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15
平东村:与时俱进走进新时代
村公园
黄氏大宗祠
健身公园
平东村一角
革命老区村——花山镇平东村,在革命战争年代,这里的人民前仆后继保家园,一个个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在这里代代流传;和平年代,这里的人民积极为国家的建设贡献力量,无私奉献精神可圈可点。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深入,平东村的村民们传承先辈们精神血脉积极进取,奋勇拼搏,让这个原本相对贫穷落后的村子旧貌换新颜,村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很大改善,昔日的老区村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如今,该村户籍人口达到3000多人;去年村民人均收入20000元。村集体经济产业结构主要以厂房出租为主;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于工资性收入、商业经营、村集体经济分红。
先人前仆后继保家园
1926年,花县民团及田主会企图从杨村(今平东村)打开缺口,北陷元田,孤立并消灭九湖农军力量。当年7月19日,杨村一地主的芋头地被人偷挖,民团声称乃农会所为,遂由杨村恶霸地主黄鉴纯率民团三百多人向杨村上社农协进攻。农军与之激战四昼夜。民团撤退后,复纠集八百余人分向宝珠岗、元田、九湖等村进攻。杨村、元田等村曾一度被民团攻入,死伤农民二、三十人,焚毁房屋十数间,妇女被奸甚多,事件发生后,社会舆论痛称之为“花县惨案”,各地民情激愤,杨村等地农民代表赴广州向国民党政府请愿。
1927年5月11日,国民革命军李务滋团开抵花县会同民团总局“清乡”。军队、民团共数千人先后向田螺湖、杨村、元田、宝珠岗等地进行扫荡,村民被杀害二、三十人,房屋被焚毁数十间。
1940年6月17日,日军侵占花县南部后,东从石角起沿山下岭、西岭、龙口、新街、五和等地制高点设一封锁线,封锁线以内地区,民房尽毁,人烟绝迹,沿封锁线以南筑有碉堡,发现人影立即开枪扫射。
如今这段历史已过去了几十年,先人在革命战争年代做出的牺牲和贡献,平东村的人民没有忘记,先辈们坚强不屈的革命精神依然鼓舞着后人坚定前行。
后人开拓进取谱新篇
新中国成立后,平东村民投入到新生活中。由于耕地多,村民主要种植水稻。分田到户之后,村民种番茄作为主收入,好的年份,一年一亩地有几千元的收入,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该村的种植业也得到很大发展,还涌现出很多种植能手。1995年,该村的菜、稻、鱼综合种养户黄宗演的事迹被选入《花都市农业种养“十佳”专业户事迹材料汇编》。1996年,黄宗演被评为花都市农业种养“十佳”专业户,受到了花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表彰。同年,黄宗演被评为花都市农村青年实用技术人才,并被编入《花都市农村青年实用技术人才名册》。1998年,该村的江燕平被广东省农村妇女“双学双比”活动协调小组授予“广东省女能手标兵”称号。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该村发扬革命老区精神,积极支持国家建设,在新白云国际机场建设、空港经济区起步区项目征地中积极配合,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其中,2001年,新白云国际机场海关仓库项目征用该村南方片山坡地﹑耕地约600多亩;2005年,机场高速征用该村土地约300多亩;2016年开始,空港经济区起步区征用该村土地近2000亩。
村民的生活也随着征地发生巨大变化。为增加村集体和村民收入,2008年,在村委会牵头下,村内各征地经济社成立股份公司,出资兴建厂房出租,建成建筑面积约10000多平方米的厂房出租作食品厂使用。每年的租金收入全部按照股份比例分给参与的经济社,再由经济社按股份分红发给村民。股份多的经济社,村民一年分红有两三千元,少的也有三几百元。
2016年,随着空港经济区起步区项目征用该村土地,很多经济社都得到几千万元的征地补偿款,这笔专款的利息也用来增加村民的收入。去年以来,分红多的经济社一个村民一年可以分5、6千元,少的也有2千元。村民的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与此同时,村委大力改善村容村貌,不断完善各种软硬件设施,补齐民生短板,增进民生福祉:村道硬底化了,并安装了路灯,村里建起了公园,卫生保洁方面也有了专业的保洁员队伍……村子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物质条件提高了,村委也更加重视精神文化方面的建设。2010年,举办平东村第一届敬老节活动,此后,敬老节成了每年必不可少的一个敬老活动。此外,村里还创办了奖教奖学基金,对大学生和成绩优异的学生给予奖励。
谈及未来的发展,平东村有自己的想法。村民们都希望加快机场征地项目留用地相关手续的办理,以进一步振兴平东村的发展。
花都区融媒体中心 张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