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Bg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机构 > 区政协 > 建言献策

多措并举破解我区青年婚恋交友难题

发布日期:2024-09-18 10:14    文章来源:区政协     【 字体:   】  访问量: -

  ——区政协就助力解决我区青年婚恋交友难题开展协商议政

  8月29日,区政协社会法制和民族宗教委结合区工商联提出的《关于进一步解决我区青年婚恋交友难题的建议》(第4015号)提案,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开展协商议政。区政协副主席陈为文,区政协社会法制和民族宗教委有关领导,区政协部分政协委员,区总工会、区直属机关工委、区民政局、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团区委、区妇联相关负责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政协委员一行实地察看了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听取了相关负责人所作的情况介绍。座谈会上,主会办单位汇报了有关工作情况,区政协委员围绕当前存在的问题积极建言献策。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为破解我区青年婚恋交友难题,我区成立了以区总工会、区直机关工委、区民政局、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团区委、区妇联、区文明城市创建办公室、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为成员单位的区婚恋联席会议制度,积极打造服务品牌,具体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整合区内资源,加强部门联动。联合相关政府单位、驻花国企、社会机构等,结合青年发展和需求导向,依托花都区多部门联动的婚恋联席会议制度,通过定期加强部门沟通衔接、制定婚恋交友活动计划,共同构建青年婚恋全链条、全闭环服务机制。

  (二)加强宣传引导和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宣扬正确婚恋观。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宣传方式,引导单身青年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婚姻观。为面临婚恋困惑的个人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举办“花都有囍”集体婚礼、集体颁证活动,引导广大青年树立正确的婚姻价值观。

  (三)举办挖掘特色交友活动。坚持以职工需求为导向,不断创新互动交流形式和活动项目,打破传统交友联谊活动界限,策划适合当代青年的主题交友活动。

  (四)积极推出甜蜜旅游产品助推浪漫经济蓬勃发展。一是丰富交友旅行体验。打造了融创文旅城、红山村、竹洞村、塱头古村等一批适合情侣游玩体验、拍照打卡的特色旅游景区,推出了蝴蝶谷、北迹露营1号、七溪地等可为青年交友联谊提供平台的景区,策划了花飞云端—乐活之旅、花溪流芳—寻香之旅、花魅古韵—体验之旅等6条精品线路,以及花漾年华寻味之旅、花漾大自驾线路等主题游线路,吸引青年感受花漾花都,为花都引才留才工作赋能。二是推出甜蜜旅游产品。推出了中旅·九龙湖度假区、北迹露营1号、宝桑园、香草世界等一批婚庆旅游景点,提供从场地、策划、餐饮到住宿、婚纱摄影的一站式“婚庆+旅游”体验,培育了璞宿·花见、麦客·花客、观芦、爱树·蝶的森林等一批适合蜜月度假的精品民宿,其中,北迹露营、七溪地获评“广州十佳婚庆旅游景点”;九龙湖度假区获评“广州十佳婚纱拍摄点”;溪云香宿获评“广州十佳蜜月酒店/民宿”;广州市湖景食品有限公司获评“广州十佳婚宴伴手礼”。三是加大宣传力度。瞄准元宵节、七夕节、情人节等时间节点,整合旅游美食、民宿等资源,推出甜蜜旅游攻略、旅游线路、优惠措施、特色活动,依托各类宣传平台,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助力甜蜜经济、浪漫经济发展。

  (五)打造公园式“最美”婚姻登记处。一是我区在花都湖国家湿地公园的岭南园内,按照5A级婚姻登记等级评定标准打造了一个设施完善功能完备、岭南风格、中西合璧、具有花都特色的“公园式婚姻登记处”,被誉为广州最美婚姻登记处,吸引了青年人关注和喜爱,更好地满足适龄青年对婚姻生活的美好向往,让新人在温馨舒适的环境中完成人生大事,拉满仪式感、幸福感,开展全新的生活新征程,极大地提升青年人在婚恋中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在婚姻登记处设立中式特色主题婚姻颁证厅和西式户外浪漫颁证点,设立婚俗文化墙,婚俗文化廊和优秀婚俗文化产品展厅等,营造有利于青年人塑造正确婚恋意识的文化氛围。二是在花都湖国家湿地公园开展丰富多彩的婚庆经营业务,点燃甜蜜经济。

  二、存在问题

  一方面,交友活动形式虽多样,但未做到精准匹配,成效不够明显;另一方面,青年主观能动性不强,双方交流多停留于表面层次的简短对话,缺乏深入探索与相互了解的意愿或动力。

  三、政协委员意见建议

  政协委员们围绕如何解决我区青年婚恋交友难题纷纷建言献策,提出了许多具有参考价值的意见建议。

  (一)‌整合优化资源,拓宽服务渠道。充分整合和发挥共青团、工会、妇联等群团组织的资源优势,拓宽服务渠道,为单身适龄青年提供多元多样、可信便捷的交友婚恋服务‌。一是坚持问题导向。注重从根本性源头性问题入手,面向全区适龄青年开展专题调研,依托区总工会、团区委、花都融媒体公众号等载体,收集梳理青年婚恋交友需求及难题,解决相亲活动中单身青年结构不匹配问题。二是搭建交友平台。通过搭建公益性青年交友平台,提供实名注册信息、自动匹配数据、推送交流联系等功能,为单身适龄青年提供多元多样、可信便捷的交友婚恋服务。三是加强信息联通。加强机关单位、公司企业、社会组织等不同主体的沟通联系,共同建立完善我区适龄单身青年信息库,分类分批次进行牵线搭桥,提高“牵手”成功率。四是发挥邻里作用。发挥邻里之间关系密切、信息互通、关爱互助的优势作用,搭建社区居委会、村委会基层“相亲驿站”,将适龄青年的兴趣爱好、人生规划等信息纳入居民登记信息中,帮助未婚男女牵线搭桥。

  (二)牵起官方“鹊桥”,丰富活动场景。通过官方组织开展各类婚恋交友活动,进一步丰富活动场景,改变传统的交友方式,让交友活动更加生动有趣。一是擦亮品牌。塑造“高效、可靠、公益”的交友品牌,结合季节、时令、节庆,特别是情人节、七夕节、“520”等爱情元素浓厚的节日,定期举办特色活动,或在现有知名活动中开辟植入交友环节、设置交友空间。二是紧跟潮流。充分融入当下青年的沟通和交流习惯,进一步结合青年群体兴趣爱好,开展读书会、定向越野、萌宠交流会、文创市集、音乐会、主题观影会等青年喜闻乐见的交友活动。三是结合公益。与志愿公益活动相结合,可借助义务植树、公益支教、志愿服务等活动为载体,发动各单位推荐单身青年参与其中,在公益活动中为单身青年搭建隐形“鹊桥”,提供破“圈”交友机会。四是优化规模。交友活动的人数控制在30人以内,改进活动规模和频次,将原来的“规模大、次数少”调整为“小场次、多频次”,做到每月活动不间断、每次活动主题形式有创新。五是科技赋能。引导区内专业婚恋交友服务机构提升服务水平,运用大数据分析和智能匹配系统等科技手段赋能青年高效交友,为单身人群提供个性化、常态化、数字化的新型婚恋服务。

  (三)弘扬婚恋新风,引领文明风尚。加强青年婚恋观、家庭观的教育和引导,‌普及正确婚恋观,引领文明风尚。一是‌强化教育引导。建立青年婚恋教育体系,将婚恋教育纳入大中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帮助青年形成重视婚姻、重视家庭的价值观。同时,组织开展婚恋辅导、经历分享会等活动,化解单身青年对相亲交友的心理压力与抵触情绪,提高情感经营管理能力。二是‌普及正确婚恋观‌。通过举办法律、婚恋、医疗等讲座,为适龄青年提供专业的婚恋、医疗和健康咨询服务,及时引导单身青年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和文明健康的婚姻心态,倡导移风易俗的婚恋新风尚。三是‌打击违法行为‌。打击相亲电信诈骗、骗婚以及家庭暴力等违法行为,维护双方在婚姻关系中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的婚姻氛围。加强对婚恋服务机构的监管力度,督促交友平台履行实名制要求,对假借相亲名义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严厉打击。


相关附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