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老旧小区微改造,不断改善人居环境
——区政协开展老旧小区微改造民主监督回头看活动
根据区政协2019年重点工作安排,10月23日,区政协港澳台侨外事委员会组织港澳委员对我区老旧小区微改造开展民主监督回头看活动,这是港澳台侨外事委在2018年4月24日组织港澳委员对我区老旧小区微改造实施民主监督活动后的第一次“回头看”。区政协副主席姚晓群,区政协港澳台侨外事委、提案委、办公室的主要领导,港澳委员,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区财政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花都区分局、区府办督查室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了活动。
政协委员一行集中乘车到花山镇富华小区考察微改造现场,富华小区是2019年我区16个老旧小区微改造的续建项目之一,现已基本完成。委员们仔细听施工单位现场讲解改造过程,细心察看现场,通过小区改造前后照片对比进行深入了解。随后,围绕此次“回头看”的内容进行座谈,根据在微改造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意见建议。
一、我区老旧小区微改造项目建设情况
我区共推进39个老旧小区微改造项目,除新华路30号小区(2018年已完工)与6个启动项目外,其余32个项目列入我区2019年十项民生实事之一,其中,16个续建项目在2019年底完工,16个新建项目在2019年底开展招标工作。(一)16个续建项目中,花山镇富华小区、花东镇北兴回龙小区、赤坭镇信兴花园小区、新华街聚贤花园小区、花城路九号小区等5个小区已基本完工;花山镇新城小区、新华街竹苑小区、秀全街河滨苑、旧西苑小区等4个小区已完成施工总量的80%以上,其余7个小区已完成施工总量的50%以上。(二)16个新建项目中,新华街永发小区、永发苑小区、兰圃小区、梅园小区、中铁港航局小区、金都花园小区、商业大道69-81号、松苑大厦小区、永大新城小区、侨苑小区等12个项目已确定中标单位,正在开展施工前准备工作;花城街秀全苑、税务新村、发展行等3个小区项目正在开展施工图设计及预算编制工作;狮岭镇富豪楼安全小区正在开展施工图设计及预算编制工作。
二、老旧小区微改造存在的问题
2019年16个续建项目是我区十项民生实事之一,要求在今年内完工。目前在改造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资金到位不及时,尚有资金指标2124万元未落实,第四季度为施工高峰期,需要大量使用资金,如果资金不及时到位,较难按工作目标完成任务;二是小区电线还未落地,架设的电线凌乱如蜘蛛网影响美观;三是小区的色调较暗旧,单调,绿化少,缺乏生气;四是安全设施及供居民休憩的设施少。
三、政协委员的意见建议
老旧小区微改造作为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在实施微改造的过程中,一是要加强宣传,做好引导工作。由于历史的原因,一些老旧小区在公共地方建有柴房供居民存放杂物,有些居民加大违建,微改造会或多或少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所以要做好宣传工作,让居民减少抵触情绪,积极配合做好改造。二是要做好协调工作。微改造涉及的部门较多,协调管理难度大,一旦协调不好,容易造成工期停滞或者管网重复迁改等问题,对项目进度和造价都有影响。三是根据居民的实际情况拓展改造内容,如绿化提升,增加安全设施,休闲的椅凳等。四是在微改造过程增加小区的色彩。改造过的小区道路统一铺沥青,色调显得单一暗旧,建议采用色彩明快的颜色,在人行道、负重较轻的道路铺设彩砖,墙体画上花草蝴蝶等,使居者心情愉悦。
姚晓群副主席在座谈会上作总结发言时指出,老旧小区微改造直接关系到居民的切身利益,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民生实事,若能破解改造难题,提升工作水平,将这项民生实事做好做实,将有效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和增进民生福祉。姚副主席就老旧小区微改造提出了以下参考建议:
一是问需于民,坚持以人为本。微改造要坚持以人为本,了解群众的实际需求。改造前要进行宣传发动、调研改造需求、征询意见建议,确保制定的改造方案切合居民需求;改造中,推动建立健全管理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居民自治、楼长制等组织,完善日常协商议事平台和机制,充分尊重居民意愿和发言权;改造后,将居民满意度作为验收标准之一,由属地街道指导居民自主维护管养,确保每个环节都充分反映居民需求。同时可开设改造宣传栏,及时发布各类告知书、温馨提示和施工进展,最大限度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在老旧小区改造基础上,也可顺应群众意愿,积极发展社区养老、托幼、医疗等服务,提升居民幸福感。
二是团结合作,各方协同推进。老旧小区微改造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各相关职能部门、项目属地镇街等要做好沟通、协调、配合工作,共同研究探索微改造协同推进工作机制,简化优化项目立项、规划、报建、财审等工作流程,确保微改造工作各项手续顺畅、便捷地办理,提高工作效率。只有各单位都肩负起责任,主动作为,团结协作,才能共同推进我区的微改造工作尽快取得成效。
三是统筹协调,引导社会参与。老旧小区微改造,政府部门要统筹协调,要打破“包干到底”的思想,按照“业主主体、社区主导、政府引领、各方支持”的原则,把一部分任务交给社会组织管理和运作,动员群众广泛参与,实现城市的“共建共享、共治共管”。同时,还可以积极创新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投融资机制,包括探索社会资金以可持续方式加大支持力度,运用市场化方式吸引社会力量参与等,保证改造工作顺利推进、确保改造取得预期效果。
四是学习经验,建立长效机制。老旧小区微改造是一项复杂的民生工程项目,要多向做得好的地方看齐,总结不同类型微改造试点的成功经验和案例,学习优秀经验。注重探索建立后续的长效管理机制,巩固好老旧小区微改造的成果,促进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