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Bg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花都资讯 > 图片新闻

《中国文明网》点赞花都“梯面客家嫂”推动乡村文明树新风

发布日期:2023-12-01 09:32    文章来源:中国文明网、花都融媒体中心     【 字体:   】  访问量: -

1072510.jpg

  今日花都讯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展现移风易俗生动实践和丰硕成果,中央文明办开展“文明村镇创建巡礼”移风易俗主题宣传。11月17日,中国文明网刊发了我区典型案例《广州市花都区梯面镇:“梯面客家嫂”推动乡村文明树新风》。

  “阿嫂,最近家里有什么需要吗?”下午5点过后,“梯面客家嫂”吴展红整理好手头工作,便前往农村入户探访——这是“梯面客家嫂”常态化开展的“乡约5点”入户访民情活动。

  在我区梯面镇,92%以上的居民都是客家人,民风淳朴、热情好客。在这里,一支由173名女队员组成的“娘子军”远近闻名,人们亲切地称她们为“梯面客家嫂”。她们用客家女性的贴心细腻和对家乡的深沉热爱,勇当产业发展“带头人”、善当基层治理“解铃人”、乐当服务群众“贴心人”,成为乡亲们口中的“好阿嫂”“好阿娘”。

  梯面镇以辖区巾帼模范和客家女性为主体,充分发挥客家文化独特的凝聚作用,着力化解家庭矛盾,有效制止人情攀比、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现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促进农村长治久安,有力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和文明乡风建设。

  勇当“带头人”

  提振农村精神面貌

  春天是金黄的油菜花海,夏日有亭亭的清水莲荷,秋季是无边的稻穗良田,冬时有浪漫的格桑花开……凭借“四季花田”的生态名片,梯面镇红山村游人如织。20多年前,这座小山村却是一副截然不同的模样。因为长期无序的采泥、采石,导致水土严重流失,河床淤塞,村里的山成了“秃头光”,水成了“酱油汤”。1997年,一场罕见的特大暴雨来袭,全村200多间泥土屋倒塌。“梯面客家嫂”吴展红从小在梯面镇长大,亲眼目睹了这场灾难,在驻梯面镇红山村工作10余年间,她时刻思考着如何改变家乡、改善村民生活。

  水灾后,梯面镇不仅关闭了泥石场,还引导村民复垦复绿、封山治水,实施村庄绿化、庭院美化。很快,昔日矿坑再次绿色葱茏。经过重建,村容村貌是改善了,但失去了采泥、采石的产业支撑,父老乡亲的钱袋子也瘪了下来。时任红山村驻村组长吴展红表示,“结合考察学习,我们认为红山村最大特点就是环境好。于是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助力休闲旅游村建设。”作为村里兴边富民的带头人,吴展红通过化解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村民矛盾,解决迁坟、租用自留山、耕地等问题,使全部工程顺利完工。她还积极利用政策支持,借力休闲产业发展和油菜花节、荷花节、乡村文化节、丰收节的举办,大力发展红山村乡村生态旅游。“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基层党组织的‘领头雁’,我有责任也有义务带领村民致富,让大家的日子越过越好。”吴展红说。

  红山村获评“全国文明村镇”以来,始终坚持“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利用发展旅游业的契机,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夯实了乡风文明物质基础,并通过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开展移风易俗,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乡风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在看到红山村的女人“能顶半边天”之后,整个梯面镇的妇女参加工作事务的热情也越发高涨,队伍不断扩大,参与的事务也越来越多。不管是乡村振兴、扶贫济困,还是基层治理等各条战线,都能见到“客家嫂”闻令而动、冲锋在前的美丽身影。梯面镇党委决定把党组织建立在这支队伍当中,强化党建引领,打造基层党建品牌。2021年9月10日,“梯面客家嫂”党支部正式成立,分散在各家各户的“客家嫂”被组织起来,汇聚成一道披着“红马甲”的风景线,迅速在村民群众中激起了涟漪,得到了支持和拥护。

  善当“解铃人”

  做实矛盾源头治理

  下午5点,不管多忙,梯面镇各村客家嫂先锋岗队员都会放下手头的工作,利用自身熟悉村情民情的优势,随机入户来一场“乡约”。这是“梯面客家嫂”党支部针对镇内群众一般下午5点以后在家的生活习惯,创新开展的“乡约5点”常态化入户访民情活动,每周不少于3次,旨在为群众排忧解难,着力提升群众幸福感、满意度。

  “一次,我在入户走访中发现一宗家事纠纷,一对妯娌因为建房的事情产生隔阂,两家还大打出手。”客家嫂志愿服务队队长洪丽英对这次经历印象深刻。在她看来,基层工作就是要在一线解决问题,只有扑下身子,真正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听民声、知民意,才能了解群众所思所想,帮助群众解决问题。经过洪丽英的评事理、讲情理,双方达成调解,从“矛盾不可调和”转变为“握手言和”,一起农村建房纠纷画上圆满句号。

  哪位老人得了病要吃什么药,哪户住房存在什么灾害风险,哪巷邻里有什么纠纷口角……如此种种,在“梯面客家嫂”心里都有一本“明白账”。在近一年时间里,“乡约5点”通过常态化入户访民情活动,收集村民反映的问题和建议并给予处理,不断营造和谐友善的文明乡风。

  乐当“贴心人”

  传唱山歌培育新风

  “梯面客家嫂”熟知这里的山林水瀑,也了解各家各户的乡亲情况,对内可以操着一口流利的客家话,走山串村宣传方针政策,入户进屋慰问独居老人,对外能拿起话筒唱响动听的客家山歌,用粤语和普通话向游客介绍田间乡野的趣闻轶事。在乡村振兴事业中,她们勾勒出村民之间的同心圆,也架起了内外沟通的连心桥。

  “同在祖国大花园,提倡自由来恋爱,有情自然行得前,妹贪人才唔贪钱,山歌牵线结姻缘……”今年3月,首届“清风唱响新征程”好家风山歌比赛在梯面镇埔岭村举办。“梯面客家嫂”身穿盛装相聚山歌墟,用客家方言表演歌舞、快板,吸引了数百名村民和游客前来观看。她们编创演绎的《文明婚恋歌》《孝老爱亲歌》《颂扬新风歌》等好家风客家山歌,引导乡亲们用好家风教育子女、影响家人。

  为将移风易俗和客家文化更好地结合在一起,“梯面客家嫂”创造利用客家方言、客家山歌、客家传统等,把印刻在村民心中的文化记忆与乡情符号勾勒出来。红山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设置了近100平方米的宣传橱窗,组织一系列客家文化特色活动。梯面社区客家嫂先锋岗结合辖区特点,注重在社区建设中纳入客家文化内涵和元素,使社区成为弘扬客家文化和凝聚客家风情的重要窗口平台,让居民更有归属感。西坑村客家嫂先锋岗利用道德讲堂,大力宣传新时代文明家风,将禁毒等内容写入了村规民约,强化新时代家风对村民的约束引导。

  “客家嫂家风文明队”“客家嫂志愿服务队”“客家嫂红色宣讲队”“客家嫂文艺队”“客家嫂粤菜师傅队”“客家嫂产业推广队”“客家嫂绿美生态践行队”等7支各具特色、充满活力的专业队伍一起,大力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身体力行推进移风易俗。其中,“客家嫂志愿服务队”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主要开展邻里矛盾调处、邻里互助、关爱行动等志愿服务活动。同时,利用丰收节、油菜花节、荷花节等节日进行义卖募捐,用于救助家庭生活困难群众。

  在长年累月的立信践诺中,“梯面客家嫂”树立了良好的形象,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支持。在“梯面客家嫂”勤快的脚步中,梯面镇在强基固本中保障民生、促进民富、带好民风、赢得民心,乡村共建共治共享的氛围越来越浓,形成了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者有得的良好风气,促进了城乡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

  图文:中国文明网

相关附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