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广州花都:因地制宜推进法治文化建设,村里的普法也很潮!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周聪
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支撑。11月2日,记者从花都区了解到,近年来,花都区持之以恒推进法治文化建设,精心打造法治文化建设平台、创新法治文化传播载体、积极开展法治文化活动,引导群众养成在法治轨道上主张权利、承担义务的习惯,为法治花都、平安花都建设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打造普法品牌“花都模式”
在花城街里有被老百姓可爱地称为,调处矛盾化解纠纷的“兰花花”;在秀全街上有广为人知的“秀全大妈”普法品牌……近年来,花都区司法局以镇级法治宣传品牌创建为抓手采取“线上+线下”融合普法的形式,创新普法宣传载体打造普法品牌“花都模式”。
花都区司法局按照主题集中、因地制宜、注重特色的原则,全面推进镇(街)、村(社区)法治文化小公园建设。目前辖区建成的镇(街)和村(社区)法治文化小公园18个,法治宣传栏320个,法治长廊15个、法治广场5个,法治教育基地11个,为花都区基层法治文化建设增色添彩,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
逐步设立“民法角”,“典”亮基层学法路。以秀全街花港社区作为试点设“民法角”,而后在全区铺开建设,逐步推进民法典深入基层。“民法角”融合岭南特色建筑和法治元素于一体,设置“民法角”标志、岭南花窗宣传栏、社区法律顾问公示牌等,并以“互联网+法治宣传模式”,让群众在“民法角”通过扫描“花都司法”微信公众号获取普法案例和司法工作信息,同时为群众提供公共法律援助咨询热线,实现“指尖上的微普法”。
组建特色普法志愿者队伍。把法治元素融入到“秀全大妈”、“狮岭一家人”、“新雅管家”等为代表的特色普法志愿者队伍,以队伍助力法治文化建设。
深化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花都区村(社区)法律顾问积极加入“民法典宣讲团”和“八五”普法讲师团,通过每季度举办专题法治讲座、接受咨询、调处纠纷时普及法律知识的形式,开展覆盖全区村(社区)的法治宣传活动,夯实法治文化建设和法治乡村建设的群众基础。
为乡村振兴培养“法治带头人”
不日新者必日退。花都区建设青少年宪法(法治)教育馆,向青少年和群众,展示我国宪法诞生的过程 、历史地位等。再现宪法实施和修正的历程以及取得的伟大成绩,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推进宪法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全面提升青少年宪法意识和法治观念,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颗法治扣子。
花都区率先打造“谁执法谁普法”宣讲活动室,通过制定宣讲方案和每月普法清单,统筹各单位结合职能做好定期普法宣讲工作。宣讲活动室的启用,既是与时俱进创新普法的实践措施,也是各单位普法宣传的擂台赛场。
与此同时,花都区通过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和法律明白人,积极组织参与基层法治建设,为乡村振兴培养“法治带头人”,促进群众法治素养明显增强,乡村法治环境明显改善、基层治理能力明显增强。目前,花都区实现了村(社区)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和法律明白人全覆盖。
花都区因地制宜创新方式方法,让法治文化建设贯穿国家治理、社会治理和公民教育各方面、全过程。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法治文化建设发展的动力,建好法治阵地造福于民,创新法治队伍服务为民,深入基层宣传扎根于民,切实增强法治文化建设的引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