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07
做农民的贴心人 做农产品安全的守护者
我是花都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的李丽君。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食品安全涉及的环节和因素很多,但源头在农产品”。食品安全,首先是“产”出来的。“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食品安全不安全,还要靠老乡。
去年,我成为了花都区农检中心大家庭的一员,当父亲知道我即将到田间与农民老乡打交道的时候,曾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父亲我呀是农民的孩子,我清楚农民对土地对作物的感情,你要是想做好这份工作,一定要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就什么都好办了。”
我当时不以为然,觉得不就是抽个样吗,有什么可担心的,直到后来遇到了张大叔,才发现这工作真的没想象中这么简单。
张大叔是跟着老乡从江西来花都种菜的,但是一来由于没经验,二来使用了上门推销的三无农药,导致抽检后发现他的菜农药超标,不得已进行了销毁。
当时,张大叔看着地里被铲得横七竖八的菜,嚎啕大哭。我呆呆看着,心里像是打翻了五味瓶,张大叔的哭声就像是鞭子一下一下地打在了我的心上。我终于明白了父亲说过的——“农民对土地对作物的感情”这句话的份量。那天晚上,我辗转反侧,久久不能入眠,张大叔蹲在泥地上微微颤抖的背影一直在我眼前挥之不去。过了几天再去抽样的时候,张大叔正在整理田地,老远看到我们就骂:“又是你们,还敢来”,边说还边随手捡起泥巴作势要砸我们。说实话,我被吓到了,但是我心里全都是理解。
我让村支书请来张大叔一块坐下好好聊聊。我真诚地说:“张大叔,您有怨气,人之常情,但是那些菜,如果不销毁,卖掉了,您的良心难道就过得去吗?那要万一百姓吃出事来,法律可是会追究的呀。”见张大叔抽着烟默不作声,我接着说“这回来,是想帮助您的。上回见您的菜都比较瘦小,我后来托技术员看过了,说是菜的品种不好,就算上市,应该也不太好卖,所以,回去之后我特意去农科院找了一批种子,想送给您。”我边说边把手里拽得紧紧的菜种递给了张大叔。
张大叔听到这,原先绷紧的脸终于慢慢放松了下来,但是却并没伸手接。支书忙打圆场说:“张大叔呀,你也别生气了,人家也是按规矩办事,又不是有意与你过不去的。”张大叔这才接过了菜种,我赶紧说:“张大叔,上回您是不会用药,这回我特意制作了一份农药清单给您,只要按上面的方法使用,保证不会再出问题了,这上面还有我的电话,有不懂的随时打给我!”我边说着边把资料贴在了墙上。
之后,我常常找机会将一些种菜的技术告诉他,并推荐他用有机肥料。从此,张大叔的菜每次化验都是合格的。
过了一段时间张大叔居然主动打电话给我们要求做检测,他一看到我们就喜笑颜开的,原来他的菜卖得非常好。有一位素菜馆的老板吃过之后,认为口感好,检测过关还安全,跟他签订了长期合同。现在他家的菜根本就不愁销路,收入增加了,张大叔脸上也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我常想,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是有形可见的老乡的爱。享受着营养安全美味食物的市民朋友们啊,让我们一起真心扶持农业,体恤老乡,恒念农产品之物力维艰、来之不易,搭建互信温暖的城乡关系。
我也常想,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国家来说,食品安全的防线实在是太长了,比长城还长。仅仅在咱们花都,像张大叔这样的外来种植生产户,就有3000多户,分布在花都一百多条村。要做好农产品安全工作,只有像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坚持标本兼治,坚持关口前移,加强日常防范,加强源头治理”;只有按总书记提出的“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要求,让各部门、各行业全社会,每个人都携起手来,共建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长城”,才能让所有人共享更安全、更健康、更放心的“舌尖上的美食”。
(李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