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粽连心,一脉传承——花都区纪委监委开展“六一”、端午亲子活动
“清汗微微透碧纨,明照端午浴芳兰。”又到重午时,恰逢儿童节,当端午遇上“六一”,民族特色又会碰撞出怎样新的火花?
为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传统文化,关心党员干部、工会会员,关爱下一代,近日,花都区纪委监委机关党委联合工会、关工小组分两批组织委党员干部及其家属前往花都区梯面镇开展迎端午、庆“六一”亲子活动。
“有味”竹筒饭、竹编果篮,浸润亲子温情
活动的第一项内容是亲子分组体验自制竹筒饭,感受生活乐趣。师傅摆出十数根提前准备好的青竹,向大家讲解如何制作竹筒饭的容器。跃跃欲试的孩子们在家长的帮助下将整根竹子锯成两端封口的一节节竹筒。一旁还有石磨供大家体验磨豆浆的全过程。尽管当天时有细雨,但大家热情不减,欢笑不断,其乐融融。
随后大家来到非遗文化竹编工艺课堂,老师傅向大家细致演示经纬编织法,“九根横的,九根纵的”“一上一下密密编织”“用绳子扎牢两端”……大家一边仔细倾听师傅的讲解,一边动手制作。遇到问题时,孩子们积极向老师傅请教,一只漂亮的竹篮很快编成,小朋友们提着自己的亲手制作的“成果”左摆右看,爱不释手。
趣味糖画,承载童年欢笑
“我要画一个‘糖墩墩’!”“妈妈给我做一个奥特曼!”……
竹编之余,工会还为大家准备了“趣味糖画”制作体验环节。对小朋友而言,糖画是可爱又美味的糖果;对大人来说,它是一份甜蜜的童年回忆,更饱含着对非遗传承的万千感慨。一张小桌、一条麦芽糖、一支糖笔、一根竹签,轻轻勾勒,大人小孩们纷纷跃跃欲试,一个个稚拙可爱的形象在大家手中徐徐显现,大家相互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时不时还要品尝一下甜蜜滋味。既是甜美的糖果,又是可供观赏的艺术品,真可谓“观之若画,食之有味,以糖为墨,勾画大千世界”。
挥毫泼墨,扬少年自信
曲径通幽,笔墨书香。欢声笑语之后,大家又来到林中的竹屋,尝试握笔写字,“大书法家们”笔走龙蛇,“小书法家们”也兴致勃勃地铺开宣纸,一同横撇竖捺,有些还未接触过毛笔的人,也在书法老师的示范下,学习握笔,从写“一”开始了解“抑扬顿挫”。还有一些家长们把孩子抱在怀里,大手握小手,让孩子们感受书法的魅力。一时寂静无声,只有墨香弥漫。
片片粽叶,传承端午传统
下午,大家又再次返回餐厅,老师们将准备好的糯米、冬菇、肉、花生等食材端上桌来,准备让大家大显身手,包出个大馅足的粽子,以应端午节气氛。大家兴致勃勃,还没等老师开教就已经上手拿起了粽叶,包出了形态各异的“粽子”。之后,大家又在老师们手把手分步骤指导下,包出了标准的“四角”粽子。在热火朝天包粽子的同时,大人不忘和孩子们一起重温端午节起源、传说、传统习俗,现场气氛活跃,场面温馨感人。
最后,大家拿着自己亲手编的竹篮、亲手包的粽子,恋恋不舍地登上了返程大巴,小朋友们纷纷表示下一次还要再来,充满欢乐的活动在欢声笑语中结束。大家纷纷表示在亲子互动中感受到了节日的快乐,体味到生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