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15
打造“狮岭一家人” 基层社会治理品牌
花都区狮岭镇皮具产业闻名全球,伴随产业的集聚发展,大量异地务工人员涌入该镇,本地户籍人口仅6.3万人,外来人口却超过24万人,呈现明显的“人口倒挂”现象,基层社会治理压力巨大。为实现发展和稳定“双赢”,狮岭镇坚持党建引领,以“狮岭一家人”志愿服务为抓手,积极探索“党建引领+老乡共治”基层治理途径,取得初步成效。
坚持党建引领
健全组织体系促服务共享
一是设立狮岭镇“两新”组织综合党委。由镇党委副书记兼任“两新”组织综合党委书记,11名党委委员分别由各流动党组织书记和行业党组织书记任委员,全面统筹驻地流动党组织建设和流动党员管理,将“两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整体纳入、不留死角全覆盖。二是强化合成来穗人员服务站功能。由“两新”组织综合党委直接领导合成来穗人员服务站。服务站配备9位专职工作人员,设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人口和计划生育、社会事务、企业服务4个职能办公室,以及来穗人员心理辅导站、法律咨询调解联络站、来穗人员融合学堂等8个特色功能服务站,为异地务工人员提供一站式服务。三是开展流动党支部“双管共建”。与党员流出地组织部门协定,共同组建“新干县驻花都区流动党支部”、“蓝山县驻花都区流动党总支部”、“新田县高山乡驻花都区流动党支部”和“安化县驻花都区流动党支部”,配套设立“流动党员工作服务站”,探索流动党组织“双管共建”模式。通过三项举措,初步建立起镇党委、“两新”组织综合党委、“两新”组织流动党员三级联动党建格局。
多方联动聚合力
打造“狮岭一家人”志愿服务
一是打造6支“服务性”志愿者共建队伍。按服务领域不同,分别组建“木兰荟”来穗妇女互助社、外来工户外运动俱乐部、发型师俱乐部、校园友心人义工队、蒲公英亲子义工队、幸福亲子俱乐部等6支社工(义工)志愿者服务队,注册人数550人,每月定期开展“关爱、感恩、奉献”等类活动。二是建立7支“区域性”志愿者队伍。按区域组建合成村来穗人员志愿者服务队、旗新村志愿者服务队、来穗人员志愿者服务队耒阳分队等7支476人的志愿者队伍。以小区保安等半专业力量为主,发挥物业公司、小区业主、社区志愿者的力量,开展治安巡防、治安隐患排查、矛盾纠纷化解和防火、防盗、防破坏、防灾害事故等工作。三是组建8支“功能性”志愿者队伍。按功能性划分,组建扫黑除恶、交通指引、群防共治、禁毒防邪、心理辅导、公益救援、文艺表演、爱心服务等8支1200余人的志愿者服务队伍,目前已成功调处工伤纠纷、劳资纠纷、社保纠纷90多起。
创新自治方法
协商协调促事务共治
一是探索党建引领+老乡共治。对应流动党员和异地务工人员流出地,在“两新”组织综合党委中专门安排同籍贯的委员开展服务联系工作,将“老乡帮老乡”与“有困难找支部”结合起来。党组织出面、老乡党员协调,为异地务工人员提供社会治安协调、法律咨询、纠纷调解、子女入学、就业培训等服务,架起了狮岭党委政府与异地务工人员之间的连心桥。2019年,共协调解决近2000名异地务工人员子女入读公办中小学,帮助231位异地务工人员办理城乡社会养老保险。二是拓展异地务工人员参与狮岭基层治理的渠道。建立村(居)异地务工人员“两委”委员季度恳谈工作机制,每季度邀请2名村(居)异地务工委员进行时事政策宣讲,征集意见建议和合理诉求。探索吸收狮岭镇异地务工人员中的人大代表、企业代表和各地乡贤代表参与狮岭镇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活动,以镇人大开展的各类活动为平台,实现本地区与外地人大代表、企业代表和各地乡贤代表双向交流。
花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