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Bg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信息公开年报 > 各镇街

2009年新华街人民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发布日期:2010-03-03 15:37    文章来源:新华街     【 字体:   】  访问量: -

区政务公开办:
  

  根据上级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在区委区府办等上级业务部门的关心和指导下,新华街将政务公开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不断加强完善政务公开工作,促进了我街政务公开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服务化发展,树立和巩固“法治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廉洁政府”的公共形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新华街信息公开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覆盖面广,工作流程规范、公开

 

  我街涉及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工作职能的部门主要包括: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司法所、劳动保障中心、民政科、城市管理科、计生科、出租屋管理中心等。其中,综治信访维稳中心主要负责接待群众来访,并对群众反映问题、纠纷和上级的信访案件进行调解;司法所承担法律咨询、纠纷调解、诉讼代理、仲裁代理、代办公证等;劳动保障中心负责劳资纠纷调解、劳动用工备案、就业服务等;民政科主要提供最低生活保障服务、五保户供养服务、优待服务、残疾人救助服务、临时救济冬令救济服务等各种社会福利事业;城市管理科主要办理土地使用证,申请建筑工程《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计生科主要负责办理生育服务证(准生证)、办理独生子女优待、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等;出租屋管理中心主要负责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登记备案,流动人口IC卡暂住证办理,代收个人出租房屋综合税等。

 

  上述各部门都就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部门工作要求,明确工作流程,并详细编制的办事目录和办事指南,并通过上墙、制作宣传资料备索等途径向群众公布,有更改的及时更新,方便群众办事。
  

  二、对外办事窗口设备完善、管理有序

 

  为了方便群众办事,提高公共管理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我街除加强对外办事部门的管理外,还分别建有4个对外综合办事中心,分别是综治信访维稳中心、新华街劳动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出租屋和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中心、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在硬件建设方面,上述各中心全部配备电脑等现代办公设备,并通过网络实现部门间纵向或横向的数据管理、数据共享,实现信息化管理。

 

  在管理制度上,各个中心不断加强人员业务培训,规范人员管理机制,完善值班制度。并实行首问(首办)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等服务承诺制度,将服务内容、程序、时限以及服务标准等作出公开承诺,实行对外窗口管理服务工作一条龙,做到窗口专人接待,群众有求必应。

 

  三、信息公开注重实效、手段多样

 

  我街在政务信息公开工作方面针对不同类型的问题,采取不同的公开方式,注重公开实效,形成公开形式多样化,使政务公开工作逐步由静态公开向动、静结合转变,由事后的公开为主向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公开转变,体现公开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一是利用宣传栏全面公开。对涉及范围广、时效长,内容较为固定的事项,以设置宣传栏为主要形式,在规定的时段内集中上墙公开。二是利用会议等形式进行公开。对临时性、一次性或点题公开的事项则辅以张榜公布、出示公告、印发文件、开会通报等多种形式公开。三是通过窗口形式进行公开。在各对外办事窗口对有关制度职责、办事流程等需要公开的内容全部上墙公开。四是通过网络公开,我街在区政府门户网站设立网页,并配1后台管理员负责定时更新有关政务信息和工作动态。五是通过媒体公开。对某时期内,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我街会通过本地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进行信息公布。六是通过便民电话、意见箱等收集群众意见。我街设有便民热线电话,为群众咨询提供途径,在机关及各办事中心、社区、村等都设有便民意见箱,方便收集群众意见。
 

  四、整合资源,搭建综治信访维稳综合网络

 

  2009年,作为广州市镇街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建设试点之一,我街投入300多万元,改建楼高3层,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的街综治信访维稳中心,集民情信息收集、信访案件流转、矛盾纠纷调处、群防群治指挥、劳动和社会保障服务、重点人群服务管理、法治教育宣传七大功能于一体。结合在我区率先实行的“一区一警”制,我街还整合出租屋、计生、安监、城管等力量,在全街各村、社区建立综治信访维稳工作站,与中心之间实行互动式动态化信息管理,搭建搭建综治信访维稳综合管理服务网络。

 

  新华街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凸显便民、服务、高效的特色,分为窗口区、侯访去、调解区、工作区四大功能分区,配备高端的网络化信息管理系统,使中心和各村(居)工作站通过综治信访维稳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互通、工作互动;配备动态化工作管理系统,中心各功能区都实现实时录音录像;建立完善的工作管理系统,各村、社区工作站动态通过网络实时传输到街中心监控平台;采用“一站式”工作服务系统,采取“群众来访联接、矛盾纠纷联调、突发事件联动、社会治安联防”的模式,从街综治科、信访办、纪检检查室、司法所、劳动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等部门抽调业务骨干,实行“一站式”窗口服务,解决群众诉求难、多头跑的困难。中心建立健全了“八项工作制度”、“三项会议制度”和“三项人员管理制度”,汇编后统一上墙公布,接受群众监督。此外,结合工作实际,还制定完善了信息排查预警机制、包案处理责任制和信访案件分类处理机制。先进的设施,完善的管理机制,使中心建设成效显著,并得到了省、市、区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五、畅通民意收集上报渠道,有效化解社会矛盾

 

   街综治信访维稳中心的不断扩大完善,为我街征集民意提供了一个汇聚民情民意最集中的平台。中心对接收的群众来访、上级交办信访任务等登记在册后,先与群众进行初步调解,不能当场调解结案的交各相关职能部门调解处理,并上报进展。此外,我街还制定了矛盾排查机制,街司法所、信访办等有关部门和街机关联系社区、村领导干部分片定期深入村、社区进行矛盾纠纷排查,变“上访”为“下访”,遇到矛盾纠纷及时上报,对于简单的纠纷当场进行调解处理,复杂的纠纷逐级上报,由各级相关部门联合进行调处,仍调解未成,可由当事人提起仲裁请求或法律诉讼,由仲裁机构、法庭组织裁中、诉中的调解。

 

  我街除了在街综治信访维稳中心的受理总台上开设受理窗口接受群众的来访以外,还开设了法律咨询专线、法律服务电话传真,方便群众咨询法律问题并请求法律帮助的。在2009年,我街司法所与区法院立案庭联合成立的诉前调解工作室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05宗,接受法律咨询服务268件。并将法制工作从中心推广到社区,主办参与了32次送法入社区、学校和企业的活动,发放各类法制宣传资料8万余份,受教育人数20万余人次,解答法律咨询2000余件,到花都人民广播电台做《法律故事》法制宣传节目14次。为区、街的稳定和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中心大堂处设有意见本,广泛征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并定期上报给上级领导查阅。

 

  多渠道结合的民意征集渠道,和不断完善的矛盾纠纷机制,使我街能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2009年,全街接待群众来访1271批、2660人,同比上年下降34.61%、34.04%,群众来电10次,上级交办295件。排查发现23件,办结信访案件331宗,组织矛盾纠纷排查46次,排查出矛盾纠纷23宗,成功调处矛盾纠纷1180宗,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28起。全街刑事立案2101宗,同比上年下降14.4%,两抢341宗,同比上年下降16.4%,两盗1036宗,同比上年下降11.4%。

 

   新华街劳动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全年共接受各类群众咨询约4550次,派发各类宣传资料约7630份,前台受理日常劳资纠纷案件1071宗,涉及人数2186人,涉及金额约1098.6万元,化解群体和突发事件共43宗,涉及人数1959人,涉及金额约648.3万元,调处来电、来信及信访转办案件21宗。

 

  六、政务公开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不足
 

  虽然我街在政务公开工作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与上级要求和先进单位之间存在一定差距。主要是以下两方面:

 

  一是公开层次不高。对于决策过程、行政权力行使过程、财政预决算、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以及群众关心的热点、敏感问题等深层次内容公开的不够。

 

  二是电子政务建设有待加强。网站信息更新、网上审批,意见互动等功能没有充分利用好,电子档案建设也要进一步加强。

 
  三是监督管理不到位。目前,我街由信息中心承担政务公开管理工作,对各部门公开内容掌握不够全面及时,监管力度不够,对政务公开的考核、评议、奖惩、监督检查、责任追究等保障工作机制不够健全。

 

  今后,我街将进一步提高认识,广泛宣传,加强监督,认真总结经验,创新工作方式,完善和规范工作机制,提高机关工作效能,使政务公开工作步上新台阶。

 

  特此报告。

 

    

 

                                   

                                         新华街道办事处
                                        二〇一〇年二月二十六日

相关附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