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5
“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全民阅读主题月”讲座活动在新华三小举行 刘伯强后人讲述先辈革命事迹
今日花都讯 4月23日,由区文明办、区委党校主办的新华街培英社区“学党史、读经典、缅先烈”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全民阅读主题月”讲座活动在新华第三小学举行。活动邀请了花都革命先烈后人刘寿山和黄佩仪讲述父辈刘伯强的故事。刘伯强,花山镇南岭村人。1924年春,刘伯强参加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花县支部书记,1927年为革命捐躯,年仅29岁。1983年7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授予刘伯强革命烈士称号。
回忆先辈事迹
据回忆,刘伯强是毛主席主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第三期学员,是当时花县农民运动的领头人。他带头成立农民读书会,办农民夜校,提高农民的阶级觉悟;他成立农会,领导花县农民起来跟地主、民团这些反动势力作不屈不挠的斗争。1927年初,刘伯强担任花县党组织第二任党支部书记,立即着手搞党的整顿和建设,提高党员的素质,培养入党对象,使中共花县支部的党员从原来十几个发展到四十多个。
刘伯强领导花县农民斗争,出现过许多感人的事迹,后来由于叛徒出卖,不幸被囚禁。为严守党的机密,他忍受敌人严刑拷打,始终守口如瓶。最后,刘伯强被反动派拖至仙阁村后山强行活埋。“听老一辈讲,临刑时,爷爷还痛骂叛徒和反动派,高喊着:‘中国共产党万岁!’爷爷牺牲时只有29岁。”刘寿山说。
传承革命精神
在祖辈革命精神的鼓舞下,刘寿山一家在各自的岗位上踏踏实实做出成绩:青少年勤奋好学,品学兼优,练就本领;搞艺术的人才辈出,传承非遗,发扬光大;办企业的艰苦创业,遵纪守法,热心慈善;年老的退休不退色,投身公益,奉献余热。外孙黄城见义勇为,奋不顾身抓小偷,耽误了当晚家里的生日宴;儿子、媳妇带着孙子、孙女到山区参加扶贫,为贫困地区捐款;老伴是老人志愿者,乐于助人,经常带着家人一起到康乐村或敬老院开展公益活动;刘寿山也是社区爱心车队的一员,经常跟老伴开车运送探访物质,伤病人员……
近几年,刘氏一家先后在各条战线上取得不少荣誉:三好学生、优秀教师、先进人物、优秀党员、花都好人、广州好人、优秀义工、道德模范……刘寿山家也先后被评为文明家庭、书香家庭、广东省慈善家庭等。刘寿山表示,“虽然没有见过爷爷,可自小从父亲和一些革命前辈、爷爷的老战友那里听到过许多有关爷爷的革命故事,许多革命历史资料也有记载,他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
传承红色基因
活动当天正是“世界读书日”,主办方还讲授了“缅怀南粤英烈·传承红色基因”红色微党课,新华街、培英社区向新华第三小学赠送红色书籍。学生代表、社区代表、党校代表一行还前往花都革命烈士陵园,为烈士刘伯强墓献上自制的小白花,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敬意与哀思。
据悉,今年4月16日,我区将刘伯强的骸骨移到花果山革命烈士陵园安葬,立纪念碑,以供后人祭奠瞻仰。
花都区融媒体中心 黄柱 黄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