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15
市党廉办市电视台回访花都《作风建设在路上》反馈问题整改情况 建设良好生态环境助推花都绿色发展
杨一村文化公园整改后,环境卫生大为改善
今日花都讯 10月24日,市党廉办牵头会同广州市电视台《作风建设在路上》栏目组,对我区《作风建设在路上》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情况进行回访。区领导叶志良以及区协调交通重点项目办、区科工商信局、区河长办、区水务局、市生态环境局花都分局以及花东镇、狮岭镇、花城街相关负责人参加活动。
杨一村文化公园换新貌
在问题整改回访点之一的花东镇杨一村,我们在现场看到,位于村委大楼旁边,曾经杂草丛生的村文化公园以及污水横流、臭气熏人的垃圾中转站已完成整改工作,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据了解,自接到整改通知后,花东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迅速到现场查看,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整改工作方案。该镇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这个垃圾中转站设计不规范,场地没有硬底化和建立污水收集系统,加上村干部没有履好职和压实责任,公园保洁工作没有落实到位,才造成了村容环境卫生“脏、乱、差”的问题。“为此,我们按照要求进行针对性的督办整改,对公园杂草进行了清除,落实卫生保洁制度,同时,加强垃圾清运,完善了污水收集系统建设,避免污水外流外溢,营造干净整洁的村容环境。”该负责人表示,“为形成长效工作机制,接下来,我们会把环境卫生列入村社干部的年度绩效考核内容之一,并加强工作督办,将其作为加强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同时,启动问责机制,把责任向基层延伸、压实,切实把工作做好。”
引导废品收购点向园区转移
随后,一行人又马不停蹄赶到狮岭镇振兴村双龙经济社辖内的一处果林。此前,这里曾经是废品收集点的集中地,在面积约十亩的地方共有23个窝棚式废品收集点。经过前阶段的整改后,如今,原来的废品收集点已不见了踪影。狮岭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节目下线后,按照区里的总体部署,镇里立即动员组织镇村两级干部职工行动起来,期间,共出动200多人次、相关车辆10余台进行整治,清运各类垃圾43吨,并对相关从业人员进行引导分流,劝导他们转行,从事其他行业。“这些废品收集点暴露出狮岭镇在废品行业管理上存在的不足,摸查清理不够充分,今后将会加大力度,对不规范经营坚决查处、关停、取缔;同时,利用镇一东一西两个废旧采石场规划建设新的废品收购站集中园区,通过疏堵结合,引导废品收购点向园区转移,规范经营管理,从而减少对乡村人居环境的影响,更好地促进镇容村貌的提升。”
区科工商信局相关负责人也指出,造成乡村“散、乱、污”情况的症结所在,主要是没有规范的收购站点,乡村大多数的废品收购站都是没有经过工商注册备案的。“下一步,将会在全区各镇(街)规划建设一至两个废品收购站点,而且通过实施部门联动,加强检查督导,让废品有去处,减少污染来源,乡村的环境自然就会好起来了。”
明确责任分工,认真抓好整改
叶志良在接受广州市电视台采访时说,区政府对《作风建设在路上》节目反馈的问题高度重视,迅速召集相关单位认真分析原因,明确责任分工,认真抓好整改,并与当前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结合起来,高度统一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和工作责任感,制定整改方案,推进落实各项工作,能够整改到位的,必须马上整改到位;一下子整改不到位的,要有整改方案,逐步推进。
叶志良说,接下来,区政府将持之以恒地把这项工作一直抓下去,进一步改进基层干部的工作作风,服务好老百姓,为推进乡村治理、建设良好生态环境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据了解,早在今年9月中旬,广州市电视台《作风建设在路上》栏目组到我区多个街(镇)就乡村生态环境工作进行暗访,并向我区反馈了乡村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的5大“脏、乱、差”问题。我区对此高度重视,区政府督查室对该栏目组反馈的5个大项问题细分成9个小项,并向相关街(镇)下发督查通知,要求迅速跟进落实好各项整改工作。经过前期加紧治理,目前,已有5个问题完成整改,剩下的4个问题也列明责任单位、整改计划、时间节点,正在加紧推进中。
花都区融媒体中心 姚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