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花都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2023年,广州市花都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312”思路举措,围绕省2023年全面依法治省工作要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及市2023年全面依法治市工作要点和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深刻领会新时代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战略的重要部署,推动市监系统法治化建设取得成效。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情况
(一)突出法治引领,发挥三项措施作用
一是发挥领导作用。我局主要负责人坚持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把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定期带头研究部署、推动落实法治建设工作。带头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列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严格遵循权限和程序作出决策,确保决策内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确保决策严格履行集体讨论决定程序。同时积极督促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各科(室)、所、局有关单位负责人履行依法行政职责。
二是强化理论学习。结合主题教育,认真传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将其贯穿于全面依法治区和市场监管工作的全过程、各环节,着力将上述精神落实落细。我局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法律法规和党的理论作为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各级领导干部学法的重要内容,坚持以集体学习研讨为主、听辅导报告为辅,切实增强法治理念及依法行政意识。
三是提升队伍素养。坚持领导干部学法制度,把不断提高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观念和能力作为推进全系统法治建设的关键性措施来抓。高频次开展针对性强、实用性高的执法业务培训,灵活用好集中学习和网络教育培训平台,举办优秀案件和优秀办案能手评选,组织干部职工到法院或在线旁听庭审,参加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试、行政执法人员综合法律知识考试,营造“工作创先争优”“业务比学赶超”氛围,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二)突出依法履职,服务法治建设工作
一是以分类法治助企提质增效。市场监管执法职责重、范围广。为做好法治建设工作,我局结合日常监管,坚持分类法治、突出重点,以执法人员作为普法主体,面向辖区各类市场主体分类普法宣传,以点带面教育引导市场主体牢固树立法治观念,自觉遵守法律,在守法经营的基础上,企稳发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为依据,我局持续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运用,引导企业在创专利、促融资方面取得新进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质量强国建设纲要》为支撑,我局不断推动辖区质量强区建设、推进实施标准化战略,引导企业强质量、优品牌。通过制作张贴宣传海报、转发政策解读文章等方式向企业宣贯宣传《企业标准化促进办法》,发动、引导有能力、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参与对标达标专项行动。我局跟进指导的花东镇基层工会服务标准化试点顺利通过省级验收,该项目也是全省首个基层工会服务标准化试点。2023年我区新增2个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获得批准立项。推动指导2家企业成功创建5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
二是以创新法治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围绕辖区打造国际超一流营商环境目标,我局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注册登记法律法规,深入贯彻执行《广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促进企业开办、变更、注销全环节审批更便捷。结合企业诉求,我局在规范审批的基础上,开辟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审批绿色通道等“定制化”“个性化”服务,持续推行证照联合注销、“事前服务”及印章极速达模式,降低企业办事成本。围绕辖区化妆品产业发展蓝图,我局坚持以《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为依据,强化化妆品产品质量监管,贴身指导企业规范生产经营,提高辖区化妆品自主品牌竞争力。围绕辖区深入实施“百千万高质量发展工程”部署,我局不断探索市场监管创新模式,全面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信用监管,以更加审慎、包容、合法的方式,减少多重监管对市场主体正常经营的干扰,为市场主体纾困。全面落实行政处罚首违不罚清单制度。创新制定商事主体“白名单”管理办法,推行“白名单”企业告知、需求反馈、挂点联系及帮扶工作机制,做到执法“无事不扰”、服务“无处不在”。2023年我局依据《企业经营异常管理暂行办法》《市场监督管理信用修复管理办法》,在全市首创“一处罚一告知”,即:在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时同步送达信用修复指引,告知信用修复有关条件、申请材料、办理途径及时限等,并打造了“一次告知、一键提醒、一窗受理、一张流程、一次办成”的“五个一”信用修复服务模式,提高依法审查效率,为失信主体重塑信用提供全方位服务,激活市场主体活力。
三是以严格法治夯实民生安全底线。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是高水平安全。为此,我局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一方面: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等相关规定,依职履责,在食品药品监管中,坚持“四个最严”;在特种设备监管中突出安全隐患治理;在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坚持疏堵结合,坚守民生领域安全红线,辖区安全形势稳定。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不正当竞争、无证经营、三品一械、价格、计量、虚假广告等重点民生领域违法行为,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工作力度及公平竞争审查,畅通依法消费维权渠道,维护公平竞争秩序。2023年我局1宗案例入选2023年省民生领域“铁拳”行动第一批典型案例;1宗案例入选省第二批医疗美容违法典型案例;1宗案例入选省药品安全巩固提升专项行动典型案例(第四批);2宗案例入选市局2023年制止餐饮浪费专项行动第一批典型案例;2宗案例入选市2023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第二批典型案例;1宗案例入选市2023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第三批典型案例;1宗案例入选市局2023年制止餐饮浪费专项行动第二批典型案例;1宗案例入选市局2023年制止餐饮浪费专项行动第三批典型案例;1宗案例入选市局2023年第一批违法广告典型案例;1宗案例入选市局2023年第二批违法广告典型案例;1宗案件入选2023年市局“十佳”广告案件。
(三)突出宣传教育,拓宽法治建设渠道
一是丰富社会普法路径。扎实开展“法律五进”活动。积极开展送法律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商超、进农村等活动,积极开展“315”“426”“520”、质量月、标准化日等宣讲活动,免费派发法律宣传手册,共同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法治环境。
二是加大媒体宣传推介。在电视、报纸、网络等融媒体平台发布各类执法、普法宣传报道,扩大普法辐射面,推动普法社会化、全民化。积极开展“以案说法”“消费预警”等专题宣传,以强有力的正面导向震慑不法行为。2023年,在《中国市场监管报》、央广网、南方网、广州日报、花都发布等多级融媒体平台发布多篇宣传稿,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二、存在问题与原因
我局法治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短板和不足。我局市场监管领域法治建设相关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执法水平有待提升,干部的法治素养和法律知识水平有待提高,市场监管工作新形势与队伍监管能力建设相对滞后的矛盾一直存在。在综合运用法律法规、行政服务与指导、信用风险分级分类、大数据等智慧监管方面的有效方法还不多。究其原因,一是内部人员结构有待优化,高水平的法律方面人才不足;二是执法涉及面广、任务繁重;三是执法形势变化大、变化快,现有监管力量难以及时应对。
三、下一步计划
今年我局将继续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的各项部署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贯彻《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广东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广州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努力深化市场监管法治建设。
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法治市场监管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系列文件,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重点学习内容,纳入党员和干部教育培训计划,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入脑入心。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市场监管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批示指示精神,并贯彻落实到各项法治实践中。
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导向,推行普法供给侧改革。做到“因人施教”,针对不同普法对象在生产经营、消费维权等方面的法律需求,组织开展对行政相对人、企业负责人、行业从业人员以及相关重点人群的法律法规规章培训和政策宣讲等普法活动,积极开展送法律、政策上门服务,找准法治建设与促进企业发展的结合点,把普法宣传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增强辖区各类市场经营主体和市民群众的法律获得感。
三是加强依法行政制度建设,提升综合执法效能。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进一步整合执法资源,强化队伍法治教育,规范执法行为。开展食品、药品、工业产品、特种设备等市场监管重点领域专项执法行动,强化案件标准、自由裁量、程序流程管控,全力打造市场监管系统和区直执法部门的执法标杆。推进掌上移动办案数字化改造,提升执法办案数字化水平。加强行纪、行刑协同贯通,推动构建横向多跨执法体系建设。
广州市花都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4年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