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Bg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议案提案

广州市花都区农业农村局关于政协第十一届花都区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1022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日期:2022-08-26 17:05    文章来源:花都区农业农村局     【 字体:   】  访问量: -

罗务开等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大力发展区内西部水产养殖业 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第1022号)收悉。我区政府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区农业农村局、区金融工作局等单位进行认真研究办理,并与你们在3月3日、8月24日分别进行了电话沟通和座谈,经综合区金融工作局等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花都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以创建省级现代渔业产业园为契机,探索“科技兴渔”新路子,推动传统水产养殖业转型升级,促进水产养殖实现生产自动化、技术创新化、设施现代化,助推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

  一、贯彻落实情况

  (一)高标准建设省级现代渔业产业园,推动我区渔业

  提质升级。积极推进省级渔业产业园项目建设,现代渔业产业园已建成13套85条池塘工程化循环水环保养殖槽,1条水槽可增加产量6-7倍;省级及以上健康养殖示范场13家(其中国家级10家);今年新培育认定省市区级渔业龙头企业3家,培育渔业类职业农民367人。

  (二)开展渔业绿色循环发展试点建设工作,促进水产养殖绿色高质量发展。紧紧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着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目标,选取赤坭镇白泥村、鲤塘村各2500亩以上集中连片养殖池塘作为试点,开展集中连片水产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和尾水治理项目建设,建设美丽水产养殖示范场点,推广绿色、健康、生态的养殖模式,有效提高单位水体水产品产量,减少渔业养殖尾水对水体环境的影响,保护渔业水域生态环境,提升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实现渔业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我区养殖渔业转型升级,推动形成一批标准化、集约化、机械化、智能化、清洁化的规模养殖基地,促进水产养殖绿色高质量发展,夯实花都农业现代化基础。

  (三)推进池塘养殖水治理行动,建立水治理齐抓共管有效机制。近年来,我区认真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实施2020年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区情,多措并举推动水产养殖高质量发展。一是制定相关政策文件,指导池塘养殖水治理工作。制定印发《广州市花都区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8~2030年)》《关于印发花都区池塘养殖水治理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的通知》等文件,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加强督促指导,切实加快我区池塘养殖水治理工作进度。二是建立登记建档制度。要求区内水产养殖户做好台账记录,按照“一场一档”登记造册,摸清全镇池塘养殖户数、面积、品种结构等,做到底册清晰。目前,我区342家50亩以上水产养殖场全部建立“一场一档”。三是推进池塘养殖水治理设施建设工作。目前,我区建设有池塘养殖水处理设施的养殖场共60家,面积约1.1万亩。全区每年开展池塘养殖水水质检测,确保池塘养殖水水质达标,尾水治理排查整治率达100%。

  (四)组织创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活动,加快推进水产养殖提质增效。一是推广池塘健康养殖技术。大力发展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大力实施疫苗免疫、生态防控措施,加快推进水产养殖用兽药减量行动。推动用水和养水相结合,对不宜继续开展养殖的区域实行阶段性休养。实行养殖小区或养殖品种轮作,降低传统养殖区水域滩涂利用强度。二是提高养殖设施和装备水平。积极探索池塘工程化循环水环保养殖技术、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等多种有效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有效增加高品质鱼养殖规模,实现高效集约养殖。目前全区建有设施渔业养殖的企业共72家,养殖面积达15300亩。

  (五)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产业,提高渔业营销水平。创建首家农村电商产业园,目前广东五龙岗水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15家农业企业已经进驻。鼓励和引导农业企业推广优质农产品进入电商平台,运用直播等模式打开市场。目前全区花卉、水产品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占比达到40%左右。培育出一批通过电商平台年销售额超1000万的农业企业。通过举办数字农业直播节,开展直播推广、带货活动100多场,线上线下参与人数超110万,促成交易额达1.5亿元。

  (六)积极发展和创新各类绿色金融产品,助推渔业发展。一是强化信贷支持。支持金融机构加强现代科技手段运用,了解农业经营主体信息,简化优化贷款审批流程,基于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信息,开发提供信贷产品,积极开展与农业经营主体需求相匹配的首贷、信用贷、无还本续贷等业务。目前农行花都分行结合我区渔业养殖特色,创新推出“家鱼e贷”等乡村振兴系列的小额信用产品。截至7月末,家鱼e贷共投放了299笔,合计超6800万元。支持稠州村镇银行、广州农商行开展整村授信业务,截至7月末,整村授信共涉及了62个行政村,授信余额超6.7亿元,贷款本金余额超3.8亿元。二是发挥政策性农业保险保障作用。加大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宣传力度。鼓励保险公司主动作为,加强与各镇街、村社对接,充分利用广播、报刊、电视、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全方位开展宣传,让广大农户农企充分了解政策性农业保险,吸引更多农户参加淡水水产等政策性农业保险,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结合我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构建“基本保障+附加保障”的多元化农业保险体系,探索保障水平更高的价格指数保险等险种,推动我区政策性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截至6月末,我区水产养殖险保险保费为7379万元,排名全市第一。三是常态化开展产融对接。2022年3月,区金融局印发《花都区金融产品汇编(第一批)》,筛选梳理出10家银行的乡村振兴类信贷产品,提升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和便利性。牵头摸查区内农业企业融资需求,及时向银行机构推送12家涉农企业融资需求,融资需求额度超4亿元,有效提升融资对接效率。截至7月末,区内银行业涉农贷款余额约111.72亿元,3月以来,协调中国银行花都分行、交通银行花都分行为农业龙头企业授信7600万元(含存量),有效缓解了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问题。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区将结合您的建议,以建设省级渔业产业园和创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为抓手,大力推进我区渔业养殖向绿色健康养殖方向发展,促进渔业生产发展和保障农民增产增收。一是促进现代渔业产业园建设辐射带动作用,加大池塘工程化循环水生态养殖技术、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推广力度。二是巩固鱼塘养殖水治理三年行动成果,加强巡查监管。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做好渔业绿色循环发展试点建设工作。三是按照上级要求和部署,做好创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验收工作。四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力度;推进政策性水产养殖保险工作。五是做好水产养殖业的监管巡查,特别要加强水产苗种的巡查,严查在饲料中添加违禁药品,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六是针对西部水产养殖户,充分利用我区举办的新型农民培训班、送技下乡等活动,不断提高其生态养殖技术、拓宽其视野、改变其观念,以适应现代渔业绿色健康养殖的需要。七是积极引导西部水产养殖户走“专业合作社或水产养殖新型带动”的道路,推动小养殖户与新型经营体有效衔接,形成长效的利益共享机制,从而在执行标准化生产、申请商标注册的同时,打造自己的品牌,创造品牌效益,以适应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以上意见可主动公开。

  感谢你们对我区水产养殖业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你们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花都区农业农村局

  2022年8月26日

(联系人:梁家恩,联系电话:86883250)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抄送:区政协提案委,区政府办公室,区金融工作局。

相关附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