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Bg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统计信息 > 统计公报

2007年广州市花都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日期:2008-04-21 09:00    文章来源:区发改局     【 字体:   】  访问量: -

广州市花都区统计局(2007年4月)

    2007年,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导下,全区人民齐心协力,以“打造经济强区、建设田园城市、构建和谐花都”为目标,努力建设一个宜商宜居的新花都,全区经济又好又快健康运行,人民收入稳步提高,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一、综合经济


    经济总量: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初步核算,2007年,花都区实现生产总值416.52亿元,比上年增长14.3%。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58885元,约7830美元,增长10.3%。

 

 

    产业结构:第一产业增加值22.43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276.74亿元,增长14.7%;第三产业增加值117.35亿元,增长15.4%。三次产业占生产总值比重为5.4:66.4:28.2,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下降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0.9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5%、68.8%和29.7%,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分别为0.2、9.8和4.3个百分点。

 

    就业:2007年,全区从业人员54.94万人,比上年增长10.8%,增加5.34万人。按单位登记注册类型分,集体企业从业人员13.90万人,同比减少1.4万人,降幅为9.2%;私营企业10.51万人,同比增加1.54万人,升幅17.2%; “三资”企业10.16万人,增加3.14万人,升幅44.7%。按行业分,仍以制造业和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占比例最大,分别有26.25万人和12.09万人,占47.8%和22%。从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及所占比重均比上年下降,而第二、三产业人数及比重均有上升。

 

全社会从业人员结构

 

单位

2007

2006

增长        (%,百分点

从业人员合计

549409

495978

10.8

第一产业

120859

130018

-7.0

第二产业

276546

258169

7.1

第三产业

152004

107791

41.0

构成

%

100

100

 

第一产业

%

22.0

26.2

-4.2

第二产业

%

50.3

52.1

-1.8

第三产业

%

27.7

21.7

6.0

   

    2007年,城镇新增登记失业人员3560人,安置城镇就业人数3460人,登记失业率为0.9%,低于调控目标(3%)2.1个百分点。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再就业率达75%。


  价格:价格总水平显著上升。2007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3.4%,涨幅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其中,城市食品价格上涨8.9%,消费品价格上升4.4%,服务项目价格上升1.1%。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3.2%,其中,生活消费价格上升2.8%,生产消费价格上升6.6%,农村食品价格上涨11.5%。

    二、农业

    2007年全区农业总产值39.45亿元,比上年增长4.5%,实现增加值22.43亿元,增长3.9%。其中:种植业产值19.29亿元,增长1.9%;林业产值0.4亿元,下降6.5%;畜牧业产值11.59亿元,增长8.8%;渔业产值5.81亿元,增长4.3%;农业服务业产值2.35亿元,增长11%。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50.75万亩,比上年减少1.18万亩,减少2.3%。其中,以稻谷为主的粮食种植面积23.05万亩,比上年减少0.17万亩;蔬菜面积20.71万亩,减少0.64万亩;水果种植面积6.51万亩,减少0.65万亩;花卉种植面积2.60万亩,减少0.44万亩。

 

主要农产品产量

 

单位

2007

增速(%

粮食

84927

-2.4

水果

21083

0.1

蔬菜(含菜用瓜)

345081

-3.5

花生

3360

14.8

猪肉

21674

3.4

牛羊肉

42

-47.5

家禽肉

49520

38.4

禽蛋

3136

10.8

水产品

60211

6.5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 2007年,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975.33亿元,比上年增长17.5%,增幅高于上年3.1百分点。工业增加值261.97亿元,增长14.6%。作为全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工业对全区经济总量的贡献率为65.0%,拉动GDP增长9.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独立核算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达到737家,实现工业总产值775.68亿元,增长23.1%,其中轻工业产值203.47亿元,重工业产值572.21亿元,轻重工业总产值比例为26.2∶73.8。


    在规模以上企业中,汽车、皮革皮具、金银首饰三大支柱产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472.0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0.9%。汽车制造业产值429.52亿元,同比增长25.5%,其中汽车整车产值331.99亿元,增长15.7%;汽车零部件企业产值97.53亿元,增长77.2%。皮革皮具产业全年产值38.12亿元,比上年增长26.0%。对外出口额1.44亿美元,增长27.3%。金银首饰业产值4.44亿元,增长13.4%,出口额6606万美元,增长30.1%。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

 项目

计量单位

2007

增速(%)

万米

13114

-17.7

服装

万件

9720

18.4

天然皮革包、袋

万个

3214

72.8

水泥

万吨

447

-9.6

汽车

274126

35.92

摩托车

500235

96.8

电子元件

万只

28144

6.7

组合音响

166678

-25.55

橡胶轮胎

万条

258

-8.2

 

    737家规模以上企业中,亏损企业50家,亏损面为6.8%,比上年减少1.3个百分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80.35亿元,比上年增长23.3%;实现利润55.43亿元,增长21.4%。产销衔接良好,产品销售率为99.6%,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劳动生产率提高,按全年工业增加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为13.15万元/人,人均创造工业增加值比上年提高0.73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35.5,比上年略有下降,降幅3.8个百分点。


    建筑业:2007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4.77亿元,增长15.8%。全区31家三级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5.33亿元,其中:建筑安装工程44.88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38.87万平方米,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174.34万平方米,分别下降3.7%和51.9%。按总产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16.97万元/人。


    四、 固定资产投资


    2007年,全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7.93亿元,比上年增长1.4%,增幅较上年下降18.6个百分点。其中,基本建设投资30.62亿元,下降8.8%;更新改造投资14.81亿元,下降45.7%;房地产开发投资41.44亿元,增长70.4%,增幅上扬44.2个百分点。在总投资中,农村固定资产投资24.86亿元,增长5.1%。


    从投资主体的登记注册类型分,民间完成投资及外商投资占全社会总投资的86.7%,其中民间完成投资53.98亿元、增长33.3%;外商投资22.24亿元,下降37.8%。


  第一、三产业投资增长加快。第一产业投资3979万元,比上年增长7.84倍;第二产业投资28.88亿元,比上年减少14.46亿元,下降33.4%;第三产业投资58.65亿元,增长35.4%。
亿元以上重点工程项目数5个,全年累计投资9.29亿元。与上年相比,工程项目数减少4个,投资额下降66.6%。


    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03.19万平方米,下降22.5%,其中住宅销售91.60万平方米,下降22.0%。商品房销售金额47.61亿元,增长8.2%,其中住宅销售金额41.86亿元,增长15.1%。
商品房空置面积45.71万平方米,比上年减少3.50万平方米,其中住宅空置面积22.29万平方米,减少17.7%。


    五、 国内贸易


    200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7.03亿元,增长26.4%。按行业分,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96.10亿元,增长32.4%;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30.93亿元,增长10.7%。按销售地区分,城镇市场零售额76.74亿元,增长23.7%;农村市场零售额50.30亿元,增长30.7%。商品销售总额162.28亿元,增长19.5%,其中批发额66.18亿元,增长4.7%。


  星级住宿业和限额以上餐饮业实现营业额5.92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销售商品分类中,汽车类及食品饮料烟酒类的销售额占比重最大,分别占33%和19.6%。与上年相比,汽车类销售额下降6.3%;食品饮料烟酒类销售增长28.8%,其中以粮油、肉禽蛋类为主的食品类增幅达37.3%。


    六、 对外经济


    全年进出口总额31.3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1.3%。其中,出口15.16亿美元,增长30.3%;进口16.22亿美元,增长32.2%。出口居前三席的地区依次是美国、欧盟和香港,对这三个地区的出口所占份额依次为22.8%、15.7%和15.6%,其中,对美国、欧盟的出口增长35.6%、58.6%;对香港的出口下降9.3%。从出口商品结构来看,机电和音像设备及其零附件类出口稳居第一,其出口额3.0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6.0%;其次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类出口2.39亿美元,增长7.6%。


    2007年,我区利用外资项目49项,减少31项;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52亿美元,增长16.1%;合同外资金额4.55亿美元,增长104.0%。


    七、 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至年末,营运车辆9645台,比上年增加696台,增长7.8%。其中,货车较上年增加563台,客车增加133台。全年货运周转量113634万吨公里,客运周转量176549万人公里,分别增长95.5%和19.7%。


  邮电:邮电业务总量3.92亿元,增长3.0%。其中,邮政业务总量4471万元,增长4.7%;电信业务总量3.48亿元,增长2.8%。邮政共发送函件353万件、包裹8万件、特快专递13万件。至年末,本地电话用户(含小灵通)达到31.0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超过100万户。


    旅游:2007年,城市接待游客总人数462.73万人次,增长16.56%。旅行社共接待国内外游客总数为23.77万人次,增长24.65%,其中国内游客22.42万人次,增长26.31%。区内 18家星级酒店接待过夜旅游者27.96万人次,增长26.21%。


    主要旅游景区(点)共接待游客236.63万人次,增长10.09%。全年旅游业总收入为16.54亿元,增长11.3%。


    八、 财政、税收和金融


    财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4.97亿元,增长47.2%,其中,营业税7.93亿元,增长73.5%;增值税7.50亿元,增长31.7%;企业所得税2.37亿元,增长66.4%;房产税1.45亿元,增长129.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7.75亿元,增长22.3%,其中:交通运输支出0.16亿元,增长72.2%;城乡社区事务支出2.36亿元,增长65.9%;科学技术支出0.65亿元,增长57.7%;环境保护支出0.15亿元,增长49.6%;医疗卫生支出1.30亿元,增长47.0%。


    税收:2007年,全区税收总额76.36亿元(国税和地税),增长48.0%,其中国税收入47.87亿元,增长41.2%;地税收入28.49亿元,增长61.3%。


  金融:年末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427.88亿元,比上年增长18.4%,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243.53亿元,增长8.3%。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78.71亿元,增长35.6%,其中消费贷款68.48亿元,增长42.6%,消费贷款中,住房贷款余额64.42亿元,增长39.5%,占消费贷款的94.1%。


    九、 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2007年,雅瑶镇和梯面镇先后通过省教育强镇的督导验收,自此全区所有镇、街均获得“省教育强镇”称号。全年新建、扩建校舍总面积8.8万平方米,新增多媒体电教平台148套、学生计算机1680台、电脑室32间、校园网6个。全区100%学校拥有电脑室并实现了“校校通”,中小学生人机比11:1。


    2007年,全区共有幼儿园91所,在园幼儿2.06万人,学前三年入园率达96%;小学99所,在校学生8.25万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普通中学47所,在校学生5.41万人,其中初中3.85万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95.6%,高中1.56万人。区属3所职业中学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达98.5%。


    科学技术:2007年我区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政府加大投入组建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企业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目前,全区有150余家民营及高新技术企业与国内大学、科研机构开展了产学研合作;已建立国家、省、市、区各级企业技术中心76家。全年共引进高新技术项目198项,至年末,全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31家,民营科技企业119家。知识产权方面,全区共申报专利555件、授权量475件,授权量比上年增长79.9%。


    十、文化、卫生、体育


    文化: 2007年区图书馆共接待读者62万人次,图书流通24万册次;“汽车图书馆”下乡服务25车次,送图书5000多册;区文化馆送戏下乡56场次;区电影公司放映电影4065场次。全年在花都广场共举办各类文化活动287场,其中文艺演出80场,卡拉OK 32场,电影、舞会、健美操等175场。群众文艺创作热情高涨,多部文艺作品在省、市获奖。全年没收盗版音像制品27.3万张、盗版计算机软件1900多张、盗版书报刊物5.2万册,取缔无证电子游戏机室和网吧238家。


  卫生:年末拥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19所,其中:医院、卫生院17所,社区卫生服务站4所,农村卫生站189所。拥有病床1858张,卫生技术人员3325人,其中执业医师1109人,执业助理医师189人、注册护士1215人。每千人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数、执业医师数和注册护士数分别为2.9张、5.2人、1.7人和1.9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参合人数达39.43万人,参合率达95.5%,比上年提高9个百分点。


  体育:全年共组织开展区级群众体育竞赛活动22项次,组队参加广州市以上的群众体育竞赛活动12项次,直接参与上述活动的人数4万多人次;参加全民健身活动41万人次;每万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17人;继续实施村村建“一个水泥篮球场,一条健身路径,一个文体活动室”的目标工程,新建水泥篮球场22个和健身路径34条等一批体育基础设施。


   竞技体育方面,2007年我区运动员在国际赛中,取得15金3银2铜牌;全国赛中取得15金15银牌9铜;省级比赛中取得18金9银14铜;在广州市第十四届运动会比赛中,我区代表团共获奖牌362.205枚,其中金牌204.205枚,金牌数和团体总分在广州市12个区市中均排名第四,被大会组委会授予“体育后备人才输送奖”和代表团“体育道德风尚奖”。2007年体育彩票销售额达到33.71亿元,比上年增长38.9%。


    十一、公用事业、环境保护、社会治安、安全生产


    公用事业:全年污水处理及其他市政工程项目共投资3.15亿元,新华污水处理厂一期10万吨扩建工程主体土建工程年底竣工并正式投产,该厂配套管网总长70千米,目前已有7个项目在建。新建市政道路5.1千米,路基1.5千米,改造升级沥青路面10.3万平方米,混凝土路面4.1万平方米,人行道8.3万平方米。


    全年城区新增果皮箱2300个,购置垃圾压缩车11辆,建垃圾压缩站2座,改造公厕15座,改造垃圾填埋场。城区绿化覆盖面积1546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为38.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85平方米。


    自来水日生产能力达23.15万立方米,比上年提高11.7%。全年采水9226万立方米,售水7994万立方米,其中居民家庭用水4826万立方米;生产运营用水3168万立方米。


    全年供电量41.51亿千瓦时,增长15.9%,售电量37.83亿千瓦时,增长13.7%。其中,工业用电29.85亿千瓦时,增长11.9%;生活用电4.65亿千瓦时,增长20%;商业用电2.88亿千瓦时,增长24.2%。


    环境保护: 2007年,区环保部门共检查企业790家次,行政处罚立案19宗,限期整改258家,限期治理6家,关闭无证违法企业47家,查处噪声扰民70多起,并对5家超标排放企业实施挂牌督办。严格监控、依法整治电镀、印染、水泥、造纸、皮革、化工等重点污染企业。


    五项城区大气环境监测指标均符合国家大气质量环境二级标准,与上年相比,二氧化硫年均值略降,其余四项监测指标均略有上升。受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等排放影响,水质下降,全河段水质平均污染指数为0.74,比上年上升0.16。城市饮用水源质量基本达到要求。声环境与上年持平,各监测点都未超过国家二级标准。


    社会治安: 2007年全区刑事案件立案4434宗,下降11.2%,其中“两抢”案件下降17%, “两盗”案件下降23%。区检察院批准逮捕案件1040件,向法院提起公诉案件1009件;区法院受理审结刑事案件1019件,结案率为100%,实现十年零存案。


    安全生产:全区共发生各类事故2664宗,其中工伤事故7宗;火灾事故7宗;道路交通事故2650宗。事故中死亡175人,伤2554人,直接经济损失357.61万元。与上年相比死亡人数下降1.1%,直接经济损失上升23.6%。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福利


    人口: 2007年底,全区户籍人口63.84万人,比上年增长0.3%,其中非农业人口20.23万人,农业人口43.61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31.7和68.3%。男女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1.9,比上年下降0.6。家庭户均人数3.06人。全年人口出生率为10.84‰,死亡率4.37‰,自然增长率6.47‰。


 

2007年花都区人口数及其构成

                                          单位:人

 指标

年末数

比重

全区总人口

638375

100

  其中:非农业人口

202293

31.7

        农业人口

436082

68.3

  其中:男性

322161

50.5

        女性

316214

49.5

  其中:0—14岁

98989

15.5

        15—59岁

464984

72.8

        60岁及以上

74402

11.7

           其中:65岁及以上

52569

8.2

 

    人民生活:全区职工年人均工资28495元,比上年增长6.5%。全社会从业人员年平均收入14667元,比上年增长1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562元,比上年增长8.2%。家庭人均总支出17797元,比上年增长14.8%;人均消费支出13306元,比上年增长8.6%,其中食品支出5296元,比上年增长14.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012元,比上年增长11.7%,其中工资性收入5285元,增长15.4%;家庭经营纯收入1848元,增长6.7%。食品支出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城镇居民为39.8%,比上年上升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为42.7%,比上年下降5.1个百分点。


    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9.07平方米,增长0.6%;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4.78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32平方米,增幅为3.0%。

城乡每百户居民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城镇

农村

消费品名称

单位

拥有量

消费品名称

单位

数量

摩托车

72

摩托车

137

家用汽车

11

家用电脑

42

洗衣机

99

洗衣机

93

电冰箱

100

电冰箱

96

彩色电视机

156

彩色电视机

128

家用电脑

85

照相机

29

空调器

199

空调器

93

淋浴热水器

103

热水器

91

健身器材

6

抽油烟机

30

移动电话

227

移动电话

209

 

    社会保障和福利:全区养老、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8.26万人、8.19万人、13.51万人、1.34万人,与上年相比,增幅依次为10.4%、5.2%、191.6%和21.9%。城镇医疗保险参保人数9.19万人,其中在职人员8.37万人。全区社会保险基金收缴率97.2%。


    全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救助8794人,其中城镇1579人,农村7215人。全区公办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12家,床位684个,年末收养人数455人。社会福利企业7家,残疾职工209人。全年城乡基本医疗救助金共资助低保对象6906人次,资助金额148万元(临时救助3人次,共2.5万元);资助重大疾病14人次,资助金额28万元。


注:1、本公报所列数据,部分是初步统计数。
    2、本公报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产值和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人口数为公安部门提供的户籍人口数。

 

相关附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