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广州市花都区
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提案工作报告
——在政协第十一届广州市花都区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
(2021年10月26日)
李荣渝
各位委员、各位同志:
我受政协第十届花都区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报告区政协五年来的提案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一、五年提案工作回顾
十届一次会议以来,区政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区委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精神,充分发挥各参加单位的组织优势和广大政协委员的主体作用,努力探索新方法、新途径、新机制,不断提高提案撰写和办理质量。五年来,共收到委员提案623件,立案556件,立案率89.3%。其中:有关经济建设方面的83件,占14.9%;有关城市建设和管理的213件,占38.3%;有关教科文卫体方面的159件,占28.6%;有关社会法制方面的101件,占18.2%。全部立案提案都得到了有关部门的认真办理,办复率100%。提案采纳落实率明显提高,委员满意率也有很大提升。提案中的许多意见建议被区委、区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采纳并落实到相关工作中,为推进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推动经济和科技发展建睿智之言。委员们围绕助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发展、加强省级产业园区建设、发展化妆品产业和电商经济等提出意见建议。其中,《关于在花都区建设“华南美都总部+产业园区”》提案,契合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加快构建“一核四园”产业布局,助推我区化妆品产业逆势而上,2020年化妆品规上生产企业克服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仍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51.36亿元,同比增长21.7%。我区被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美容化妆品业商会授予“中国美都”称号。《关于加快发展花都区电子商务平台经济的建议》,助推全市首个区级直播电商发展扶持办法—《广州市花都区扶持直播电商发展办法》出台,2020年我区实现网络零售额393.65亿元,同比增长16.7%,以直播电商为代表的平台经济已成为带动我区传统优势产业提质增效的典范和强大动力。《关于借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东风,加快花都现代花卉盆景苗木省级产业园创建落地发展的提案》《打造现代鱼苗种业基地,为建设广州国际种业中心贡献花都力量的提案》等两个省级产业园建设的提案,得到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取得一系列成效:2020年花卉产业产值创十八年新高,空港花世界现代农业产业园入选珠江三角洲地区自筹资金建设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名单;赤坭镇瑞岭村(盆景苗木)入选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花都区2020年获评“广东省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县”称号,渔业总产值首次突破十亿大关。
为加强城市建设和治理献精准之策。委员们围绕加快广州北站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解决优质企业用地问题、老旧小区“微改造”、打通城区“断头路”、解决“停车难”问题等提出意见建议。其中,《关于积极谋划、妥善解决花都区“未完善经营用地权属优质企业”的历史遗留问题,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在全市尚未出台“三旧”改造非拆除重建类具体实施细则的情况下,我区先试先行,积极推进21宗项目以“微改造”的方式完善历史用地征收手续,并大力承接广州市事权下放,批复9宗项目实施方案。《关于规范城市电动自行车管理,提升城市交通运行安全》提案,经优化提升入选广州市政协“2020年市领导与委员民生实事协商座谈会”现场交流发言,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认可和赞同,助推广州电动自行车管理新规出台。《关于加快广州北站建设,使我区经济和民生工作能稳步发展的建议》,通过相关单位认真研究办理、持续推进,广清城际(花都站至清城站)、广州东环城际(花都站至白云机场北站)于2020年11月30日正式运营。广州北站东、西广场基本完成征地拆迁,北站安置区完成封顶。花都正以国际空铁联运枢纽扩容建设为抓手,努力实现从“城的枢纽”到“枢纽城市”的跨越式发展。
为繁荣文化和旅游事业谋务实之举。委员们围绕推进文体旅产业融合发展、推进我区特色小镇创建、发展乡村旅游、打造历史文化街区等提出意见建议。其中,《以北回归线为纽带,联动共赢,打造北回归线国家森林旅游精品线路核心区》提案被广州市政协和花都区政协列为重点提案,市、区两级政府高度重视,积极整合绿色资源配置,助力乡村振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实施,推动具有北回归线地区品牌特色的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形成新业态、新亮点,带动沿线村庄释放新活力。《关于打造广州北站商圈三华历史文化街区的建议》提案,助推三华村以“微改造”形式打造历史街区,获评“广州最美村庄”。该提案经过优化提升,形成《关于加快空铁融合经济示范区“一区两翼”建设,助力广州打造枢纽之城的提案》在广州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界别座谈会上发言,为我区空铁融合示范区建设贡献政协力量。《关于加快推进我区特色小镇创建的建议》《关于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促进花都旅游业发展》《关于加快发展乡村特色旅游产业,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旅游生态圈》等一系列关于文化和旅游的提案,不少意见建议被职能部门采纳,助力我区繁荣文旅事业、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旅游目的地。
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福祉出惠民之招。委员们围绕加强嵌入式养老、加强小学生课外托管、提升城市绿化美化水平、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提出意见建议。《关于加强嵌入式养老建设,打造“花都养老模式”的建议》提案,助推“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目前我区完成10个街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养老服务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开展认知障碍症照护服务6910人次,《人民日报》客户端对我区认知障碍症照护服务作了报道。《关于完善我区分级诊疗制度的建议》提案,相关建议被有效采用,我区出台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方案,实施村卫生站“一元钱看病”,实现了与城乡居民医保的衔接,我区基层综合医改工作已成为全国标杆,入选“2018年《中国卫生》年度关注十大新举措”。《关于解决城区小学生课后托管难题的建议》,区政协多层次协商推进,我区小学生托管模式经验被中国教育报等媒体报道转发,同时在全国“第八届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论坛”上作经验交流。
二、五年提案工作主要做法和体会
五年来,区政协常委会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高质量、讲求实效”的提案工作方针,以提高提案质量为出发点,以推进提案办理协商为切入点,以增强办理实效为落脚点,不断完善提案工作机制,努力提升提案工作水平。
(一)加强政治引领,紧跟中心大局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贴近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贴近广大群众意愿,贴近基层实际,这是确保政协提案工作不断落地走实的根本保证。五年来,区政协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提案工作创新发展,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提案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作为做好新形势下提案工作的方向和原则。在提案的征集、遴选、督办和优秀提案评选等各个环节聚焦中心大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切实增强提案工作的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引导委员着重围绕全区中心大局、花都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和人民群众关切的难点热点民生问题,找准切入口,有针对性的提出可行性强的提案,使提案在政协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得以充分体现和发挥。
(二)精心培育引导,树牢质量意识
质量是提案工作的生命,提高提案质量是做好提案工作的主要目标。五年来,我们坚持以质量求发展,始终把提高提案工作质量摆在突出位置。注重引导委员科学选题,切实增强提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组织委员专题学习培训,进一步提高政协委员撰写提案的能力和水平。发挥各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人才优势,认真调研,撰写“主题突出、调研深入、分析到位、建议实在”的集体提案,有效提高了提案的整体质量。区政协还严格提案立案审查机制,切实把好提案“入口关”,通过规范程序、认真筛选,加强与委员的沟通,指导委员修改完善提案,花大力气提高每一件提案质量。
(三)办理协商到位,着眼成果实效
提案办理协商是人民政协协商的重要形式之一。区政协以提案办理协商为抓手,探索完善协商重点、协商方式、成果转化等多个环节的程序规范,做到提案办理全流程的“三个到位”:办理前与委员协商到位,办理中让委员参与到位,办理后让委员监督到位。同时,围绕重点课题和重大调研精准发力,加强提案办理协商与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之间的协调互动,搭建交流平台和载体,充分听取相关职能部门、党派团体、政协委员和行业专家的意见建议,在沟通交流中增进理解、寻求对策、凝聚共识、推进工作。完善提案方、提案委、主办方和协办方共同参与的“四方协商”机制,增强对口协商实效,推动提案办理落地办实,实现提案办理“质”与“量”双提升。2018年还创新协商机制,首次探索跨区域协商模式,与佛山市南海区政协共同围绕“环境保护、污水治理”开展合作视察协商,共同签订《同城化建设环境保护合作框架协议》,促进两地之间的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四)凝聚多方力量,形成整体合力
提案工作是人民政协一项全局性的工作,事关政协履职成效。五年来,在区委的正确领导和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区委、区政府、区政协在提案工作上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形成良好的工作合力。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案11件重点提案,其中不少提案亲力亲为,全程督办,多次组织调研,全力推动提案落实。区委区政府将提案办理列入部门工作年度考核,提高承办单位办理提案积极性;完善重点提案办理制度,要求提案承办单位精心制订办理重点提案的方案,经督办提案的区领导同意后方可按方案实施办理;强化工作责任,全面压实三级责任办理,着力提升提案办理质量。区政协主席会议将提案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集中研究推荐重点提案,并亲自领导和参与分管专委会的“四个一”活动,认真组织承办单位和政协委员督办提案,把提案工作与委员视察、专题调研、会议发言、反映社情民意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政协委员的主体作用、专委会的基础性作用,认真做好视察调研、协商议政、民主监督工作,积极建言献策,共完成92份调研简报供区委区政府参考。
(五)完善工作方法,优化服务水平
提案服务工作贯穿于提案工作的全过程,是提案工作的重要保障。区政协切实把委员作为服务主体,通过不断学习,增加服务手段,提升服务能力,认真做好委员撰写和提交提案的知情服务、咨询服务、培训服务以及提案办理监督服务工作。加强与各级新闻媒体、部门的联系,采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宣传方式,形成立体宣传氛围,及时宣传协商议政、调研视察和民主监督等活动情况,公开、透明报道政协提案办理和成效,提升社会监督、媒体监督水平,努力扩大提案工作宣传影响。五年来,有70余篇关于提案的新闻报道在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广东政协》杂志、广州市政府和广州市政协官网以及《今日花都》等国家、省市区级媒体刊发。同时,每年评选优秀提案、承办提案先进单位和参政议政先进单位,颁发荣誉证书表彰,发挥榜样示范带动作用。
十届区政协提案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有调研深度、影响花都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提案数量还不多,提案审查交办和办理答复还应进一步完善和规范,跟踪落实的力度和扩大提案办理的影响有待进一步加强。真诚希望各位委员提出宝贵意见,以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提案工作。
三、下一届提案工作建议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区政协提案工作要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特别是关于横琴、前海开发开放的重要论述精神,落实省委、市委、区委全会的要求,聚焦重点,聚力难点,努力开创提案工作新局面。
(一)强化党的领导,把牢提案“政治关”
坚持把党的领导作为提案工作的根本原则。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协提案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深刻把握新时代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和职能职责,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同心同向同行,将中央和省市区委的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利用提案优势把委员智慧、人民力量凝聚到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上来。坚持党委政府工作推进到哪里、提案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努力使提案建议更加契合中心大局、更加符合决策需要、更加体现民心民意。充分发挥政协汇聚力量、协调关系、建言献策、促进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坚持“量质并重”,把牢提案“质量关”
深化思想认识,积极开展精品提案培育工作,严把质量“入口关”,正确处理提案质量与数量的关系,坚持高标准立案,不片面追求数量,把提高提案质量摆在突出位置,始终坚持提案“贵在精不在多”。要抓好源头,夯实基础,积极搭建知情明政平台,引导广大委员和政协各参加单位围绕“十四五”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及事关民生福祉问题,尽早谋划,精心选题,把功夫下在调研上,形成立意高、选题准、分析透、建议实的提案。
(三)注重提质增效,把牢提案“办理关”
做好提案办理工作,重点在协商,关键在落实。始终坚持把提案办理协商贯穿于提案工作全过程,积极探索提案办理工作新方式,增强协商实效。在提案的“提、立、督、办”开展多方面、多层次、多形式、多环节有效协商,寻找最大“公约数”。把提质增效作为生命线,坚持提案的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深化重点提案调研协商、现场协商、会议协商和“回头看”跟踪协商,在深入互动交流、广泛增进共识中提高提案办理质量,突出办理实效。
(四)增强服务意识,把牢提案“保障关”
提案工作要切实从“做了什么”“做了多少”向“做出了什么效果”转变,要增强服务保障意识,不断创新方式方法,进一步完善提案审查工作细则、重点提案遴选办法、优秀提案评选办法等,推动提案工作更加规范、更有成效。增强服务意识,建立提案工作联系制度,加强与提案委员、提案承办单位的联系沟通,发挥好桥梁纽带和服务作用。加强委员培训,提高委员履职能力。在各类新闻媒介上,开展优秀提案和提案办理先进典型的宣传,扩大提案工作的社会影响。
各位委员、各位同志,新时代赋予新任务,新征程呼唤新作为,做好新时代人民政协提案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花都区委的坚强领导下,锐意进取,奋发有为,助推花都实现高质量发展,为花都“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成为广州经济和人口的重要承载区、广州国家中心城市的航空都会区做出政协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