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Bg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议案提案

广州市花都汽车城管理委员会关于政协十一届花都区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1028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日期:2024-09-20 15:35    文章来源:花都汽车城管理委员会     【 字体:   】  访问量: -

  花汽管函〔2024〕19号

江德权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广州汽车照明产业发展的提案》(第1028号)收悉。我委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区教育局、区科技工业信息化局、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会办单位进行认真研究办理,并与您在今年7月4日进行了线上座谈交流,经综合相关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政府搭台,企业联手,促进合作共赢

  (一)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积极组织开展交流会,促进企业间沟通合作,推动产业资源有效整合。2023年9月,在国光2025PARK A4栋一楼多功能会议厅主持召开花都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对接会,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战略部署和打造广州北部增长极工作要求,为广州汽车集团与花都零部件企业提供精准对接平台,引领汽车产业链供需对接。积极推动我区汽车产业链近地化布局,加强整车企业与本土零部件企业的交流合作,提升汽车产业集群的凝聚力、带动力和抗风险能力。今年上半年以来,有效推动东风日产与区内22家汽车零部件企业的交流,其中3家有进一步合作。

  (二)多举措培育汽车企业。一是刺激汽车消费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严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开展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有关政策,并持续推动落实扩大汽车消费系列政策措施。2023年,举办了花都区汽车文化嘉年华、汽车消费补贴等活动。其中,第25届嘉年华活动销售金额约1亿元,同比增长21%;入场人流11万,同比翻倍;意向客户增加1700多人,同比增长约54%。汽车消费补贴活动中,发放最高单辆补贴8000元,合计补贴资金300万元,补贴名额910个,直接拉动交易金额1.29亿元。今年6月,印发《花都区汽车促消费工作方案》,通过直播活动、新媒体直播大赛、羽毛球交流赛等多举措创新汽车促消费方式,充分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二是设立科研基金培育技术创新企业。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扶持和放大作用,通过市场化运作模式,引导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助力汽车关键零部件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汽车产业向高端、智能化发展。积极对接广花基金、广州产投等基金管理公司,支持设立广州穗花产业发展并购基金、广州产投智车股权投资基金等产业投资基金,基金认缴规模合计超过60亿元,重点投向汽车智能制造、新能源与智能网联等领域;支持某车载激光雷达企业获得区属基金股权投资3000万元。

  (三)助力车企开拓海外市场。一是我区专门成立了支持东风日产汽车整车出口工作专班,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通力合作,大力支持东风日产开展整车出口工作,力争今年整车出口取得突破性成效。二是组织举办了汽车外销对接会,数家汽车业内主要企业代表参加,会议讨论了车企二手汽车外销国外的情况,对汽车出口企业提出相关建议,并形成了《广州市汽车出口情况研究报告》,为二手汽车出口提供了一手有参考价值的资料。三是结合我省对在境外投资布局海外支点的相关扶持政策,积极对接多方资源,加大东风日产汽车出口业务。其中,今年4月,东风启辰在北京车展与中东三国(阿联酋、科威特、巴林)意向投资人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二、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企业成长壮大的良好环境

  (一)科技创新主体和平台建设取得突破。2023年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320家,同比增长28.03%;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05家、同比增长16.05%,增速全市第二,高新技术企业总量首次突破1000家,达到1004家;今年,我区共有10家企业获得2023年度广东省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认定,认定数量创新高。目前,区内共有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1家、省新型研发机构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9家、广东省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1家、市级重点实验室2家、国家备案众创空间1家、省级众创空间1家、省级孵化器2家、市级孵化器3家。

  (二)科技服务体系逐趋完善。一是打造“1+N”产业链交流服务平台。组建了一个区高新技术企业协会,建设智能制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N个领域专委会,促进交流合作;二是创新产学研模式。打造“科研开花,转化结果”产学研品牌,积极探索“政府搭台、企业出题、机构作答”产学研模式,举办“科研开花,转化结果”系列活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三是精准对接大院大所资源。推动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市香港科大霍英东研究院、广东粤港澳大湾区黄埔材料研究院、清华大学等大院大所,与我区多家企业达成产学研精准对接,在自动焊接技术、阻燃微胶囊、车用燃料电池系统等多个方面助力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在市科技局组织下开展龙头企业与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精准化对接系列活动(东风日产专场),14家高校、科研机构围绕自身已具备的专业研发队伍、应用研发、先进制造技术等支撑力量,全力为东风日产等龙头企业送技术、解难题、促创新。

  (三)政策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先后出台《广州市花都区促进科技企业孵化载体高质量发展管理办法》《花都区亲商助企二十六条措施科技创新奖励申报指南》《花都区创新创业领军团队认定及奖励实施方案》《花都区电子信息和新型显示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等政策措施,鼓励创新创业,加大科研投入,强化人才支撑,支持以产业链带动产业腾飞。

  (四)加快培育创新型企业集群。积极推进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2022年12月,区属国企汽车城发展有限公司与广州市花都区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成功签约,合作共建汽车城青年高创中心。今年5月,汽车城青年高创中心完成一期场地装修,7月已正式交付并进行孵化器运营。目前,汽车城青年高创中心已签约4家孵化企业。

  三、强化人才培养,推动行业建设

  (一)推进校企合作,助力汽车产业发展。区内中职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促进就业、服务发展为办学宗旨,加强与企业常态化沟通机制,定期互访,了解对方需求,确保校企合作落到实处。其中,花都区职业技术学校与广州昊城汽车服务集团公司开展实训基地共建合作,花都区理工职业学校与欧纬德智能科技公司、艾伦科技公司开展校企合作,以地区汽车行业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为中心,突出职业教育特点,整合教学资源,促进校企合作向深层次、多样化发展,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培养良好职业道德与创新精神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二)加强专业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水平。花都区职业技术学校汽车专业是省级重点建设专业,包括汽车机电维修与新能源汽车两个专业培养方向,通过相关课程学习汽车照明系统的检查、维护、维修;花都区理工职业技术学校汽车制造与检测专业为广州市重点专业,平均每年招收4个班约160人。每年为汽车行业输送大量汽车维修、汽车服务、汽车制造装配、汽车零部件加工等领域的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学校适时对专业设置进行优化提升,每年组织教师更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得学生更好地适应产业发展需要。

  (三)实施以赛促学,组织参加技能竞赛。区内职业学校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教学理念,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省市中职生职业技能竞赛,不断积累参赛经验,检验专业课程教育教学成果。近3年,区属职业类学校教师参加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师教学基本功等各类大赛获国家级教育教学奖项26人次,获省级奖项70人次,获市级奖项160人次,获区级奖项128人次。2023年学校组织学生120余人次参赛国家、省级、市级等多项赛事,获一等奖9个、二等奖18个、三等奖53个。  

  (四)加大宣传力度,激发人才干事热情。持续面向包括汽车产业人才在内的各类人才开展线上线下人才政策宣讲活动,区“暖企小哥”宣讲团赴各镇街、工业园区宣讲花都人才政策活动,播映“智汇花都十条”宣传片,发送“智汇花都十条”政策推介折页手册。举办“智汇花都十条”专项政策宣讲会、“春风和煦进千家,人社政策暖人心”宣讲活动暨人才住房需求调研会,利用电视、报纸、微信公众号等媒介平台报道花都人才政策,先后发布《“智汇花都十条”出炉,干货满满!花都举办人才政策宣讲活动》《人才落花都:此心安处是吾乡》《一图读懂“智汇花都十条”人才新政解读》及各项人才政策申报指南等信息,实现人才政策的多层次宣传、全方位覆盖,提高群众知晓率、政策普及度,展示花都关心人才、培育人才的良好氛围。

  (五)实施聚才行动,释放人才创新动能。采取对外引进与对内培育并举的方式,努力发展壮大我区高层次人才队伍。以实体经济为本,聚焦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总部型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的高管人才和技术骨干人才以及入选“国家重点引才计划”项目的人才,深入我区各行各业遴选和培育高层次人才。区人社局支持汽车产业人才积极申报我区高层次人才认定,符合条件者将实时纳入我区高层次人才服务管理库中,配套以“智汇花都十条”人才安家费、交通出行、医疗教育等优惠待遇,吸引更多汽车产业高层次人才集聚发展,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北部人才枢纽,推动汽车产业发展。2022年,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3人和马瑞利汽车电子(广州)有限公司1人入选我区首批高层次人才。2023年,推荐广州沃芽科技有限公司(智能网联汽车的领军企业)、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技术中心、东风日产发动机分公司、广州德恒汽车装备科技有限公司的多位优秀人才作为我区第二批高层次人才候选人,充分展现出花都鼓励创新发展、支持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烈信号。

  (六)打造聚才生态,提升人才培育质效。开展产教评技能生态链建设。今年4月,组织开展产教评技能生态链建设政策宣讲会,区内18家院校及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包括鸿利智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内的124家企业参会。鼓励区内汽车照明企业与院校构建以产业岗位标准为引领、以院校人才培养为基础、以技能人才评价为纽带的“产教评”技能生态,为院校人才培养提供真实的岗位技能标准、实训环境和企业师傅,为产业链建立从招生、培训、评价、就业到提升的技能人才精准供应链,促进产业链与人才链相互赋能。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将结合广州汽车照明产业发展,强化人才培养,推动校企合作。一是推动“产学研”形成合力,夯实创新融合平台,丰富合作形式。促进产业人才与职业人才“双向流动”,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方案。二是提升现有专业建设水平,鼓励有条件的中职学校开设对口专业,完善汽车人才专业知识结构,健全汽车人才的专业培养体系,加大力度培养掌握交叉学科专业知识的汽车照明行业复合型人才,推动汽车照明产业高质量发展。三是加大正向宣传力度,引领劳动光荣、技能宝贵的社会风尚,消除“重普教、轻职教”的观念偏差。加大对职业教育重大比赛活动、重要成果和优秀技术技能人才先进事迹的宣传力度,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四是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决落实人才发展战略,着力培养掌握交叉学科专业知识的汽车照明行业复合型人才,加快补充汽车照明行业高速发展产生的人才缺口,将汽车产业作为重点培育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打造具有竞争优势的汽车产业集群。

  感谢您对我区汽车照明产业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以上意见可主动公开。

  广州市花都汽车城管理委员会

  2024年9月18日


相关附件:
分享到: