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都区法治政府建设再次获市督查激励
近日,广州市政府公布通报,对落实我市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取得明显成效的单位予以督查激励,花都区名列其中,被评为“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服务保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
近年来,花都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312”思路举措,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打造法治建设花都样本,以高水平法治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花都区连续五年在法治广州建设考评获评优秀等次,法治政府建设连续四年获市政府督查激励。
一、丰富法治保障营商环境的花都经验
打造全省首家“惠企5+6”法治标杆园区,获评广州市首届营商环境改革十大最佳实践。广州花都(国际)汽车产业基地被评为“全国和谐劳动关系创建示范工业园区”。全市率先研究施行“四证跨部门联办”,实现“全程网办、一次申报、并联审批、同步发证”,办理时限压缩率达90%,被广州市列入100项可推广可借鉴改革举措之一。全市首推“拍地即拿证”机制,企业实现“拿地即开工”,经验做法被广州市复制推广。
二、创新法治引领绿色发展的花都样本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走在全国前列,入选全省首批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名单,全省首创碳账户体系并在全市推广,全国首笔碳信用报告融资贷款成功落地。全国首创农户信用绿码,入选全国“信易+”应用典型案例。成立全国首个绿色经济纠纷专业合议庭。“碳排放权交易结算全国第一案”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司法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典型案例。
三、探索法治融入基层治理的花都实践
创新“10号工作室·党群连心桥”品牌,组织2100多名“两代表一委员”和律师党员直达村(社区),开展法律咨询、民情接待等工作,“10号工作室”作为中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典型案例,受邀在2023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上向全世界介绍。深化镇街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创新“导师制+定单式培训+双向交流”工作机制。新华街、狮岭镇获评广州市第二批法治镇街。推进“大法治+大宣传”工作,全市率先打造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宣讲活动室,成立“八五”普法讲师团、“民法典宣讲团”,为区各机关单位、企业、村(社区)等进行精准普法。全区共有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2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9个。
四、拓宽法治推动多元纠纷化解的花都路径
全市首个建立“警调联调+司法确认”机制,构建“一院三所”联动模式,形成“诉讼引调-纠纷调处-司法确认”全链条机制。推动“1个区级+10个镇街”社保费争议联合处置体系全域落地,被纳入“2023年广州市十件民生实事”和100项可推广可借鉴的为民服务改革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