区人民政务官网挂网公开,开通相应栏目更新信息,2021年共公开信息121条,确保基层政务公开内容公开规范。保障区府网站信息公开目录更新,做到常规性工作定期公开,临时性工作随时公开,固定性工作长期公开。工作动态、行政执法等重点栏目发布及时规范。
7.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
花都区卫生健康局依法申请行政权力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各项指标,行政许可事项共40项(大项)拆分项(127项),衍生项目(12项)除衍生项以外,所有事项均已进驻广东省政务服务事项管理系统(广东政务服务网)。我局没有“未纳入广州市行政许可备案事项目录的事项”和“未进驻广东省政务服务事项管理系统(广东政务服务网)的事项”。
全面更新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项目办事新指南信息,减少申办材料和证明6项。2021年承接市下放行政许可事项主项13项、子项13项。行政给付3项,行政确认2项,行政奖励4项,其他行政权力5项,公共服务2项。在行政许可实施过程中,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规定的审批权限、范围、程序、条件等,不存在变相设定和实施行政许可情况。所有许可项目的法定办结期限均为20个工作日以上,如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核发、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核发、医疗机构设置审批和执业许可、中医医疗机构设置审批和执业许办结期限均为20个工作日,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购用印鉴卡审批承诺办结期限为40个工作日,为做好2021年度重点城市及省级政府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第三方调查评估迎检工作,以上事项时限调整压缩为1个工作日。各类业务按时办结率均为100%。
8.持续推进“数字政府”建设。
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提高卫生行政服务效能。做好各项卫生业务受理、归档工作,全年,共办结公共场所许可846宗,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许可证》4宗,放射诊疗许79宗,医师注册1182宗,及时办结率100%。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评定2266宗,其中A级7宗,B级45宗,C级2214宗。完成“互联网+监管”系统梳理工作;做好政务事项系统及国家卫生健康监督信息管理平台维护工作;及时整理行政执法文书归档,各类卫生许可档案均做到了文书制作规范、签署完整、材料齐全。
9.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
根据区政数局的要求和部署,配合我局政务服务事项,已完成卫健局所有对外服务事项“一门、一窗、一件事”受理全过程,配合政数局梳理跨省通办、跨城通办事项清单,推动跨域通办事项标准化建设,实现同一事项在不同地域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持续提升网上服务能力,优化网上业务办理环节,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融合服务。
10.全面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
今年已制定花都区卫生健康局行政应诉工作制度、工作台帐。邀请法律顾问(以案释法),通过行政诉讼败诉典型案例分析,再次强调了行政诉讼案件中行政负责人依法出庭应诉的正当性和必要性,并对行政诉讼案件材料准备,应诉程序与步骤进行了全面的讲解,为局今后可能面对的行政应诉案件做好了相关知识的储备,为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加快法治社会建设
1.深入推进领导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学法。
局党组把学习法律法规制度等纳入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机关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每年制定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将学法同理论学习同步开展。将宪法、党内法规、行政法规制度纳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和下属党委、党支部的学习计划,坚持领导干部自学和集体学法、带头遵法守法用法。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运用“三会一课”等基本形式,组织开展宪法、党内法规、行政法规专题辅导讲座宣传教育。坚持卫生健康系统党员干部职工学法制度。建立了局党组带机关干部集体学法制度,每年举办两期以上法治专题讲座。
健全学法考核机制。行政执法人员每人每年参加综合法律培训时间不少于40学时,组织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分别在《广州市公务员培训网络大学堂学习平台》和《国家卫生计生监督网络培训平台》上进行学习。把宪法、民法典和法律法规纳入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纳入国家工作人员初任培训、任职培训的必训内容,健全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核机制,全系统国家工作人员参加广州市组织的统一学法考试,把学法用法情况作为年度考核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与绩效考核挂钩。组织全体卫生系统工作人员及在职在编人员线上旁听庭审活动;共计组织全卫生系统3800多人参加全国法学考试,参加率100%,优秀率100%。
2.加大全民普法力度。
落实“七五”普法规划落实总结和制定“八五”普法计划年度工作。2021年到目前为止落实重大普法活动项目27项。围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2021年1月开始在全系统大力宣传省卫监所举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卫生监督线上培训班(一是疫情防控下的公共场所卫生监督;二是当前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监督重点;三是学校新冠肺炎防控卫生监督要点。2021年2月5日,举行了“美沙酮疾病预防知识培训讲座;2月22日组织《2021年执法案卷评查情况》培训;2月24日组织卫生行政执法风险防范教育;3月5日,组织档案专项审核工作的全部人员对修订之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进行了集体学习;4月30日,在广州花都区擎天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组织52名一线生产员工参加了培训,广泛宣传《职业病防治法》,以及有机溶剂、粉尘、噪声的防护措施;5月31日第34个世界无烟日,全区开展“世界无烟日”宣传活动,线上线下宣传《广州市控制吸烟条例》;6月2日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普法宣传活动;6月11日组织局机关和区卫监所公务员及参公人员开展防止干预防司法 “三个规定”公开承诺书签订活动。6月24日我局组织妇幼保健机构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线上培训,学习法律法规,观看人数759人,1163人次;8月5日,学习新修订《行政处罚法》的理解与适用,紧紧围绕新修订《行政处罚法》的理解与适用,广泛开展经验和体会交流学习,不断打牢监督基础,提高执法技能水平,自觉做到依法行政。
3.全面提升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效能和水平。
2021年继续与广东正善律师事务所签定法律顾问聘任合同书。局明确提出重大行政执法决定、重大医患纠纷处置、规范性文件制定等建立健全听取和采纳法律顾问意见工作机制。2021年就局相关规范文件制定及医疗机构审批存在的法律疑问多次征询律师建议与意见,法律顾问为我局审核、修改合同共计20多份,提供各项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35余次,大部分采纳;为余某某信访事宜提供相关法律法规,以便局向区信访局回复意见。
(五)加强全面依法治区工作保障
一是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完善案件移送标准和程序,建立健全行政执法机关、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信息共享、案情通报、案件移送制度。2021年5月18日,就雷志雄非医师行医案已向广州铁路运输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并被受理;2021年2月1日广州铁路运输法院作出行政裁定:准予对林二桂非医师行医案强制执行。二是完善行政执法流程。重点规范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收费、行政检查等执法行为,2021年1月根据黄埔区法院对姚明芳医师刑事判决的司法建议进行相应的吊销医师执业证处罚决定、公示、复函结果等反馈工作。对健全行政执法调查取证、告知、罚没收入管理等制度,明确听证、集体讨论决定的适用条件。严格执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未经法制审核或者审核未通过的,不得作出决定。三是创新行政执法方式。实行执法全过程记录。为有效提高执法的效果和水平,配备了10台执法记录仪和1台信息采集仪,开展卫生监督执法全过程记录工作,实现了执法全程可视、全程录音,为现场监督、取证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确保卫生监督执法行为更加阳光、公正和文明。
二、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卫生监督执法力量不足。卫生监督管理体制还未理顺,制约监督事业发展的“短板”和“瓶颈”长期存在,特别是体制机制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按照省政府《广东省关于印发广东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一2020年)的通知》(粤府函[2016]128号)“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卫生监督员配置标准为每万常住人口配1至1.5人”的标准,目前,我区卫生监督所编制人数35名,监管各类管理对象7000余间。还要负责全区打击非法行医工作、结合疫情防控开展专项督导检查,日常工作十分繁重。我区卫生监督人员数配置与公共卫生与医疗卫生监管任务不匹配。
(二)职业监管力量严重不足。根据《广州市卫健委关于广州市职业健康监管队伍建设调研报告》,截至2018年底的职业健康职能划转前,我区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负责职业健康执法的人员有270名。目前区卫生监督所承担职业健康监管职责,没有增加相应的执法人员数量。虽然卫监所成立了三人职业卫生执法小组,但是要实现日常监督全覆盖工作压力很大。
三、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2021年卫生健康局领导班子成员和全局执法队伍成员未发生违纪违法案件被追究刑事责任。2021年无行政诉讼、行政复议案件。
四、2022年度主要工作打算
2021年我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卫生健康法治建设各项工作不断深入开展,努力开创卫生健康法治建设工作新局面,重点围绕以下三方面开展工作:一是继续加强学习培训。强化法治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卫生健康系统干部职工法治建设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浓厚社会氛围。二是继续完善卫生健康法规制度建设。完善卫生健康各项执法流程,规范执法文书,落实好重大行政决策等制度,进一步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实施与落实,不断健全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三是继续完善行政复议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办理行政复议案件的具体流程,规范办理文件,确保行政复议案件准确无误。
广州市花都区卫生健康局
2022年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