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Bg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议案提案

花山镇政府关于区第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第4006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发布日期:2024-09-01 15:43    文章来源:花山镇人民政府     【 字体:   】  访问量: -

  花山府函〔2024〕53号

吴勐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对岭南绿美第一村建设投入的建议》(第4006号)收悉,花山镇政府对此高度重视,积极会同区委组织部等会办单位认真研究办理。经综合各单位办理意见,现将有关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建章立制,强化协调联动

  一是成立工作专班,压实工作责任。由区委组织部牵头,组建涵盖18家单位的“岭南绿美第一村”项目专班,实行联席会议、请示报告、调查研究和每日调度4项工作机制,制定需求清单,压实成员单位责任。二是组建专家团队,用好外智外脑。依托省内有关党史研究、林学、园林和城乡规划等专业力量,组建“岭南绿美第一村”建设工作专家顾问团,定期召开专家研讨会。截至目前,先后组织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农科院、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广州市园林生态规划设计院、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中共广东党史学会等单位专家,召开研讨会9次。三是制定总体方案,做到统筹兼顾。通过网上中介超市寻找专业团队,区分规划背景发展现状、定位愿景、发展策略、发展空间、投资估算及建设计划和保障措施7个篇章对“岭南绿美第一村”进行规划设计,现已完成方案初设,正在进行可行性论证。四是严格对标对表,持续压茬推进。制定《2024年花山镇“岭南绿美第一村”项目任务推进表》,分为发展规划、资金筹集、核心区建设、大林业、大农业、大水系、大道路和新时代乡村治理八大版块,制定19个大项任务及46个子任务,逐项确定任务进度、下步工作、牵头部门、牵头领导,做到挂账销账、对标对表、巡查检查和追责问责。

  二、聚焦绿美,打造宜居乡村

  一是全方位植绿护绿。在花城村主干道沿线,打造15里紫荆绿廊(东段、西段),先后种植宫粉紫荆、木棉、凤凰木等苗木,强化道路沿线绿化提升。组织村民在本村荒山打造“乡贤林”,并在房前屋后“见缝插绿”种植黄皮树、桂花树、罗汉松等树木。截至目前,已累计种植适生乔木1198棵,提前超额完成今年种植1000棵乔木的植树任务。二是实施绿美家园打造工作。整合村头巷尾以及水塘与农田周边的闲置公共空间、房前屋后或庭院闲散用地,因地制宜打造成极具农村特色的绿美小公园、绿美小菜园、绿美小果园、绿美小花园以及绿美小水塘,引导村民开展“最美庭院”建设,实现以“小切口”促进乡村人居环境“大提升”。目前,已完成12处闲散土地升级利用,平整场地约8.3亩,落实回填耕作土约3300方,已完成1个绿美小菜园、2个绿美小水塘、3个绿美小公园、2个绿美庭院、2个绿美家园建设,另外2个绿美小菜园、红色文化小公园、带状小公园、绿美公厕、篮球场升级改造、小品及城市家具均已完成方案设计,并展开施工。现已为花城村申请“森林乡村”“华南国家植物园城园融合体系第二批生态科普宣教点”“古树公园”称号均在审批中,花山镇联合区水务局积极打造“农污处理示范点”。三是开展村容村貌提升攻坚行动。探索“党建引领、党员带头、乡贤推动、群众主动”的治理模式,采取挂图作战方式,聚焦非法搭建、污水直排、杂草丛生等问题,纵深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截至目前,已累计清拆整治问题点100余处,清运淤泥、废弃物等各类垃圾约35吨,整治超门窗经营23家,整改销号清单问题20宗。在区住建局支持、指导下,计划投入约1495万元,分3期对全村302处农房风貌进行改造提升,计划10月底前完成,现正对一期村主干道79幢房屋外立面进行整治中。区分红绿融合、党建文化、红色文化、绿美花城、“百千万工程”5个主题在村主干道辐射区域建设文化墙,现已展开施工,预计11月底前完成。

  三、开拓创新,坚持项目为王

  一是签约开发狮子峡生态旅游项目。5月14日, 花山镇政府与广州狮子峡生态旅游有限公司正式签约,建设狮子峡生态旅游项目,首期丛林漂流项目全长2.3km,总投资1.06亿元,预计明年6月底完成建设并对外试营业。二是倾力打造“富碳村”。一方面,开展花城村全域零碳光伏项目。整合房屋、企业厂房等闲置的屋顶资源,建设光伏发电项目,实现屋顶能发电、发电可自用、多余能卖钱’的新模式,推动村集体、光伏企业、村民三方增收,开启全新的乡村能源生产消费模式,树立广州践行“零碳”乡村理念先行先试的典范。现在第八经济社(26户)开展光伏项目试点,并已完成光伏设备安装工作。同步已与40户村民签约。另一方面,实施林业碳汇项目。依托花城村17000余亩公益林资源,探索实施碳汇交易,提升村民收入,推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当前,正在按照广碳所及第三方机构有关要求准备相关资料,待《广州市林业碳汇标准》出台后,第一时间实现碳汇交易。三是全力谋划道路、林业、农业、水系及文旅康养项目。已申请资金500万元,计划对4.5公里村道进行升级改造;6月底,花城村已提前完成今年3153.97亩林地的林相改造任务;通过申请花山镇广州北绿美生态圈建设项目国债、专项债、中央预算内投资约1.6亿元,推进花城村“两纵三横”道路及碧道建设;积极谋划森林康养项目,依托北部村森林环境,优先完善用地、用林手续,发展森林徒步观光、森林康养木屋、山地车等森林康养项目,打造广东省第一家森林康养示范点;探索规划新庄水库水上(临水)文旅项目,新庄水库工程预计2025年底前完工,现正围绕水资源提前筹划国际钓鱼场、沙滩泳场、房车基地等康养文旅项目;计划选址约20亩土地,以宣传历史文化为主题,以现代军事活动体验为亮点,建设集红四师林、碑、馆、广场以及花城村村史馆于一体的红色教育场馆,推动花城“红色”资源与“绿色”发展有机融合。

  四、党建引领,激发治理效能

  一是发挥党组织、党员堡垒先锋作用。先后发布300余份《致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的倡议书》《致花城村村民的倡议书》,并召开全村党员大会、村民大会共6次,宣传鼓励广大群众积极投身“岭南绿美第一村”建设。依托“花山老友记”志愿者服务队,组建以村“两委”干部、党员为骨干的党员志愿服务队和党员突击队,划定责任片区,明确工作职责,建立健全“树有人管、园有人护”长效植绿护绿机制。二是全面动员群众。引导乡贤、企业家、大学生以认种认养、捐资捐物、植绿护绿等方式,大力种植冠名“企业林”、“乡情林”“学子林”等主题林,助力绿美花城生态建设。在绿美广东公共服务平台,设立“岭南绿美第一村”建设募捐项目,吸纳社会各界资金。截至目前,累计收到各类企业、个人捐款215万余元。三是数字乡村建设。在区委宣传部的指导下,建设集智慧党建、“村情直通车”、村务办理、三务公开、AI智能巡检、乡村记忆、出租屋信息、文化活动、便民服务、乡村美食等功能于一体的PC及移动终端综合服务平台。已完成《花山镇数字乡村建设方案》及立项工作,预算资金50万元,现正对花城村进行基础数据、资料摸查。四是探索建设村民议事厅。组建村民议事会,建设村民议事厅,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强化乡村自治功能,由村民共同管理乡村事物,为村子建设发展提供决策依据。预计12月底前建设完成。五是做好乡村人才储备。依托“百千万工程”帮扶单位广州市开放大学,每年安排教授、学生实地调研不少于3次,完成不少于3个课题,优先支援花城村“岭南绿美第一村”建设。每年提供至少20个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免费名额(优惠名额)给花山镇,优先推动花城村人才培育;依托花城村委建设生态文明干部培训学院,邀请头部企业代表、专家来学院授课,重点加强对镇村干部的培训,提高参训人员能力水平,打响学院知名度。六是将花城小学打造为红军小学。为更好地继承和发扬红四师精神,赓续红色血脉,5月份,区委宣传部向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理事会申请授牌授旗,现在审批中。七是凝聚青年力量。团区委发动广东省志愿者事业发展基金会捐资5.2万元,在花城村打造“绿美青年林”,累计种植250棵宫粉紫荆;组建绿美花都青少年志愿服务队,其中依托花城小学青少年护绿志愿服务队对花城村“绿美青年林”展开长期护绿行动;团区委联合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区青志协在花城村开展“绿美花都 携手分类”花都区生活垃圾分类宣传系列活动,通过社区宣传、知识讲座、实地研学、创意集市等宣传活动和摄影、文创、书法等各类型比赛,纵深推动花城村垃圾分类工作;依托“百千万校地通”小程序,发动青年大学生团队助力花城村绿美建设。

  感谢您对我镇人大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以上意见可主动公开。

广州市花都区花山镇人民政府

2024年8月28日


相关附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