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Bg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花都资讯 > 花都新闻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我区对口帮扶点黔西县化屋村 花都多项举措助力脱贫

发布日期:2021-02-08 10:53    文章来源:花都区融媒体中心     【 字体:   】  访问量: -

321846.jpg

化屋村位于美丽的乌江百里画廊(杨丽萍 摄)

  今日花都讯2月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到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化屋村考察调研,走村入户实地验收扶贫成果,对化屋村脱贫攻坚取得的成效给予了高度评价。黔西县化屋村是花都区对口扶贫的帮扶点,其顺利脱贫离不开花都的大力帮扶。

  结对帮扶全覆盖

  化屋村位于乌江源百里画廊鸭池河大峡谷、东风湖北岸,海拔970米至1360米之间,辖3个村民组,284户1125人。2019年有低保户65户193人,有残疾人户23户24人,无重病户。

  目前,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共146户713人,2014年至2018年共脱贫142户693人,2019年脱贫4户20人,现无贫困人口。辖区内山水资源丰富、民族文化浓郁,常年有游客到此观光,有农家乐18户、农家旅馆5户,有村级合作组织1个。

  产业扶贫大力度

  在我区的帮扶及相关部门的努力下,该村整合各项帮扶资金,实施经果林种植助农增收。目前种植玛瑙樱桃280亩,水晶葡萄68亩,枇杷350亩,蜂糖李665亩。惠及农户272户1088人,其中贫困户全部覆盖;大力发展花卉育苗及特色果蔬种植,惠及贫困户51户243人。建设小商铺36间,销售旅游商品及本地特色小吃,带动贫困农户发展旅游经济,利益联结贫困户18户138人。

  用好“特惠贷”,为51户贫困户投放212万元发展种养业,发展了乌鸡养殖大户5户达5000羽,实现5户26人稳定脱贫;投入扶贫资金42.96万元,帮助80户贫困户实施能繁母牛养殖项目118头,70户贫困户发展乌鸡和本地土鸡养殖项目13460羽;整合扶贫部门及帮扶部门力量,投入8万元扶持4户贫困户开设农家乐,实现4户24人稳定脱贫。

  花都区加大帮扶力度,在基础设施方面,助力加强“水、电、路、讯、房、寨”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提升脱贫质量。投入68万元实施“哈冲洞”供水管网工程,解决黔织、岔河两个组近200余户900余人安全饮水问题;投入37万元实施自由组供水管网工程,解决自由组34户人畜饮水问题;投入1.6万元维修岔河组大水池2个,全村实现安全饮水全覆盖。油化通组路1条3.8公里,为56户贫困户硬化院坝3022平方米、54户贫困户硬化连户路5136平方米;依托危房改造、危旧房整治、“三改”等项目,实施危房改造15户,并同步进行“三改”11户,实施危旧房整治7户,拆除危旧房9户。投入4.5万元修建垃圾池3个,购买垃圾桶150个;整合“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和移民后期扶持资金实施太阳能路灯安装380盏,实现全村路灯全覆盖,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自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为响应“万企帮万村”的号召,花都区安排了广州市宝比万像软件科技有限公司与化屋村结对,在消费扶贫、资金支持、产业发展、技能培训方面开展帮扶。同时,该村成立了脱贫攻坚大队,联系村领导担任大队长,直接指挥村脱贫攻坚战,共选派29名干部,与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通过帮扶工作的开展、扶贫项目的推进、惠农政策的落实,贫困群众对帮扶干部和精准扶贫工作认可度达92%以上。

  2019年,宝比万像软件科技公司购买化屋村农产品500斤,并捐赠0.5万元资金。2019年,花都区投入帮扶资金50万元对黔西县的8个不达标村卫生室进行维修,其中13万余元用于化屋村卫生室的翻修,改善卫生室的基础条件,满足村民基本公共卫生需求。

  此外,花都区慈善会发动企业募集资金14.5万元用于8个黔西县深度贫困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三保障民生事项,其中捐赠了1.5万元对化屋村的8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进行教育补助,缓解贫困户家庭就学的经济压力。

  “黔货出山”有办法

  在花都,还有一家贵州绿色农特优产品销售市场助力“黔货出山”。该中心位于花都区新华街松园路1号永大新城,占地面积2300平方米,有分拣包装、冷链仓储、物流配送、产品加工等设施,已具备产品展销、餐饮体验、商贸洽谈、市场拓展等功能。

  自2017年10月投入运营以来,得到了贵州省市、县、区商务部门的大力支持,已整合省内农产品供应商350余家,产品665种(主要销售产品有乌鸡、鸡蛋、糟辣椒、土豆、苦荞制品、刺梨制品、竹荪等)。目前已发展农产品“产销对接”基地160多个,涉及蛋鸡、土豆、香葱、南瓜等30余个品种5万余亩,间接带动农产品蔬菜基地228个,总面积预计达4.6万亩。通过开展产销对接、整合珠三角农产品流通市场资源,促成签定订单,有效带动农户增收脱贫。

  花都区融媒体中心丽萍京彬敏娜聪杰


相关附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