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04
(沿途风光)广州北站——圆玄道观
广东圆玄道观坐落于广州市花都区秀全街九潭村,据广州北站仅25分钟路程,可在九号线广州北站换乘花21、5路、9路公交直达圆玄道观。
广东圆玄道观是经国家宗教部门批准,由香港圆玄学院出资,香港道教联合会主席,圆玄学院董事局主席赵镇东先生一手创建。以"兴学育才、扶老携幼"为宗旨,弘扬孝亲敬祖、慎宗追远的中华传统美德,弘扬道教优秀文化,提倡"三教合一"理念,倡导和谐宗教,是广东省道教协会会址所在地。
1998年11月7日,道观第一期竣工开光,向信众及游客开放。道观按传统宫观建筑要求沿子午线坐北向南而建。一期占地面积约十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六万平方米。主体建筑以仿古"天坛"形式建造,气势雄伟,神圣庄严,左青龙右白虎,南朱雀北玄武,布局巧究,环境清幽,风水得天独厚,素有花都"小天坛"之美称,于2006年12月被花都区人民政府评为"花都新八景"之一。
圆玄道观主体建筑物包括三清殿、太和楼。三清殿采用古典天坛形式建造,建筑面积500多平方米,八角三重天面,圆形大厅,顶高近30米,天花绘太极图,寓意天大地圆光明无凝。大殿黄色琉璃盖顶,斗拱飞檐,彩绘绚丽。大殿中供奉玉清、上清、太清三圣铜像。
太和楼位于三清殿东南边,是一座三层绿色琉璃盖顶的半仿古大楼。二楼大厅是中华民族馆,反映中国56个民族的居住地,民俗和穿戴的服饰;三楼大厅是雅石馆,馆内集天下之奇石。所谓奇石,就是自然生成形状奇怪的石头,例如其中一块菊花石,就是花都区花山镇的特产。这石头无论敲成多少块,满身都是菊花形状,白色半透明。花都区区花是菊花,是源于特产菊花石寓意。
圆玄道观的山门、山门牌坊门都十分有气派,广场(两侧为钟楼、鼓楼,各立一华表)、三清大殿(采用传统的天坛形式建造,殿顶的巨大圆球以纯金制成)为观的中轴建筑。广场右侧为太和楼,左侧为中和楼、圆玄山庄及安老院,另建有观音殿、斗姥殿、太岁殿。该观整体建筑以仿古“天坛”形式建造,气派庄严,四周环境雅致,素有广东“小天坛”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