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Bg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议案提案

广州市花都区民政局关于区政协第十一届四次会议提案第4018号答复的函

发布日期:2024-09-24 10:34    文章来源:花都区民政局     【 字体:   】  访问量: -

  穗花民函〔2024〕31号

杜庆锐等委员们:

  你们提出的《关于构建新型疗养之“都”的提案》(第4018号)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积极会同相关单位研究办理,经综合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花都区分局、区卫健局、各镇街等会办单位认真研究办理,经综合各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如何构建新型养老模式,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舒适、有尊严的晚年生活,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传统养老模式面临的挑战

  传统的养老模式主要包括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家庭养老一直是我国养老的主要方式,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由子女或亲属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然而,随着社会的变迁,家庭结构逐渐小型化,子女工作压力增大,使得家庭养老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子女往往无法全身心地照顾老人,时间和精力上都难以满足老人的需求;另一方面,一些家庭缺乏专业的护理知识和技能,难以应对老年人的疾病和特殊需求。机构养老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家庭养老的不足,为老年人提供了集中的居住和护理服务。但是,传统的机构养老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部分养老机构设施简陋,服务质量不高,难以满足老年人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其次,养老机构的费用较高,对于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的老年人来说,难以承受。此外,一些老年人对机构养老存在心理抵触,认为离开家庭会失去归属感和安全感。

  二、构建新型养老模式的必要性

  面对传统养老模式的挑战,构建新型养老模式势在必行。新型养老模式不仅能够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还能缓解社会养老压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首先,新型养老模式可以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不仅需要基本的生活照料,还渴望得到医疗保健、文化娱乐、心理疏导等全方位的服务。新型养老模式可以整合各种资源,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服务,满足他们的不同需求。其次,新型养老模式有助于提高养老服务的效率和质量。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和社会力量,可以增加养老服务的供给,提高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养老服务的智能化管理,提高服务的效率和精准度。构建新型养老模式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必然选择,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养老服务的需求也将持续增长。传统的养老模式难以满足如此庞大的需求,只有构建新型养老模式,才能有效缓解社会养老压力,实现养老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三、新型养老模式的构建路径

  (一)发展社区养老服务。社区养老是一种介于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之间的养老模式,它以社区为依托,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康复护理、文化娱乐等服务。发展社区养老服务,可以充分发挥社区的地缘优势和资源优势,为老年人提供便捷、贴心的服务。首先,要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如建设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等,为老年人提供活动场所。我区现有区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个,街(镇)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0个,村(社区)颐康服务站252个,长者饭堂43个,建成区-街(镇)-村(社区)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基本实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100%。10个街(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均已具备全托、日托、上门服务、对下指导、统筹调配资源等功能,增加嵌入式、综合性、多功能、普惠性优质养老服务供给。全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均由社会组织运营,市场化运营率100%。2023年以来,全区各街(镇)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累计提供生活照料、助餐配餐、文化娱乐、“平安通”、照护需求评估等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约160.5万人次。

  (二)推进机构养老的转型升级。机构养老在养老服务体系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为了适应老年人的需求,机构养老必须进行转型升级。一方面,要提高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加强养老机构的标准化建设,规范服务流程和质量标准;加强养老机构的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待遇水平;加强养老机构的安全管理,确保老年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另一方面,要推进养老机构的多元化发展。鼓励社会力量举办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养老机构,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同时,要积极探索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将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有机结合起来,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目前,我区正在运营养老机构13间,其中公办养老机构8间,民办养老机构5间;全区机构养老床位5954张,其中公办床位1405张,民办床位4549张,民办养老机构床位占总床位76.4%。通过内设医疗机构或与医疗卫生机构签订协议的方式,实现全区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率达100%。花都区颐养院、广州市善心养老院、广州怡乐养老院、广州市花都区慈恩护老院等4家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150张以上床位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占比达80%。组织全区养老机构积极参与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全区获评三星级以上养老机构共5间,其中区颐养院由省四星级升级省五星级。联合市场监管部门积极推进养老机构厨房食品安全量化等级A级评定,取得厨房食品卫生量化等级A级养老机构共5间。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采购广州市谷丰看护家养老产业有限公司的综合服务项目,进一步提升花都区颐养院服务质量。花山镇敬老院充分发挥公建民营机构的兜底保障作用,同时满足老年人多层次、个性化的需求。花城街已建成5000多平方米的养老服务场所,将引入优势资源打造养老服务机构亮点。积极推进我区养老机构认知症障碍照护床位的建设、改造,按照《广州市养老机构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建设指引》和《广州市养老机构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床位验收指引》的要求,进一步优化认知障碍照护专区选址、布局。

  (三)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构建新型养老模式,需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政府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税收优惠、土地供应等政策措施,鼓励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参与养老服务,同时社会组织可以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和资源优势,为老年人提供各种专业化的服务;企业可以通过投资建设养老机构、开发养老产品等方式,参与养老服务市场的竞争;个人可以通过志愿服务、捐赠等方式,为养老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养老服务水平。现代信息技术为养老服务提供了新的手段和途径。可以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构建智能化的养老服务平台,实现养老服务的信息化、智能化管理。通过智能化的养老服务平台,老年人可以方便地获取各种养老服务信息,如医疗保健、文化娱乐、家政服务等;家属可以实时了解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和健康状况;养老服务机构可以提高服务的效率和精准度,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构建新型养老模式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家庭和个人共同努力。我们要以老年人的需求为导向,不断创新养老服务理念和方式,整合各种资源,构建多元化、多层次、智能化的养老服务体系,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舒适、有尊严的晚年生活。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构建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型养老模式,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安享幸福晚年。

  下一步,我局将结合养老服务工作实际,立足职能优势,进一步强化工作举措,持续稳步促进医养结合发展,大力提升我区养老机构专业照护能力,积极回应老年人专业照护服务社会需求和社会关切,不断满足特殊老年群体和家庭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

  感谢你们对我区养老服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以上意见可主动公开。

  广州市花都区民政局

  2024年9月24日


相关附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