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Bg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议案提案

广州市花都区农业农村局关于区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3016号重点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日期:2024-09-29 15:31    文章来源:花都区农业农村局     【 字体:   】  访问量: -

  花农函〔2024〕62号  

姚金海(等)委员:

  你们提出的《深挖百年盆景文化 擦亮盆景文化品牌》(第3016号)提案收悉。我区政府高度重视,由胡标发副区长挂案督办,区农业农村局积极组织区委宣传部、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商务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花都区分局、赤坭镇等单位进行认真研究办理,并与你们在6月19日电话沟通及9月19日上门拜访交流。根据你们提出的意见,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区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3016号《深挖百年盆景文化 擦亮盆景文化品牌》由胡标发副区长挂案督办。我局严格按照《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政府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工作细则》办理,按要求制定《广州市花都区政协第十一届四次会议第3016号提案办理工作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办理方案》”)。并成立了第3016号重点提案办理工作领导小组,由胡标发副区长任组长,区农业农村局李峰局长任副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农业农村局,办公室主任由李成港副局长担任,并严格要求各会办单位积极贯彻落实《办理方案》的工作措施,积极主动落实提案工作建议内容。

  二、提案办理情况

  (一)念好“三字诀”,优化提升产业结构。一是科学规划“夯”基础。编制实施《花都区农业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花都区盆景产业发展规划》,科学规划花都盆景产业区域布局和功能定位,认真研究制定盆景产业发展战略,着力挖掘优势、补齐短板、塑造核心竞争力,发展集种植、科研、交易、景观、体验、旅游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盆景产业,力促瑞岭盆景传统产业出新出彩。二是政府扶持“促”发展。加大对盆景花木企业的政策倾斜支持力度,落实省市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主体认定管理相关政策,出台区级农业龙头企业的认定和监测管理办法,区财政每年安排补助资金,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技术培训等工作,积极支持花卉盆景苗木类企业参加上市辅导和专业培训,引导、扶持花卉盆景苗木企业做强做大;组建盆景花卉行业协会,成立瑞岭盆景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金兴园艺、松林园艺等一批规模化盆景苗木生产的龙头企业,实行“协会+合作社+企业+农户”模式,扶持盆景“小户”向“大户”迈进,形成以古树大道为轴的“十里百园”市场核心区。三是项目用地“强”保障。高质量编制花都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科学划定三定空间,瑞岭村在“三区三线”规划成果中共调减了永久基本农田约111.7公顷,为重点项目落地和盆景产业发展腾挪了大量的土地和空间资源。落实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用地保障,我区将赤坭镇竹洞农文旅综合体项目等纳入2024年土地利用计划乡村振兴项目中,着力促进盆景特色产业持续稳步发展。

  (二)实施“三举措”,传播发扬品牌文化。一是丰富非遗品牌实践。积极推进“瑞岭盆景”非遗活态传承,多次组织瑞岭盆景亮相广州松园、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等国际大会场,参与“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诗意花市”“盘古王民俗文化节”“非遗五在”等文化活动,为“瑞岭盆景”搭建非遗展示平台,助力品牌建设与非遗保护推广;组织非遗传承人参与CCTV1正大综艺、央视CCTV4《记住乡愁》乡村振兴系列、新华网、羊城晚报、南方plus、花城+等中央和省、市媒体宣传报道,并通过新媒体加强网络动态传播,展示百年盆景文化和花都“非遗”传承人风采,持续擦亮“瑞岭盆景”品牌。二是传承创新盆景技艺。建成盆景大师工作坊5家,引入国家级、省级盆景技艺大师54名,与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盆景协会等单位合作开展盆景技术培训10期,与省盆景协会共建广东技工盆景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累计培养盆景技师超过500人。与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合作开发完成全国首个“微景智成”人工智能盆景生成与设计系统,依托海量岭南盆景数据库,通过“大语言模型+二维图像生成+三维模型渲染”,打造以文生景、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聚图成体、依景赋文五大功能,实现盆景产业从设计到剪裁布局、再到立体建模和文案提升的全场景人工智能化服务,有力破解盆景产业设计难、微调难等问题,推动传统盆景技艺和现代技术深度融合。三是打造交流展示平台。建成全长5.5公里、南北走向的盆景产业中轴线—古树大道,经多次扩宽、提升,成为集盆景种植、展示、销售、观光于一体的盆景展示长廊。深入挖掘“瑞岭盆景”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先后举办第十三届粤港澳盆景艺术博览会暨花都·赤坭盆景节、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中国岭南(花都)盆景节等活动,连续举办4届盆景技能竞赛,积极推动市总工会、市农业农村局举办2024年“羊城工匠杯”广州市乡村振兴专项赛(岭南盆景项目),着力提升“瑞岭盆景”品牌知名度。

  (三)打好“三张牌”,着力拓宽增收渠道。一是打好地标牌。持续发挥“瑞岭盆景”省级区域公用品牌效应,同时瞄准地理标志品牌溢价效应,今年先后两次邀请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审查协作广州中心专家和专业知识产权机构负责人到访赤坭镇瑞岭村,指导赤坭镇申报盆景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着力推动特色资源优势转换成品牌优势、经济优势。目前“赤坭九里香盆景”已入选首批广东省地理标志培育产品名单。二是打好电商牌。创建广州首个农村电商产业园,引入多家盆景苗木龙头企业,联合京东集团建立“穗农优品”区域特色馆,拓宽盆景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加速发展“互联网+盆景”新业态,推动百年传统盆景产业向现代化、数字化转型升级和融合发展。高质量举办盆景节、云上花市、数字农业直播节等活动,搭建专业电商团队与农业农村企业、合作社、种植户的B2C合作平台,联合多部门做好跨境全程订单履行服务,打通国内外电商销售渠道,盆景远销荷兰、西班牙、意大利等地。三是打好融合牌。实施“盆景+”战略,推动盆景产业与旅游等高附加值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发展特色民宿、农家乐等文旅新业态,打造出“麦客 花客”“保利和璞御院”等一批精品民宿和农家乐。激活历史资源,深挖百年盆景文化及古村民俗、洪熙官故居遗址等历史资源,持续举办盆景艺术节、洪熙官武术文化节等特色活动,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目前,盆景小镇“盆景花木+旅游+文创”效应已日益凸显,每年接待游客量达30余万人次。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加速推进实施“百千万工程”和建设都市现代农业强区目标,充分发挥花都盆景花卉产业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做大产业、做强链条、做响品牌,进一步提升瑞岭盆景竞争力和影响力,助力产业兴旺、农民增收、乡村和美。

  (一)完善盆景品牌体系。积极开展“瑞岭盆景”历史文化挖掘整理,形成产业发展、人物典故、重大事件等记忆传承,助力“瑞岭盆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传承人申报和盆景地理标志产品认证,不断深化瑞岭盆景为主的广东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引导企业深入挖掘品牌文化和内涵,以现代要素赋能“瑞岭盆景”品牌迸发新活力,推动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协同发展。

  (二)建立标准评价体系。支持编写《瑞岭盆景制作技艺》,推动瑞岭盆景技艺传承发展,鼓励盆景企业、专业合作社等,研究制定瑞岭盆景各品种、各系列产品的种植栽培制作等工艺标准,全面实现标准化生产加工,以技能标准化提升产品,以产品标准化打造品牌,促进瑞岭盆景向标准化、艺术化、高端化发展。

  (三)打造销售市场体系。加强校政企合作,强化盆景人才培育,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加强“穗农优品区域特色馆”建设,发挥电商产业园、电子商务商会作用,扶持企业向线上展销方式转型,全力打造线上盆景优品强品。持续扩大盆景节、直播节等活动影响力,稳步拓展线下市场。邀请专业人士对盆景出口资质办理、出口产品标准等进行专项指导培训,发展盆景产业海外市场。

  感谢你们对我区盆景产业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你们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以上意见可主动公开。

  广州市花都区农业农村局

  2024年9月29日        


相关附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