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政府关于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2024年,花都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扣省委“1310”具体部署及市委“1312”思路举措,全面履行政府职责,深化依法行政,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一、主要举措和成效
花都区连续五年在法治广州建设考评中获评“优秀”,连续四年获得市政府法治政府建设督查激励;“惠企5+6”法治标杆园区项目获评广东省优化县域营商环境典型案例和广州市首届营商环境改革十大最佳实践;广州花都经济开发区正式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五证联办”案例入选中国开发区营商环境百佳案例;“花都狮岭箱包皮具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入选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全球贸易数字化领航区优秀案例;率先在全省推行涉企行政检查“亮码入企”试点工作;狮岭司法所获评广州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基层先进典型单位;花山镇综治中心被广州市评为一级综治中心。
(一)坚持高站位谋划,推动法治政府建设迈上新台阶
1.党委领航抓法治。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全区各党(工)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领导干部专题研修班的重点内容。区委党校全年开设习近平法治思想、党章党纪等专题课程超过32门,受众超3100人次。
2.关键少数压责任。严格落实“1+N”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清单制度,组织61名党政主要负责人作书面述法报告,以述法促履职。
3.以考助学促提升。组织19594名国家工作人员参加学法考试,优秀率达99.63%,切实提升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
(二)坚持高质量发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展现新作为
1.政务服务更高效。深化“放管服”改革,公布《广州市花都区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实现1102个事项审批进程公开,推动涉企和民生领域政务服务事项全部进驻大厅集中办理。强化数字赋能政务服务,提供176项“一件事”主题套餐服务,107项可在线申办。与42个地区签订跨域通办合作协议,线上发布2058个“跨域通办”事项,跨域通办率达98.75%。
2.营商环境更一流。制定全面深化营商环境改革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深入实施“暖企专员”制度,走访服务企业2833家,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468个。开展“花企廉盟”行动,打造“清风课堂”,与300多家企业常态化联系。
3.涉外法治更广阔。以律师事务所为载体,成立花都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基地,实现产学协同,提升涉外法律服务竞争力。
(三)坚持高水平建设,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取得新成效
1.立良策促善治。编制花都区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深入推进区重大行政决策“1+4”制度体系。充实法治人才,全区本科以上法学学历、取得法律职业资格或公职律师资格的法治人才共773人(不含人大、政协、法院和检察院),全区各单位、镇街已实现法律顾问全覆盖,为政府依法决策保驾护航。
2.严审核促规范。严把文件合法性审核关,落实规范性文件动态清理长效机制,开展9次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及时破除制约发展的制度性障碍。
(四)坚持高标准落实,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实现新突破
1.规范执法有亮点。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持续提升行政执法质效。实施“信用+监管模式”,共送达《行政处罚信用修复告知书》1141份。
2.体制改革有深化。开展提升行政执法质量系列行动,落实镇街“一支队伍管执法”。坚持执法数据“每月一报”、执法情况“每月一刊”,实现常态巡查检查全覆盖。镇街综合行政执法累计立案11756宗,结案10714宗,展现改革实效。
3.包容审慎有温度。实施减免责清单制度、涉企“综合查一次”制度、执法“观察期”制度,作出从轻、减轻、不予处罚及减免加处罚款或滞纳金决定案件6750余宗。
(五)坚持高效能治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开辟新路径
1.用好行政复议主渠道。建设人才智库,组织专家学者成立行政复议委员会。强化“府院联动”,充分发挥广州行政争议调解中心花都工作站作用,调解行政诉讼诉前案件136宗。落实新《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收到行政复议申请904宗,同比增长22.83%,听取普通程序案件当事人意见267次,协调后撤回复议申请案件107宗。规范行政应诉工作,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100%。
2.构建基层治理缓冲带。成立区调解协会;汽车产业、航空物流行业各新增行业专业调解组织1个。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717宗,成功调解1703宗,成功率99.81%。开展基层矛盾纠纷预防排查化解10796次。
3.优化公共服务大平台。接待群众来访来电2600余人次,村(社区)法律顾问提供服务7343件/次。深化“法援惠民生”品牌,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100余宗。
(六)坚持高要求监督,行政权力规范运行营造新风气
1.深化监督机制。开展法治花都建设考评。加强人大监督、政协监督的协调配合,共办理省、市、区各级人大建议265件,政协提案250件。
2.强化审计监督。完成审计项目16个,提出审计建议79条,常态化开展部门内部审计监督指导和“巡回式”监督检查。
3.推进阳光政务。完善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机制,办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案件997件。加强政务公开平台建设,搭建政府官网与政务新媒体协同联动的政务公开载体。
(七)上一年度存在问题的改进情况
1.镇街综合执法更加规范。印发镇街综合行政执法场所设施和装备配备等工作指引,完善“四有建设”。培养基层执法人才,组织316人参加行政执法资格考试。对重点领域、重点问题开展专项监督检查,促进行政执法问题整改和质量提升。
2.数据共享机制日趋完善。区数据中心已汇聚34.7亿条数据,在市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共享113个数据目录。全区共享数据约11.2亿条。
3.“大调解”格局初显成效。开展“金牌调解员”推选活动,创新运用“枫桥法亭”“一院三所联动”等模式,筑牢人民调解阵地,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二、存在问题与原因
我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不足。一是法治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法治政府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个别干部对此认识不够深入,重业务、轻法治的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存在,还需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贯彻新《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仍需持续发力。新法实施后,案件受理范围和前置范围扩大,简易程序办案期限缩短,普通程序案件审理难度和程序增加,案多人少矛盾突出,行政复议力量保障不足容易影响工作质效。三是重点领域政策供给尚有欠缺。随着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现有政策存在与实际需求不匹配的情况,部分政策较为笼统,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各类政策之间的协调性有待进一步强化。
三、下一年度工作安排
2025年,我区将继续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争创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以高质量法治护航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强法治队伍建设。落实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重点面向基层执法人员、法制审核人员开展法治教育培训,持续做好法治人才储备工作。二是推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贯彻落实新法关于行政复议范围的规定要求,对复议申请做到应收尽收,综合运用调解和解等多种手段方式促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三是丰富重点领域政策供给。紧抓广州花都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功升级的发展机遇,围绕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等领域开展调研,精准识别政策需求,释放政策集成效应,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更有力的法治保障。
专此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