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都首家AI教学示范基地在翰林学校正式启动 师生减负 教学提质
今日花都讯 4月3日,花都区翰林学校校园内彩旗飘扬,鲜花绽放,春意盎然,喜气洋洋。华南师范大学AI教学示范基地在翰林学校正式启动。标志着该校在华南师范大学的专业引领和技术支持下,探索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的新模式,提升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为花都区乃至广东省基础教育创新发展迈出更坚实步伐。
广州市政协原主席,广东省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华南师范大学理事会顾问陈开枝,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学院院长、华南师范大学德育神经科学与教育人工智能实验中心主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黄甫全,以及华南师范大学、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相关负责人,部分学生家长代表参加启动仪式。
“人工智能+教育”项目正式落地
据了解,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学院、花都区翰林学校以及广东省国资委下属企业全资子公司——广东省广业创意产业园投资有限公司,联合积极探索以“人工智能+教育”为抓手的乡村教育振兴实施路径,利用信息化手段把校际、城乡等优质教学资源和优质师资,输送到教育资源薄弱的学校,为新时代教育振兴发展注入新的强大力量。以花都区翰林学校为载体,广东省广业创意产业园投资有限公司依托华南师范大学优质的教学资源,与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学院共同研发,建立“华师大基础教育学院AI教学示范基地”,把“人工智能+教育”项目正式落地实施,并把该基地作为人工智能教育试点,逐步在全省各地乃至边远乡村学校进行推广应用。
同时提高教育系统内优质资源的应用效率,进一步从根本上让党和国家“双减”政策在课堂上落地,实现师生减负与教学提质;进一步破解优秀教育资源匮乏的困境,特别是优秀师资短缺的难题,赋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和挑战城市优秀教师的专业发展,为促进振兴乡村教育和教育振兴乡村的良性循环、为新时代的教育振兴贡献国企和高校协同的力量。
AI主讲教学效果高于一些老师
黄甫全表示,华师团队可以说是走在全国前列,首先是研发成功AI主讲教师“华君”,主讲的一系列课程,包括小学、初中和高中的通过同课异构和评价,显示出AI主讲教学效果显著高于一些真正老师。创新性来开办这个基地,期望能够闯出一条乡村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然后逐步推向全省乡村学校更大的教育范围,在人工智能时代,让人工智能来助力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得以实现。
黄甫全以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与课程整合、与课堂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研究为平台,带起了一支国际化、跨区域和跨院校研发共同体,遍布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和广东、青海、四川、广西、贵州、云南和重庆等地大学、区域教育系统及其中小学,建立起了动态化的300人以上的强大师生学研共同体,具有巨大潜能的智能化课程研发潜力。
花都翰林学校办学七年,学校先后被评定为“广东省依法治校达标校”“广州市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广州市安全文明校园”“广东省绿色学校”等荣誉称号。百年树人,离不开学校先进的办学理念和开拓创新精神。华师大基础教育学院AI教学翰林学校示范基地,为花都教育事业增添了新风景,为“人工智能+教育”搭建了新平台,为花都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动力。
人工智能进校园助力教学提质
翰林学校董事聂世江表示,翰林学校有信心将AI基地打造成为花都区一张靓丽的教育名片,开启花都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画卷,学校董事会将全力支持“华师大基础教育学院AI教学广州市花都区翰林学校示范基地”的各项工作开展,让更多的孩子享受优质民办教育,为花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积极力量。
与会人员还走进教室,观摩AI教学。在现场可以看到,AI教学打破了千篇一律的方式,通过AI教学和传统教学相结合,同学和老师们迎来了属于大家的崭新时代。家长们表示,人工智能进校园、AI教学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打破传统的常规教学,运用AI来辅助,可达到师生减负、教学提质的目的。
图文:花都融媒记者 谢继文 姚日文 陈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