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都区政协开展“有事好商量”民生实事协商行动,推动学前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花都区政协教科文卫和文史学习委
7月中下旬,花都区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以及相关职能部门开展“有事好商量”民生实事协商行动,围绕《助推花都区学前教育平衡、优质发展》提案进行协商议政。区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李一霖、区政协教科文卫和文史学习委、提案委、区教育局、区委编办、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财政局等有关委办局的负责人和部分政协委员参加了协商。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时期是智力开发、人格健全和性教育的关键期,也是孩子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办好学前教育,实现幼有所育,是党和政府为老百姓办实事的重大民生工程。近年来,我区不断加大对学前教育发展的投入,多措并举,提升学前教育内涵,全面推进幼儿园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截止2021年8月底,我区公、民办幼儿园共166所,其中,公办幼儿园65所,民办幼儿园101所。全区在园幼儿共5万多人,实现了省“十四五”规划中提出的“5080”攻坚工程,全区98.6%的幼儿园已创建成规范化幼儿园,建立了区、片、园三级教研网络,形成了“自上而下,由内而外,以点带面”的教研格局,有效扩大了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改善和提升了普惠性幼儿园办学条件和保教质量。
但与其他教育类型相比,学前教育仍存在优质师资力量不足、人才流失严重、教师待遇参差不齐、镇村公办园短板频现、公办园优质学位“一位难求”等问题,与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健康、和谐发展不相匹配。
委员们经过认真细致的调研、走访、座谈等多种形式,听取各级各类园所的意见和建议,针对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不少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1、持续推动公办幼儿园体制机制创新。一是推进新机制教师向学前教育覆盖,尽快实现中小学教育体系和学前教育体系并轨,积极推动学前教育的普惠普及和可持续优质发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更多优质幼儿园所的需求。二是推动公办幼儿园由公益二类转变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参照荔湾、越秀、番禺、增城等八个区的做法,把区、镇、村各级公办幼儿园调整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提高教师编制与幼儿学位的配比,进一步稳定队伍,提升保教质量。三是专题研究事业单位办园新模式和镇村级公办幼儿园的历史遗留问题。如编制少、人员配备不足、课室改造难、教师职称评定难等问题,用心推动基层学前教育发展。
2、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改善幼师待遇。通过提高公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和合同制教师的工资水平、发放民办幼儿园从教津贴等方式提高教师待遇,减少幼师人才的流失。
3、加大教师培训和教研投入。设立专项经费,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培训幼师,鼓励各园所积极研讨国内外最新幼教理念,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常态化的师资培训和教研机制和体系,推动我区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
4、鼓励社会资源参与,汇聚更多力量支持学前教育发展。支持优质民办幼儿园上规模上档次,推动区内学前教育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性竞争氛围。
区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李一霖充分肯定了我区学前教育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感谢广大学前教育工作者用心用情不断发展幼教事业。她提出三点意见:一是提高站位,充分认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认真分析研究学前教育科学发展规律,扬长补短,切实把孩子们的事情解决好。二是凝心聚力,强化顶层设计,不断解决学前教育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问题,提升保教质量。三是扎实开展学前教育的课题研究,开拓进取,形成高质量发展学前教育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