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花都会议展览产业 打开空铁枢纽世界之窗——区政协围绕花都会展产业发展组织专题调研
根据花都区政协常委会2021年度工作要点安排,结合《关于培育和发展会议展览业(会展业)的几点建议》和《关于打造广州北高智产业会展中心,促进空铁枢纽与高端智造基地完美融合的建议》等提案办理工作,近日,区政协组织部分委员开展“打造花都会议展览产业,打开空铁枢纽世界之窗”专题调研,考察了广州北站西广场商务区有关规划、富力·环贸港建设项目,围绕充分发挥空铁枢纽功能、培育和发展会议展览业,积极建言献策。区科技工业商务信息化局、区发展改革局、区交通运输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花都区分局有关领导和负责同志参加了活动。
一、我区会展产业基本情况
2020年,广州市提出要打造“国际会展之都”,《广州会展场馆布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明确在空港经济区和广州北站等地区布局建设国际一流的现代会展综合体及会议中心,使其成为广州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加速器,成为国内外交流合作、互利共赢、商机无限的大舞台。在政策指引下,我区在空铁融合发展示范区规划了以总部办公、科创智造、临空经济为核心的空铁创展区。
(一)花都会展业发展背景。“十三五”期间,我区国际空铁枢纽格局全面铺开:外联内通、“七横八纵”交通路网日趋完善,空铁联运体系日渐成型;融创文旅城、九龙湖“湾区”等项目的落地建设、竣工投入使用,助力我区文旅服务业水平大幅提升;汽车及零部件、临空产业、电子信息、数字经济、物流等产业蓬勃发展,为我区会展业发展创造了有力的先决条件。2021年,我区“攻城拔寨”重点建设项目中会展业相关的项目共有7个,包括绿地空港国际中心、广州北站免税商业综合体、富力·环球商品贸易港等多个优质项目,项目总投资369.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5.67亿元。会展业作为新兴产业,将有效汇聚巨大的信息流、技术流和人才流,为我区全面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二)会展业发展规划。下步工作中,我区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布局,拟以绿地空港国际会展中心和广州北站会展中心为核心,规划建设现代化会展综合体及相关配套设施,与琶洲会展区形成南北“双引擎”的会展布局结构。以重点会展项目建设为关键抓手,夯实富力·环球商品贸易港等现有场馆基础,利用花都百花汇广场、广州花卉之都园区、花都体育中心等作为补充类会展场馆举办演艺展、花卉展,同时积极招商引资,寻求优质项目合作机会。
(三)花都会展业发展优势。花都发展会展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建设限制相对较少。花都会展业可以妥善解决空港会展的控高和交通问题,大大提高土地和空间的利用效率,优化场馆的规划设计,大胆采用因限高而无法实现的建筑设计,将北站国家会展中心建设成为匹配粤港澳大湾区空铁枢纽国际地位的地标性建筑,弥补琶洲、白云等展会场馆的短板。二是优越的交通区位条件。交通条件和配套设施是布局会展中心需要考虑的首要条件,普通市区内道路交通难以承受展览期间巨大的交通压力,而广州北站会展中心拥有巨大的人流、物流疏导能力:紧靠年旅客吞吐量4376.8万人次(2020年)的白云机场T4航站楼,毗邻集高铁、城轨、火车、地铁、空铁联运体系等于一体的广州北站和花都站;靠近高速公路出入口,地面交通和轨道交通纵横交织成快速路网。地铁9号线和未来3号线北延段、8号线北延段、12号线等线路的开通,将进一步便利会展期间北站和机场人流的导入和疏散。三是拥有丰富的国际市场资源。花都拥有皮革皮具、家居建材、声光电等10余个在国际市场拥有话语权的特色产业,且整个狮岭镇享有“中国皮具之都”“国家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国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单位”“中国轻工业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创新升级示范区”“城镇化技术集成应用示范试点单位”等诸多国家级和省级荣誉,在全球皮革皮具行业领域有着极高的知名度,可视为1000万平方的全球大市场,极具会展业发展潜力。四是城市建设基础成熟稳固。与北京大兴区、上海青浦区、深圳宝安空港新城、杭州空港新城等其他城市新会展中心布局区域对应,花都是不折不扣的城市区,具有较为成熟的人流物流和设施基础,常住人口不断增加。五是具有广阔的经济腹地。与德国杜塞尔多夫会展中心设在莱茵河畔、郑州新会展中心布局在高铁1.5小时交通圈内的设想不谋而合,花都位于广州市中心城区的“1小时湾区生活圈”内,不仅能快速获得腹地经济的拉动作用,未来更有效辐射带动广州腹地。六是具有坚实的产业支撑。花都拥有汽车产业、临空产业、绿色金融等优势产业,广州首个综合免税超大型商业购物中心也将在花都落地,产业链和消费场所的升级将进一步为会展业大力引流,更需要会展业展示我区的全新形象。
二、区外发展会展行业的经验做法
近年来,北京、上海、深圳、郑州等地均在机场附近新建特大型国家级会展中心,更有利于召开国际性大型会展。
(一)北京会展中心对广州的启示。2018年,北京印发了《关于促进展览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将在新机场建设综合性会展中心:新机场将建设集商务、办公及配套设施于一体的综合性会展服务设施,展示我国外交形象,展示京津冀协同发展成果,推广国家航空科技创新技术。2020年,北京大兴机场临空区开始筹建大兴国际会展中心,向全球招募投资及运营团队,瞄准“国家战略展”“国际知名展”“国际品牌展”“新兴科技展”四大主题,聚焦创新产业高端专业展,在航空服务、生命健康、智能制造、数字经济、服务贸易等领域培育旗舰展会。
(二)深圳新会展中心的启示。深圳第一座专业展馆是2004年投入使用的深圳会展中心,位于福田区中心区域,其室内展厅面积约为10.5万平方米,每年举办80多个展览。近年来,深圳会展业年均增长率超过20%,目前的会展中心已难以满足需求。2018年,深圳以“打造全球最大的会展中心”为目标,在宝安区空港新城开建展厅面积达50万平方米的“国际会展中心”。该会展中心位于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北部,距离机场T3航站楼7公里、T4航站楼3公里,地铁、公交线路直通展馆,紧邻沿江高速公路,在全球已建成的会展中心中排名第六。
深圳空港新城的区位条件与花都有许多相似之处,其会展中心布局经验具有参考价值。它地处珠三角中心和广东自贸区中心、广深港核心发展走廊、东西向发展走廊的交汇处,同时也位于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城市圈交汇处、深圳大空港区北部,是大空港建设的重头戏。空港新城规划了“两中心一馆”(新国际会展中心、国际会议中心、科技馆),2018年开始,深圳全力推动地铁6、12、13号线和穗莞深城际线、深中通道、外环高速等重大项目建设以及机场三跑道、T4航站楼等重大项目前期工,区域内的市政配套工程也已迈入建设轨道,完成大部分前期准备工作。
(三)杭州大会展中心的启示。2021年4月,杭州市确立了“先谋城、后谋馆”“以馆带城、城馆联动”的总体原则,系统谋划以大会展中心为核心、南阳街道全境为区域范围打造 会展新城,先行启动建设4.18km2的核心区。会展新城位于钱塘江与杭州湾交接部位,毗邻萧山国际机场,南至机场边界线,东至南阳街道边界线,西至钱塘江。城内即将开通的杭州地铁1号线三期是杭州第一条直达机场的地铁线路,首位站分别是杭州大会展中心站和萧山国际机场站。杭州大会展中心是杭州会展新城的核心项目和首个启动项目,投资高达约145亿,其一二期总建筑面积约150万㎡,体量比肩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在定位上对标国内外一流大型会展中心,集展览展会、会议中心、星级酒店等多功能于一体。
(四)郑州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会展中心的启示。5年前,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上升为国家战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成为我国目前唯一一个由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航空经济实验区。中国民航局牵头编制了郑州国际航空货运枢纽战略规划,“航空港实验区‘十三五’规划”被列为全省专项规划之一。2018年颁布的《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行动纲要(2017—2035年)》,明确将航空港实验区列为“双城引领”中的一城。区域前景的定位,是新会展中心选址的原因,新会展中心的投用,也必将为该港区尤其是东港片区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委员意见建议
政协委员们围绕如何推进我区会展业发展、助力空铁枢纽经济示范区建设踊跃发言,提出了拓宽发展思路、把握产业优势、构建城市会客厅等具有参考价值的意见建议。区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全泰源建议,要根据广州市规划的顶层设计,结合我区现有条件和未来发展规划,统筹布局会展产业。
(一)提高站位,深刻理解国家省市对粤港澳大湾区、广州和花都的定位,全面培育国际空铁枢纽会展产业新业态。会展业作为一个新兴、发展潜力巨大的产业,具有效益性高、交融性强、联动性高、导向性强、凝聚力好等特点。近年来越来越多城市开始布局和发展会展业。《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提出创建“国际会展之都”,目前我市会展场馆主要集中在琶洲地区(占全市95%),场馆资源高度集中和结构不均衡。花都在地理位置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依托白云机场和广州北站所带来的巨大客源,大力培育和发展会展业,可有效地将地理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把会展产业培育成为我区产业转型升级新的增长极。
(二)知己知彼,在“两个大局”中寻找合适的会展产业发展路径。认真学习借鉴北京、上海、深圳、杭州、郑州等地在机场周边布局会展经济和国际会展中心的经验,充分发挥空铁联运交通枢纽客货流量大、经济腹地广阔、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布局合理、实体经济基础扎实等要素作用,研究确定花都展会业的主攻方向。
(三)后来居上,主动整合和服务广州地区10大展馆,综合发挥空铁枢纽主场优势,为广州打造“国际会展之都”贡献花都力量。由于广州北站会展中心不受中心城区交通拥堵、机场周边限高等影响,在经济数字化、数字经济化等新兴经济业态不断涌现的背景下,建议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将广州北站会展中心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地标性建筑,积极采用现代建筑设计,优化场馆规划布局,吸引大湾区国际会展资源,争取承办开、闭幕式等标志性活动,助力花都实现从“空铁枢纽”到“经济枢纽”质的飞跃。
(四)实事求是,结合现实条件和未来发展趋势,科学规划布局会展产业。一是科学理解“会展”的内涵外延,树立打造会展产业高地的信心和决心,综合发挥“皮革皮具之都”“音响之都”“化妆品之都”“电商直播之都”等特色产业和优势品牌的市场影响力,整合用好一年一度的“国际皮革皮具节”“大湾区美妆产业峰会”“直播电商节”等节庆会展资源,打造花都传统产业和时尚产业永不落幕的会展高地。二是场馆设计具有前瞻性,既要考虑到汽车制造、皮革皮具、声光电、临空产业等制造业对场馆层高、承重、水电、无柱、灯光等方面的要求,又要为绿色金融、直播电商、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会展需求预留空间。三是借鉴特殊时期的发展经验,在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融合数字经济、直播电商、跨境电商等新兴产业,借助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AR增强现实技术、VR虚拟现实技术等手段打造“线上云展”,打破物理空间壁垒,提升交易效率,扩大展会影响力,于变局中开新局。
(五)借力社会力量,共同打造大湾区北部会展中心亮点。借助狮岭镇皮革皮具特色产业的国际影响力,抓住建筑面积达60万㎡的富力·环贸港年底正式启用的有利时机,尽快完善周边市政交通配套设施和绿化美化工程,制定展会交通疏导工作预案,大力支持企业办出高规格、高水平、高质量的高端展会。通过公开招标吸引境内外有会展中心设计经验的优秀设计机构参与设计,寻找有代表性的方案,将广州北站国家会展中心打造为有特色的城市地标建筑和国际一流的会展中心,向八方宾客全方位展示花都新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