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都区政协第十一届二次会议第4012号提案的答复
穗花残函〔2022〕号
万可焕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成立花都区残疾人托养中心 充分完善花都区残疾人权益保障的建议》(第4012号)收悉。区残联高度重视,积极协调相关单位认真研究办理,经综合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我区残疾人托养工作基本情况
截至2022年7月12日,我区已办理残疾人证的有14982人,涉及1万多个家庭,其中精神残疾人2308名,智力残疾人1599名,重度(一、二级)残疾人9818名。
(一)机构寄宿托养。我区残疾人集中托养机构只有狮岭镇残疾人托养中心1家。该中心由狮岭镇政府依托镇敬老院开办和管理,于2010年投入使用,是广州市首个镇级残疾人托养机构。现有工作人员8名,可接收50名重度残疾人开展托养服务,区残联根据在托的实际人数,按照1200元/人/月的标准拨付运作经费,不足部分由镇财政给予解决。2021年托养42人,全年拨付运作资金62.4万元。目前,该中心托养的残疾人均为孤寡或父母年迈失去照护能力的残疾人,年龄最小为19岁,最大为93岁。
(二)日间照料。我区主要依托康园工疗站开展残疾人日间照料服务。康园工疗站以“工疗、娱疗、社区志愿活动、文化补习以及庇护性就业”等多种服务相结合为特色,提供日间托管、康复训练和辅助性就业服务,帮助学员适应社会能力,促使服务对象回归社会作。花都区康园工疗站服务中心于2007年成立,是民办非企业单位,隶属于花都区残疾人联合会,实行企业管理,经费财政统发。现全区共有10间康园工疗站,基本实现各镇(街)都设有综合功能完善的康园工疗站。其中,2021年7月份新增花东镇北兴康园工疗站完成装修并正式投入使用。目前,区康园中心、镇(街)工疗机构的工作人员共32人,在站训练的智力、精神、重度肢体残疾人共计205名。2021年,区级财政拨付工疗机构职业训练津贴33.97万元,工疗机构日常运营经费45万元,工作人员年薪酬198.81万元。
二、我区残疾人托养工作的问题和不足
(一)托养服务能力与残疾人需求矛盾较大。经摸底调查,我区有集中托养需求的残疾人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年事已高的残疾人,其子女大都也在60岁以上,无力照顾老人,甚至自己也需要别人照顾。二是无父母或子女照顾的残疾人,主要依靠村(社区)和亲戚、邻居解决吃穿问题。三是残疾人的父母年事已高,很难照顾好残疾人,他们最担心自己去世后子女的归宿问题,希望有机构照顾好他们。现我区没有区级集中托养机构,重度残疾人只能报名参加广州市残疾人安养院托养。据了解,目前我区已有34人报名,其中最早报名时间为2011年8月25日,轮候时间长达11年,至今仍未入托。残疾人托养已成为我区残疾人家庭关注和揪心的问题。
(二)重度残疾人家庭的负担较重。重度残疾人由于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大多数依靠亲属供养,长期需要专人照料,同时还需要长期服药、护理,经济支出很大,残疾人家庭承受较大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缺乏基本康复技术,甚至基本需求缺乏有效保障,相当部分家庭处于最低生活保障范围,亟待政府救助。
(三)托养服务人才欠缺。从狮岭镇残疾人托养中心的工作情况看,我区残疾人托养服务队伍无论从人员数量还是从服务质量上还有待提升,制约和影响了我区托养服务水平。在福利待遇方面,人员工资待遇普遍不高;在招聘途径方面,员工推荐和自我推荐是目前招聘人员的主要途径;在人才需求方面,缺乏具备综合技能和素质的人才。
(四)民办服务机构培育不充分。长期以来,我区没有社会力量开办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一方面,相关政策宣传引导不足,难以调动起民办机构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政府扶持力度有限,有的机构担心资助过低不能维持运营。此外,开办托养服务机构的门槛较高,特别是新丰练溪托养中心事件以来,我市开办托养服务机构的审批明显从严,民办机构望而却步。
三、下一步工作和努力方向
(一)加强顶层设计。积极推动将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纳入区基本公共服务民生保障规划,加大财政保障、统筹整合资源、加强部门协作、做好服务衔接、创新服务方式,不断提高服务覆盖面,切实解决重度残疾人及其亲属的急难愁盼。根据我区实际,建议其他镇街参考狮岭镇做法,依托镇街养老机构开展残疾人托养业务,区财政给予适当资助,让残疾人享受就近托养服务。
(二)支持社会力量开展残疾人托养服务。落实好《广州市民办残疾人社会服务机构资助办法》,采取“政府资金支持、民间力量承办、残疾人受益”的运营模式,积极培育、引导社会力量成立区级托养中心,不断提高我区残疾人托养服务能力和质量。积极探索建立残疾人托养服务补贴制度,结合政府购买残疾人服务工作,逐步建立健全机构服务补贴制度。拟参照天河区、海珠区的做法,在市、区分担资助1500元/人/月、新增床位资助2000元/人/月的基础上,适度对贫困重度残疾人托养进行补助。
(三)加强残疾人托养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建议区人社部门开展残疾人托养服务人员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工作,实现残疾人托养服务从业持证上岗,促进残疾人托养服务人员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倡导志愿助残托养服务,鼓励、引导志愿服务团体和志愿者为符合条件的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开展生活照料、康复服务、医疗护理等服务。
(四)规范服务标准。在残疾人托养服务的规范性、专业性提升上下功夫,及时总结我区残疾人托养服务的特点和经验,为托养服务工作提供更加细致的参考,提高服务的规范化和专业化水平。
感谢您残疾人托养工作的关注和支持,希望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2022年8月12日
(联系人:徐鹏 ,电话:36837512 )
公开属性:主动公开
抄 送:区政府办公室,区政协提案委,区财政局
花都区政协委员提案办理情况征询意见表
注明:1、承办单位办文答复代表时必须随文附送本意见征询表;
2、承办单位需填好前三行的内容;
3、政协委员填好表的第四、第五行内容后寄回承办单位,承办单位需认真处理委员意见,并将表各复印一份寄送花都区政协提案委员会和区政府办公室督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