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Bg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花都资讯 > 图片新闻

春阳台+乡村振兴

发布日期:2023-04-28 11:23    文章来源:花都区融媒体中心     【 字体:   】  访问量: -

872333.jpg

  今日花都讯 由乡村振兴而至古村活化,借古村活化而融合共生。近日,在有着超过600年历史的花都区炭步镇塱头村,一座全新的多功能艺术文化中心——春阳台“落地生根”,面向社会公众开放。这是生生不息的塱头古村迎来其华彩生命的又一全新开端。

  作为花都区塱头乡村振兴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春阳台由唯品会与区委区政府携手众多领域专家、学者共同打造而成。项目的全部收入将用于回馈村民及乡村振兴事业发展,带动村民持续增收。在业内看来,春阳台是通过文化振兴“唤醒”古村落的一次全新尝试,也有望开启乡村振兴的“塱头模式”。

  唯品会,为什么选花都?

  广东省唯品会慈善基金会理事长沈旻表示:应该说我们和炭步镇塱头村是有特殊的缘分,做过大量调研发现塱头村是整个珠三角规制保护比较完整,然后是规模比较大的一个国家级历史古村落,我们后面又做了很多的功课,发现塱头一直是以耕读传家、诗礼传家的这样一个典型的中国农耕文明的文化标本,让我们觉得应该有责任去做好文化传承。

  塱头村始建于元末,定型于明清,至今仍保存着黄姓单姓家族聚居的状态。其拥有目前珠三角大规模保护尺度完好、极具岭南特色的明清古建筑群。诗礼传家、崇文重教是塱头村历代传承的良好家风。

  历史上,塱头村人才辈出,素有“科甲村”的美誉。村内至今还保存着20多间书室祠堂,并有多条以耕读传家、敬亲睦宗为名的巷道,流传着“七子五登科”“父子两乡贤”等坊间美谈。

  塱头村民黄泽贤表示:我们村历来是书香门第,崇尚读书,有了春阳台这个项目后,这些古书籍、历史文件刚好可以给村里年轻人看看,以后发展更好,读书的人会更加努力。

  “初试啼声”的春阳台为这座曾经书声琅琅的古村打造了一场新的文化盛宴。据介绍,春阳台的名字源自岭南大儒陈献章的书舍,其中设有文博展馆、藏书楼、善本室、阅览室、剧场与艺博活化等多样空间,为村落多元文化活动提供全新场所。

  塱头村,何以吸引唯品会?

  广东省唯品会慈善基金会理事长沈旻表示:包括我们全国的游客能有机会到大湾区,到珠江三角洲的时候,他们也能够到塱头来走一走,看看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在这样的场景之内能够碰撞出什么样的一些新的体验。

  炭步镇塱头村党总支书记黄志辉表示:唯品会落地塱头村是我们村百年一遇的契机,可以带动塱头村旅游业以及村民就业,还有基础设施建设。

  塱头乡村振兴项目是以文化振兴为核心的国家级乡村振兴标杆项目,也是集传统文化、耕读文化、休闲体验及新生活理念于一体的粤港澳大湾区文旅新地标。文化引领的乡村振兴,不仅吸引了外地投资者,更吸引本乡本土的年轻人回来参与乡村振兴。

  塱头村民黄智云表示:觉得第一个是塱头村的机遇。第二个是我们年轻人机遇,我今年刚好40了,20年后退休,自己打算在村里干到退休,然后继续养老。放在以前的话,这是不敢想象的,但是有唯品会在,有政府支持,我相信很多像我们这样的年轻人就更加愿意回来村里面发展。养老也好、工作也好,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像我们这样想法的人。

  据了解,当前塱头乡村振兴项目的整体规划基本成型,除了春阳台艺文中心,古村展览、高端民宿、露营营地等核心业态也在稳步推进,市场运营全面启动,着力打造文化振兴新典范与乡村振兴新地标。

  广东省唯品会慈善基金会理事长沈旻表示:我们现在已经在对很多的古建筑民居做加固修缮的保护,所以我们会开发出不同的文旅业态,包括精品民宿等,还有不同的文化市集和文化商铺的规划。

图文:花都融媒记者

谢继文 黄慧文

相关附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