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09
花都湖十年蝶变 ③:鱼跃人欢,灵动满湖!
开栏语 今天,请看第三篇章 花都湖十年蝶变 鱼跃人欢 灵动满湖
层林秀美、飞鸟蹁跹、
鱼翔碧波、灵动满湖……
这是如今花都湖的真实写照。
作为花都区
近年绿色智慧城市建设的一大手笔,
花都湖国家湿地公园现已名声远播,
吸引了各地游客慕名前来打卡。
▲摄影:关振伦
二十年前, 这里是行人止步的烂泥坑; 二十年后, 这里是令人神往的花都湖。 其华丽转身的背后, 凝聚了多少花都人的祈盼与付出。
2012年3月28日,花都湖建设工程正式启动。为确保环境质量特别是水资源取得根本性改善,区环保、水务等部门重拳治理污染源,对贯穿整个花都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新街河水环境和花都湖片区(重点街道)环境实行整治专项工作,先后关闭了周边数百家养鸡场、生猪养殖场等和一批电镀、漂染等污染企业;对湖底进行淤泥清理,埋设截污管,实施雨污分流、疏通河流、连通水系。 同时修建了一个生态河堤,种植了大量水生植物,增强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河水发黑发臭的问题得到根本性扭转,整个区域水系的水质实现质的转变。
广州市生态环境局花都分局
相关负责人说 :
有了水泥厂污染的前车之鉴,让我们明白要把生态环境尤其是水体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水体环境。
▲摄影:关振伦
与此同时,推进城市空间的湿地生态修复、河网水系贯通、生态湿地建设,优化水生植物品种和布局,在两岸营造园林式乔木和花草,提高生态湿地的生态韧性,周边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形成了水草丰美、鸟语花香、鱼儿畅游、配套设施完备、动植物多样性的生态公园格局,成为花都的城市“空气调节器”,水域景观自然成了吸引游客眼球的亮点。
在2020年进行的生物多样性 调查数据显示: 花都湖国家湿地公园有鱼类46种,隶属7目,17科,其中鲤科鱼类最多,共24种,占总数的 52.17%。 鲤科鱼类占大多数,这也是东亚淡水鱼类区系组成的共同特点之一。
为了保护公园环境和生态平衡,
倡导文明游园,
花都湖国家湿地公园
禁止一切捕捞、垂钓行为。
公园管理处的工作人员说:
花都湖以回归自然、保持原生态为特色,各种鱼类都是自然生长,没有人工养殖的观赏鱼。近两年我们在收集湖面落叶和枯死植物时,发现鱼类的品种越来越多。因为市民朋友都很自觉,多年没有发现违反规定而伤害鱼类的行为,小鱼儿能够有这么好的生存环境,要感谢大家的共同努力。
作为中心城区
难得的野生动物栖息地和湿地体验地,
目前,花都湖国家湿地公园
建有湿地宣教中心、
湿地展厅、湿地自然学校,
还成立了花都湖志愿者队伍
“花溪志愿者”。
▲摄影:关振伦
通过一系列科普宣教,
让市民进一步增强
对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意识,
珍惜身边的绿水青山。
来源:花都区融媒体中心
策划:杨丽萍
统筹:樊玉春 谢惠瑜 吴敏娜
设计:杨烁、李咪咪
文图(除署名外):谢惠瑜 谢继文 陈琳 通讯员:毛婕 姚伟军
编辑:聪杰
声明:本文由“广州花都发布”原创发布,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平台不得转载改编,违者必究。欢迎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