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都区政协视察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建设工作 更多长者在家门口就能“养老”
根据花都区政协常委会2020年度重点工作安排,结合周志宏委员提出的第4024号《关于加强嵌入式养老建设,打造“花都养老模式”的建议》提案。5月21日,花都区政协组织相关政协委员就如何进一步推进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建设工作落实情况进行专题视察。花都区政协主席陈家飞、副主席李荣渝及提案人、区政协第七组、第九组部分委员、区民政局、区卫生健康局、区住建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视察。
当天,花都区政协委员实地视察广州慈爱嘉养老服务中心、花城街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了解花都区目前养老机构发展建设的基本情况。嵌入式养老机构是指嵌入社区内,利用社区资源、服务于社区周围、10张床位以上,以服务失能半失能老年人为主,具备全托、日托、上门服务等功能,就近就便提供集中照护和社区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的小规模、多功能、综合性、嵌入式养老机构。近年来,花都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的工作部署,以需求为导向、因地制宜、放开市场,加快推进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建设,2019年新建成广州华龄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和广州慈爱嘉养老服务中心;2020年计划完成2间以上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建设任务。截至2019年12月,全区60周岁以上户籍老人121397人,约占户籍人口的15%。目前,我区共有养老机构15间(公办9间、民办6间)、床位5422张(公办床位785张、民办床位4637张);五保安居点26个、床位248张;日间托老中心11个,床位252张。全区总养老床位5922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约50张,超过广州市规定的每千名老人40张养老床位的目标。在居家养老服务方面,拥有区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个、镇(街)居家养老综合服务平台10个,社区星光老年之家49个、农村老人活动站点188个、长者助餐点43个,基本形成覆盖区、镇(街)、村(居)的多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但随着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和养老服务需求不断提高,基本养老制度不健全、养老服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有效供给不足、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比较突出。
针对目前花都区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发展和管理工作等方面所存在的相关问题和困难,区政协委员开展面对面协商讨论,认为社区嵌入式养老模式值得推广。政协委员建议从各项硬件设施、专业护理服务、品牌化运营等方面能够高起点、高质量打造嵌入式养老机构,提高社区居民对该新兴模式的社会认同感;借鉴其他地方的成功经验和思路,探索和创新嵌入式养老模式,除了养老日托、全托功能外,把老年大学的更多功能也融入进去,真正做到既能养老,又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通过利用好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和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措施,盘活政府、社区的闲置物业,推进养老机构落地建设。同时,希望各职能部门要加大对嵌入式养老机构建设的扶持和宣传力度,不断扩大覆盖面,让更多的老年人能够享受到优质的养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