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学生成长空间打造优质个性化素质教育
今日花都讯 近年来,由于倡导“慢教育”及个性化的培养,黄冈中学广州学校吸引了社会的关注。就如何打造优质的个性化素质教育,黄冈中学广州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善于学习者、乐于创新者、志向远大者、高雅情趣者、健康生活者的复合型人才。
给学生更多成长空间
“15年的教育周期让我们有充裕的时间培养孩子,避免拔苗助长。”学校负责人表示,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让教育“慢一些”,是给学生成长更多的空间,而这也在黄冈学校的培养架构中得以体现。
学校实行从幼儿园到高中15年衔接式创客课程体系,在幼儿园阶段,利用校内20亩森林资源,融合搭建、种植、运动等项目,激活孩子发现的潜能;小学创客课程针对一至六年级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特点,设计运动与机构、气压与气动、电子模块等项目;初中、高中则设计了3D打印、未来智慧家居、网联网、机器人等现代创客课程,让学生参与“智慧城市”建设,展示对社会和城市发展的思考。
这种“慢”理念,不仅体现在独特的课程体系中,还渗透入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平衡中,学生睡眠成为一项“校本工程”。据了解,该校的小学寄宿学生晚上八点后进入“睡眠”时间,初中生最晚九点半前要熄灯睡觉。此外,学校还建立学生每天中午和晚上睡眠信息闭环机制,让学生的睡眠得到全程跟踪和有效管理。
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为了把因材施教和教育公平有效结合起来,学校除了关注学生的兴趣个性,还在学习上开发出“一生一卷”的独特试题。“当我们把大数据引进到学生每一堂课、每一个知识点的时候,我们的孩子不再是千人一卷,不再是一个年级用一张考卷。而是电脑自动为每一个孩子匹配出最适合发展的考卷,把因材施教和教育公平有效结合在一起。”该校负责人说。这种对个性的尊重,也体现在对学生心理的关注。各校区均开设了心理咨询室,除了有专业心理教师加盟,还会对班主任进行定期的培训,针对学生心理成长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需求,全面打造学生心理健康建设体系。对于班级内的插班生,学校还建立了心理跟踪机制,以应对学生因环境变化带来的心理波动。
注重知识教育与价值引导相融合
在教学过程中,学校注重知识教育与价值引导相融合。黄冈学校在小学、初中、高中不同阶段,根据孩子心智成长和教育发展规律,相继推行“人文素养10+10工程”,创新少年思政教育。据介绍,“人文素养10+10工程”以看新闻、评时事为主要内容,题材覆盖国际、国内大事及本地热点新闻等。初中、高中两学部每周一至周五特别设定“10+10”专用时间,10分钟观看视频,10分钟讨论问题。老师指导学生思考新闻背后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花都区融媒体中心 黄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