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花都区花山镇人民政府关于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2024年,花山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中共广州市花都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2024年工作要点》,不断夯实法治根基、补足法治短板、激发法治内生动力,为花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现将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聚焦旗帜引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一是全面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花山镇党委坚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关于法治建设的重大部署,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密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及市委“1312”思路举措,坚持把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贯穿于党委各项决策部署全过程,不断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一方面,聚焦“关键少数”,年内镇党委通过党委会第一议题集中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38次,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2次,坚持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强化思想淬炼。另一方面,以党建为抓手,强化党建与法治建设深度融合。花山镇第六党支部整合镇综治中心、司法所基层维稳队伍力量,在完成党建与业务规定动作的同时,以业务为内容丰富主题党日活动载体,创新主题党日活动形式,将党建教育与法律培训、队伍培养相结合,围绕中心促学习、抓好学习推工作,筑牢业务工作的“政治灵魂”。
二是坚持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根据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制定“1+N”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清单,确保履责到位。将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报告、履行推进法治建设工作情况列入党政主要负责人的年度述职报告,将法治建设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将法治政府建设与全镇重点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推动法治建设工作提质增效。三是健全完善依法决策工作机制。聘请专业法律顾问团队及驻场律师,充分发挥法学专业人才“智库”作用,积极参与镇政府重大决策的合法性审查及重大法律事务的处理中,为党内文件制定、合同签订、合同解除、大额支出等事项提供法律专业意见,年内镇法律顾问、法律专业人员共参与合同审查61次,提供法律咨询64次,代理民事、行政诉讼案件共92件,参与化解行政纠纷17次,有效提高依法决策效率。
(二)聚焦依法行政,持续增强行政效率和公信力
一是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年内通过政府门户网站主动公开政府工作报告、财政预决算、重大项目审批和社会公益性项目建设等人民群众密切关注的热点问题、信息共91条,依法依规处理信息公开申请。收到11宗依申请公开,除1宗正在期限内按程序办理,其余10宗均按期办结。二是扎实推进规范执法。2024年以来,综合行政执法队组织执法人员积极参加多项业务培训,开展行政执法能力提升“每月一学”活动,邀请资深业务律师针对某一执法重难点,通过法律法规解读、典型案例分析、办案经验分享、问题见解讨论等多种形式、多种层次,增强执法人员法律思维及实际运用本领。全力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公示及时率100%。坚持对行政执法案件进行法制审核,年内共法制审核275宗。三是纵深推进行政应诉工作。认真落实《广州市建立行政应诉案件全流程督促跟踪机制若干措施》,委派专人跟踪落实相关工作,杜绝“四不”问题。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要求,主动出庭应诉率100%。按期答复行政复议,切实履行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裁定和上级政府的行政复议决定,严格履行法定职责。
(三)聚焦法治为民,推动形成社会治理法治化格局
一是开拓创新调解形式。开启“在调解中普法,在普法中调解”调普相融新机制,探索打造“调解桥 普法灯”项目。结合新形势下花山民间纠纷的特点和规律,重点抓好劳动用工、婚姻家庭、邻里关系等常见性、多发性民间纠纷的排查走访,架好基层矛盾纠纷的“调解桥”,通过拉家常式普法,推动矛盾纠纷“发现在早、化解在小”。2024年以来,共排查走访425次,办理“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群众诉求9571件,调处信访案件364宗,司法调解矛盾纠纷253宗,化解劳资纠纷3253宗。二是持续优化公共法律服务。推动镇综治中心提档升级,搭建智能化社会治理综合指挥平台,科学设置“一厅五室”,常态化全面排查矛盾纠纷、风险隐患。花山镇综治中心在2024年1月成功获评广州市一级综治中心。依托公共法律服务站平台,由调解员和律师坐班“问诊”,为群众解答疑难法律问题,持续点亮“普法灯”,年内累计开展普法活动19场次。三是坚持强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联合辖区派出所、各村(社区)治保力量强化主要交通路段、人口密集场所巡逻防控,全力以赴做好特别防护期安保维稳工作,把社会治安突出问题摸准、摸实、摸全,扎实推进社会治安工作开展,持续管控在册精障患者、安置帮教对象、吸毒人员、社区矫正人员、不良未成年人和流浪者等6类重点人员2221名。2024年以来社会治安平稳有序,110案件类警情同比下降16.3%,涉黄警情同比下降29%,涉赌警情同比下降34.3%。
二、存在不足
一是部分干部职工法治意识和依法行政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我镇正处于城市更新改造阶段,法治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矛盾纠纷逐渐变得多样化、复杂化,对政府行政处理、信息公开等要求也越来越高,部分干部职工的法律思维能力未能与之相适应。二是在法治宣传和社会氛围营造上不够深入,部分法治宣传工作结合群众实际需求不多,实际效果不明显。三是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力量仍需进一步强化。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律师调解、司法调解之间衔接不够顺畅,仍需进一步沟通整合,提升调处效能。
三、下一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安排
(一)在法治思维能力上再深入
一是紧抓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尊法,积极开展专题学法,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系列讲话,以及土地管理法、行政强制法等与基层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理论与业务学习相结合,不断提升运用法律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加强对镇村干部的法治培训,发挥好各类普法阵地及法律顾问作用,加大对镇综合执法、农业农村、规划建设等矛盾纠纷高发领域的普法力度和培训,培训内容有针对性、时效性,指导村持续完善村规民约,不断提高镇、村两级工作人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推动思想学习宣传工作向面上拓展、向基层延伸、向群众贴近,做到入脑入心、走深走实。
(二)在化解纠纷力度上再突破。加强统筹协调,充分发挥花山司法所、法律顾问、驻村律师、驻村组、“花山老友记”等作用,进一步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律师调解、司法调解之间的衔接机制,充分尊重民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建议权,通过扩大正面效应的的宣传,提升政策的透明度,主动作为,尽可能消除群众对项目实施产生的不安全感和不公平感,尤其是牵涉范围广泛的工程项目,应加强区域协调联动,对已出现的矛盾点要重点关注、积极化解,同时更要注重事前预防,认真细致排查相关隐患、风险,主动消解公众疑虑,平衡利益诉求,避免矛盾纠纷陷入恶性循环状态。
(三)在普法宣传力度上再强化。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以线上线下指导为抓手,将普法融合于监管执法和市场经济发展中,以多形式、多渠道、多维度大力开展普法宣传活动,不断强化广大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增强普法依法治理的实效性,助力花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